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超负荷的经济活动对环境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过度的能量、物质的索取引发了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环境危机频频爆发,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改善生态环境,寻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代人类关注的永恒主题。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方法是在经济的适度增长中,尽可能采用污染少、对生态环境破坏较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经济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同时又不会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限制经济的增长,以使经济能够持续发展。
青岛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之一,环境状况在我国也是比较好的城市之一,高质量的环境状况对青岛市吸引人才和发展经济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青岛市的“三废”污染排放量也是越来越多。近年来,为了加强环境保护,青岛市还确立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形成“-主三辅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战略。如何在此背景下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成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此研究青岛市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处阶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目前现有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评述,针对青岛市当前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接下来在一定原则下构建了青岛市经济增长水平与环境污染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理论和实证方法,以青岛市的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的1985-2008年数据为样本,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再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分析二者关系的产生机理;然后实证分析了青岛市经济与环境是否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以及二者发展所处阶段,并对曲线的形成原因进行经济学分析。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根据青岛市实际情况,提出保持青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的结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受到时滞的影响,即经济增长并不是马上造成环境污染的,其影响是逐步的、渐进的、长远的,所以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到这种特点,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其对环境的长期影响,要注意可持续发展;外部冲击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恢复到初始水平,呈现出永久性效应,因此可以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抑制经济的波动,对产生的环境污染要及时处理,使得污染物的数量总是处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青岛市二十多年来人均GDP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EKC)呈现显著的倒U型,环境污染量尚处于EKC曲线的上升阶段,未到达转折点;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降低EKC曲线的峰值,保证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