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市场有效性研究

朱鸣菲  
【摘要】: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以来,股权激励作为一项全新的薪酬激励制度在中国逐渐兴起。2007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首次对企业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由于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将授予管理层的权益工具按其公允价值分期确认为费用,从而导致每股收益的稀释,使得以报表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的报表使用者的投资决策等受到影响,因此,该项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经理人股权激励制度作用的发挥。基于以上考虑,以新会计准则第11号的实施为契机,根据会计经济后果理论和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对经理人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市场有效性进行分析。 根据实施的实际效果,新准则下股权激励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导致了上市公司的报告业绩下降,那么,市场对于这项旨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激励措施作出了怎样的反应,市场是否受会计数据的影响而作出了明显的异常反应?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当市场处于弱式有效时,市场能够识别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是由公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还是由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的改变造成的,那么上市公司按照新准则的要求摊销股权激励费用是否导致了上市公司股价的超常收益率和累积超常收益率?本文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探求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方法,检验和分析股权激励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所引起的资本市场反应,从而为评判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提供现实依据。选取在2007年及2008年年报中将股权激励确认为当期费用,并公告股权激励费用对业绩影响的1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以三家单独披露股权激励费用对业绩影响的上市公司为案例,分析公告引起的市场反应,通过分析事件窗口期内的超常收益率和累积超常收益率,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 (1)以引起负向市场反应的六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组,上述六家上市公司公告的股权激励费用对业绩影响引起了显著为负的市场反应。九家引起正向反应的上市公司在事件发生日具有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对比具有正向反应的上市公司、具有负向反应的上市公司以及单独披露股权激励费用对业绩影响的上市公司在公告前后两个窗口期内的累积超常收益率,发现三组样本在事件发生日前后两个窗口期内的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表现出了不同的情况,市场对同类信息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初步认为市场是缺乏效率的。 (2)通过对伊利股份、海南海药、万科A公告股权激励费用对业绩影响这一事件发生日前后各5天、10天窗口期内的超常收益率和累积超常收益率,结果显示,窗口期内具有显著异于均值0的累积超常收益率;其中,当窗口期为21天时,伊利股份的累积超常收益率在整个窗口期内均为负值,当窗口期为11天时,伊利股份的累积超常收益率在事件发生后保持明显的下降趋势,并在窗口期末为负值;万科A的累积超常收益率在两个窗口期内整体低于均值0,并在事件发生后保持下降趋势,表明市场对这两家公司的公告作出的反应时间较长,应属于延迟反应。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发现,这三家公司的公告引起了市场显著的异常反应,为判断我国沪深两市还处于非半强式有效性提供了现实证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史蓉;初昌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09年19期
2 陈林华;;以权益工具结算的股权激励会计解析[J];会计师;2010年11期
3 李衡雄;我国股权激励模式及会计处理[J];经济师;2004年10期
4 易佩富;股权激励的方式及会计处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1年04期
5 李淑华;钟晓鸣;;股权回购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2007年03期
6 徐恩景;;股份支付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影响[J];商业会计;2009年19期
7 贺宏;;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股票期权所得税问题研究[J];税务研究;2008年02期
8 郑先弘;;我国股权激励会计实务的探讨[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年10期
9 方仲杰;;从美国股权激励管理实践引起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年26期
10 唐东东;;海大推行股权激励,二级市场解读为利空[J];当代水产;2010年11期
11 孙堂港;;股权激励在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的效应分析[J];财会研究;2011年03期
12 宋新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税务处理探析[J];财会通讯;2011年07期
13 ;关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J];商业会计;2002年12期
14 马震,王科,张巍;股权激励机制与经理的机会集合[J];预测;2002年03期
15 许红军,任建华,王立杰;创业型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1期
16 陈勇;廖冠民;王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2期
17 张大丰;;“东施效颦”总不像[J];英才;2006年02期
18 Rupert Merson;;伦敦商学院 股权激励凸现弊端[J];董事会;2010年06期
19 谢太阳;;股权激励中股份支付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之探讨[J];海峡科学;2011年02期
20 袁明鹏,雷平,梅小安;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应注意的问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淑芳;金田;;股权激励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研究[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雄;万迪昉;;金融机构“大而不倒”下高管最优股权激励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徐宁;;股权激励对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草案的经验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陈国栋;;浅议商誉及其会计处理[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5 陈亮;;中小企业对人才实行股权激励的政策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6 朱黎涛;;论激励[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7 李江萍;;基于新准则的人力资本出资的会计处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曹阳;;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实施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邱玉莲;张五新;;合并价差会计处理探析[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10 赵惠芳;刘曼;潘立生;;基于股权激励的公司投资效率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君;基于超产权理论的中国企业股权激励敏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徐宁;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安排与制度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3 司徒大年;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海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培荣;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最优股权激励契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许松涛;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张帆;股权激励的激励机制及其绩效解说[D];复旦大学;2003年
8 刘中文;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9 刘洋;公司治理结构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葛军;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鸣菲;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市场有效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雪慧;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利锐;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石琳;我国企业推行股权激励制度的构想及会计处理若干问题的探讨[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5 罗泽君;企业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式[D];吉林大学;2007年
6 沈学军;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主要模式的分析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李月梅;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何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赵静;我国股权激励效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蒋小林;我国企业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茵;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待解决[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陈平泽;浅议股权激励及其会计处理[N];中国审计报;2002年
3 记者  徐 涛;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有章可循[N];证券时报;2006年
4 陈敏 肖海翔;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待破题[N];中国税务报;2005年
5 曹沁;中捷股份股权激励实例解析[N];财会信报;2007年
6 石晓芳;股权激励是柄双刃剑[N];金融时报;2008年
7 潘明杰;实施股权激励 17家公司业绩翻脸[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熊剑锋;财政部:股权激励条件不得随意变更[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主持人:璩立国     嘉 宾: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晓蕾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公司合伙人  马飞;股权激励借股改东风 酝酿突破[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广州  孜明;股权激励 莫变成股权福利[N];中国证券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