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的几何三维重建
【摘要】:
三维模型获取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一个基本研究问题。在实际生活当中,3D模型的重建广泛应用于对象识别,工业自动设计,视频游戏,动画制作,建筑物原貌恢复等方面,同时要求重构有较高的效率以实现实时计算。然而,利用建模软件(比如Maya和3D MAX等)手工构建三维模型是十分繁琐和代价昂贵的工作。因此,研究如何从现实世界直接和快速地获取三维模型,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基于现实物体的三维模型获取方法主要分为主动方法和被动方法。其中,主动方法以使用三维扫描仪的方法为代表。被动方法是基于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方法具备低成本,灵活和直接获取彩色纹理等特点,能够快速,逼真的重建出场景的三维模型。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目前有全自动的三维重建,但是重建效果不理想。我们认为可以加上用户的交互,添加形状编辑部分,增加系统的灵活性,但是过多的人机交互又会增加用户的负担。因此,本文的工作主要就是针对添加了手动交互操作的建筑物的三维重建系统,设计相应的算法,减少用户的工作量。
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1.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图像的建筑物的三维重建方案,可以让普通用户,利用普通的相机拍摄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来得到带有纹理的建筑物的三维模型。
2.提出了更人性化的交互设计,系统前两个阶段得到的三维点云数据,相对于三维扫描仪获取的精确点云,是不均匀,稀疏的,且包含一些误差,对三维模型的重建造成一定困难。由于大部分的基于计算机自动的重建方法效果不是很好,我们在重建过程中适当的增加人为交互的方法。通过人工辅助,一方面可以使算法更加简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重建的效果更好。
3.提出了基于点云数据的建筑物的足迹提取,由于点云数据的稀疏性和不精确性,首先对对象进行分类,针对分类的对象,设计相应的算法。即在用户画足迹之前,在鼠标移动过程中,系统显示相应的点在图像中的位置,帮助用户理解点云数据;用户输入第一条建筑物的足迹线段后,利用霍夫变化和最小二乘拟合等方法推测出其它的足迹线段;并且给出了一套自适应的参数;然后用户对系统给出的足迹进行选择。
|
|
|
|
1 |
张家树,李时光,杨恬;三维重建窗口的设计实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2 |
陶海;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在眼科领域中的应用[J];眼科研究;1999年03期 |
3 |
杜威,李华;足球比赛场景的三维重建和动画生成[J];计算机应用;2000年S1期 |
4 |
林强,李宏东,顾伟康;一种新颖实用的基于视觉导航的三维重建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3年04期 |
5 |
宦怡,郭苏晋;泌尿系疾病三维CT重建技术研究(英文)[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4年01期 |
6 |
康戈文;李聪;任文伟;甘春泉;陈武凡;李小文;;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锆-4合金疲劳断口三维重建[J];电子显微学报;2006年02期 |
7 |
陆莎;张欣;;基于数字图像的足部骨骼建模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8 |
陆惠民;李中明;;应用计算机图象技术复原煤核植物三维形态初探[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91年02期 |
9 |
朱仁芝,刘磊,陶涛,江涌,吴震;任意空间位置回转二次曲面体的三维重建[J];工程图学学报;1998年01期 |
10 |
肖轶军,丁明跃,彭嘉雄;一种自由曲线三维重建的新方法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1 |
朱仁芝,卢益玲,俞巧云,张竞敏;自底向上的三维重建算法及其加速措施[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15期 |
12 |
徐云翔,吴秀清,胡拥军;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体绘制法的生物切片图象的三维重建[J];计算机工程;2001年12期 |
13 |
吴战国,李启炎;面向三维重建的三视图数据结构[J];工程图学学报;2001年02期 |
14 |
戴培东,张天宇,韩绛清,王克强,王正敏;计算机技术在颞骨解剖和侧颅底外科中的应用[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
15 |
李嘉,胡军,胡怀中,王勇;具有三维重建功能的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3年04期 |
16 |
石璇,俞涛,徐翀,赵翠莲,林朝辉;基于光栅测量的三维重建系统研究与应用[J];机械制造;2004年03期 |
17 |
邢英杰,张艳峰,陆海涛,刘晓冰;基于激光扫描辅助立体摄影的无规则物体的三维重建[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08期 |
18 |
李毅,杨文玉;基于双CCD立体视觉系统的建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
19 |
黄金玮,章建波,黄长林,宋小文,胡树根;CT图像的三维实体重建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10期 |
20 |
陈闯,周淑秋,黎刚;医学CT三维重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