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新型的填充材料,它具有抗压强度高、密度小、熔点高等特点。用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制备了低密度、高强度和低吸水率的复合材料,所制备材料的密度为0.71g/cm3,压缩强度为64.5MPa,常温下吸水率小于2.1%。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所得到的活性玻璃微珠进行测试表征。实验发现,改性后的玻璃微珠表面由亲水变为亲油,从而更好的填充到环氧树脂中。
用低分子量聚酰胺为固化剂和聚酰胺-乙二胺混合固化剂,研究了与环氧树脂固化的最佳添加比例,并对固化剂环氧树脂材料的最终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低分子量聚酰胺固化环氧树脂最佳添加比例为1:0.9(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质量比),固化温度为60℃,该比例下材料的耐压强度可以达到80.5MPa,密度是1.07g/cm3,吸水率小于0.25%。聚酰胺-乙二胺混合固化时,体系的固化时间缩短,材料的性能同聚酰胺固化相比有所降低。
将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活性玻璃微珠填充到环氧树脂中,制备不同含量玻璃微珠的复合材料,然后对材料的密度、压缩强度、硬度以及吸水率进行研究。实验发现,复合材料的密度随着玻璃微珠的含量增加而减少,含质量分数20%的玻璃微珠的材料的密度可以达到0.71g/cm3。随着玻璃微珠的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及硬度也减小,到玻璃微珠的质量分数为20%后,压缩强度及硬度急速下降。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玻璃微珠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后,压缩强度有一定的改善。复合材料的吸水率随着玻璃微珠含量的增加跟着增大,硅烷偶联剂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大大降低。
|
|
|
|
1 |
亚文;;塑料和玻璃复合材料[J];砖瓦世界;1986年20期 |
2 |
石成利,梁忠友;玻璃微珠及其应用[J];山东陶瓷;2005年03期 |
3 |
蔡力锋,杨俊,林志勇;玻璃微珠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3期 |
4 |
梁基照;玻璃微珠含量及粒径对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1999年04期 |
5 |
曾黎明;轻质耐压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J];纤维复合材料;2000年02期 |
6 |
薛颜彬;邱桂学;吴波震;王卫卫;;玻璃微珠填充PP结构与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07年05期 |
7 |
吕方;朱光明;胡巧青;刘代军;;玻璃微珠填充改性聚合物研究进展[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8年03期 |
8 |
钱志军;洪升;薛斌;罗筑;于杰;鲁圣军;;玻璃微珠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塑料;2008年03期 |
9 |
赵超;玻璃微珠的应用和制造[J];玻璃;1994年02期 |
10 |
梁基照;玻璃微珠填充聚丙烯的流变行为——Ⅰ.填充理论与方法[J];上海塑料;1996年01期 |
11 |
廖家志,郑惠琴,胡声威;玻璃微珠填充聚丙烯塑料的流变性能[J];合成树脂及塑料;1996年01期 |
12 |
朱振峰,蒲永平,刘新年;固体介质熔融比较法测玻璃微珠折射率[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3 |
刘忠伟,金宗哲;压痕法评价玻璃微珠的力学性能[J];玻璃;1986年05期 |
14 |
徐秀雯;无机微粒与聚乙烯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1994年01期 |
15 |
方海林,袁淑军;玻璃微珠改性尼龙6的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7年04期 |
16 |
高文元,孙俊才,季士军;光催化介孔玻璃微珠载体材料的研究[J];化学工程;2004年06期 |
17 |
张文举,安源胜,吴迪菲;玻璃微珠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性能[J];石油化工设备;2005年03期 |
18 |
丁雪佳,李亮,余鼎声,张立群,徐日炜;空心玻璃微珠填充PP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J];中国塑料;2002年12期 |
19 |
胡娟;粉煤灰的物相与微形貌及对环境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20 |
苏建华,任照玉,周建勇,任朝晖;玻璃微珠/UHM WPE复合料的制备及性能[J];塑料工业;2003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