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周斌  
【摘要】: 林权就是森林资源产权。森林资源产权的归属有国家的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集体的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个人的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从横向上分析,它包括森林、林木的采伐利用权,林上、林中、林下资源采集利用权,森林景观的开发利用权、补偿权、收益权、流转权、抵押权、担保权等。 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据国家林业局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我国集体森林资源占全部森林资源面积的57.55%集体林的产权落实问题也一直是林权制度改革的焦点。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发展林业,是增强林业竞争能力的支撑和手段,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民增收致富,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根据制度变迁理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也是一种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过程。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历了土地改革时期的分林到户、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阶段、林业“三定”阶段。从2003年开始,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全面深入改革阶段,并以福建、江西等地作为试点,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目前,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还存在权属不清、权能残缺、管理不到位、流转不规范和处置权受制约等问题,有必要对现有集体林权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林权制度改革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真正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现有的森林资源权利制度进行变革和创新。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的战略举措。 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应以产权制度和物权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林权制度的经验,探索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变革之道。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补偿权和收益权。针对目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以物权和产权理论为基础,本文提出:一是明晰产权,其中包括明晰产权的具体措施,以及不同的权利主体的责权利;二是规范林权流转,建立完善林业要素市场、完善流转程序制度、加强林权流转监管;三是放活经营权,实行自主经营规模经营、实现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完善激励措施、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规范商品林的培育采伐管理;四是落实收益权,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提高对生态林的补偿、保障征占林地的补偿权、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和减免税费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退耕还林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3年07期
2 吕祥熙;;林权客体的物权法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柳建闽;浅谈林权的共有关系[J];林业经济问题;1997年06期
4 王丽媛;;采矿权与林权的冲突与协调[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5 胡家荣;十三年争议今划句号[J];中国林业;1994年12期
6 林旭霞;张冬梅;;林权的法律构造[J];政法论坛;2008年03期
7 ;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J];林业资源管理;2002年01期
8 周伯煌;;林权争议中的行政裁决方法研究[J];求索;2010年09期
9 周伯煌;雷小珍;;林权争议中的行政调解方法探析[J];行政与法;2009年01期
10 张秀丽,徐济德,魏建祥,东淑华;退耕还林的法律保障[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年03期
11 宋午子;;林权概念浅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3期
12 胡一鹏;肖琼霞;;略论林权的法律性质[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3 卓君;;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林副产品所有权司法问题研究[J];法学与实践;2011年01期
14 周训芳;吴晓芙;;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04期
15 徐本鑫;;论林权的法律体系与法律性质[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5期
16 孔祥毅;李红宇;;林权抵押贷款中若干基本法律问题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7期
17 胡卫东;吴大华;;黔东南台江县苗族林权习惯法研究——以阳芳寨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8 刘宏明;;谈林权的法律性质[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9 张松;仲从涛;;林权流转与法律规定问题的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2008年01期
20 张佩国;王扬;;“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择塘村水务工程中的水权与林权[J];社会;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林;蒋泽银;;四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A];四川省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产业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1年
2 陈辉;;浅析我国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之完善[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林璐;;浅析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制保障——以福建林权制度改革为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王思远;黄明健;;林权的物权请求权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周训芳;;农民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获得的林权及其物权法保障[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时旭东;;对林权制度改革促进铜鼓社会稳定的分析探讨[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万婧;;集体林权改革的环境法考察[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余凌帆;;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制度政策探析[A];四川省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产业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1年
9 黄国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要做到三规范[A];广西档案2010年第3期(总第99期)[C];2010年
10 邓海碧;;关注民生 服务人民——黔西南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初探[A];贵州省档案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斌;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祖军;福建集体林权流转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菡冰;集体林权资本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丽媛;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陈晓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益评价及模式选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6 罗金;北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因、路径与绩效[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7 戴芳;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扬;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D];上海大学;2010年
9 张冬梅;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本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慧珍;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欧阳丽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宋娟;我国集体林权流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亚琼;林权流转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彭凤琴;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高丽华;江苏林权制度变迁效果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周足奇;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驱动机制与综合绩效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斌轩;湖南省双牌县林权改革法律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9 王乐;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中国林权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詹夏瑞;海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林改办;完善我市林权抵押制度[N];韶关日报;2010年
2 记者 苏洪峰 实习生 张杏红;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视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N];新乡日报;2010年
3 记者 赵秋女;市政协委员为深化林权改革建言献策[N];本溪日报;2010年
4 任俊莉 张艳龙;平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省级验收[N];德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林玲;我市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N];闽东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斌;灵台:林权改革100%勘界确权[N];平凉日报;2010年
7 卞莉;淳化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N];咸阳日报;2010年
8 王艳丽 黄雷;壤塘完成集体林权主体制度改革[N];阿坝日报;2010年
9 徐建辰;永和屯村林权改革盘活经济[N];通辽日报;2010年
10 郭剑峰;合索乡出台林权到户试点方案[N];忻州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