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南海西北陆坡区不同尺度运动特征分析

韩林生  
【摘要】:结合在南海西北陆坡区长达3个月的潜标观测和卫星资料,对南海西北陆坡区的定常流、中尺度涡、内潮和近惯性运动等不同尺度运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中尺度涡对近惯性运动和内潮的影响,并分析了一个台风过程中上层海洋对它的响应情况。 对正压和斜压流进行频谱分析发现,观测海区的正压潮以全日潮为主,半日潮次之;K1、M2斜压潮的振幅均随深度先减小后增大,并在海底附近保持了一个较大值。由于潜标附近地形对斜压半日分潮为亚临界地形,使得从吕宋海峡传播过来的半日分潮在本地反射后继续向上向浅海传播,从而观测到了明显上传的能量;而其相对斜压全日分潮为超临界地形,使全日分潮的能量以下传为主。 同时卫星观测到的海表面高度异常显示,潜标观测的前期和后期该地分别有一个暖涡和冷涡存在,并主要影响了该地上层的定常流;而中深层的定常流变化可能与受季风控制的南海西边界流有关,并受本地地形强迫所影响。通过研究中尺度涡过程中的近惯性能量变化发现,反气旋涡(暖涡)有利于近惯性能量的下传,使得近惯性能量迅速下传并且最大近惯性能量深度出现在温跃层底;而气旋涡(冷涡)限制了近惯性能量的下传,使大部分近惯性能量局限在混合层里,使得混合层内出现很强的剪切和混合,造成了冷涡期间的混合层降温反而大于暖涡期间的混合层降温。这一差异是由于背景涡度的出现,改变了有效科氏参数f_e = f+ξ/2,从而改变了可下传的近惯性能量频段fe的下限。暖涡对应的负涡度减小了有效科氏参数,从而使可下传的近惯性能量频段变宽,近惯性能量更容易从混合层传到温跃层,使得较大的剪切和混合发生在温跃层内;而冷涡对应的正涡度使得有效科氏参数增加,抑制了近惯性能量的下传,使大部分近惯性能量聚集在了混合层,在混合层底造成了更强的剪切和混合。 台风Xangsane的过境对南海中部造成了约5℃的海表面降温,且对台风路径右侧影响更剧烈,台风移动速度越慢,向海洋输入的能量越大,造成混合层对下层冷水的卷夹过程也更强烈,造成的降温也更显著。台风输入海洋的近惯性能量以近惯性内波的形式将能量向底传播;近惯性能量的下传伴随着很强的剪切和混合,随着近惯性能量逐渐减弱,这一影响持续了一周以上的时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倪慧,罗纪生,何立忠;三维可压缩混合层中扰动演化的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2 金友煌,李文魁,董正远,何光渝;速度分布对分层流中底部边界混合层结构的影响[J];力学学报;1995年02期
3 彭新东,程麟生;黑河地区边界层平均结构和通量的数值模拟[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4 施卫平;祖迎庆;;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数值模拟混合层中旋涡的合并过程[J];计算力学学报;2006年04期
5 吴建华,李伯臧,杨国林,赵平波,蒲富恪;对多层膜巨磁电阻半经典理论的混合层方法的改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S1期
6 Colin P.North ,李蕙生;河流-风成混合层序中相的识别和储层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1991年04期
7 麻柏坤;收缩湍流场中标量扩散的实验研究[J];力学学报;1993年03期
8 吉村尚久 ,沈耀龙;据矿物变化来评价沉积盆地的热演化史[J];海洋石油;1995年02期
9 杨羽;拉萨地区六月中、下旬逆温观测与混合层模式、分析及应用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10 吴辉碇,申绍华;洋面上大气混合层模式[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8年04期
11 沈利平,林建忠;混合层在二维扰动和三维扰动下的失稳特征[J];南昌水专学报;1994年S1期
12 邵雪明,林建忠,李玉麟,刘志华;混合层中粒子扩散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01年04期
13 邱剑;顾兆林;;利用高阶分区并行算法实现直接数值模拟[J];计算力学学报;2008年01期
14 程麟生,彭新东;黑河地区行星边界层平均结构演变的三维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1992年04期
15 林建忠,沈利平;展向存在扰动和剪切的混合层流场的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1996年02期
16 游振江,林建忠,石兴;混合层中柱状粒子取向分布函数的研究[J];力学季刊;2003年01期
17 邵雪明,林建忠,余钊圣;添加聚合物对混合层流场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1998年04期
18 蔡国飙,庄逢甘;二维H_2/O_2混合和流动的直接数值模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19 邵雪明,林建忠,余钊圣;混合层中四涡合并过程的数值研究[J];科技通报;2000年03期
20 林建忠,石兴;气固两相混合层流场双向耦合的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宝刚;张韧;王桂华;;吕宋海峡以东中尺度涡变化规律研究[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林;笪良龙;卢晓亭;;基于抛物方程模型的南海中尺度涡声场分析[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少波;李向军;;夏季北太平洋上混合层深度分布研究——Argo资料与Levitus资料的比较[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郭欣;王强;;可压缩混合层涡结构PSE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易仕和;赵玉新;田立丰;何霖;程忠宇;周明亮;周勇为;;NPLS技术及其在超声速湍流流动显示中的应用[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6 张东明;;不可压混合层中一种增强混合的新方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徐驰;尚晓东;黄瑞新;;全球中尺度涡旋能量生成率/耗散率的估算[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易仕和;赵玉新;田立丰;何霖;尹光辉;程忠宇;周勇为;;超声速混合层转捩过程实验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赵玉新;易仕和;刘卫东;王振国;;超声速混合层时空结构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倪利民;林建忠;;用三维小波分析快速变换方法对拟序结构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更新;南海中尺度涡的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2 王桂华;南海中尺度涡的运动规律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李元龙;热带西太平洋温跃层水团时空特征及中小尺度海洋过程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4 李启兵;应用BGK格式对可压缩混合层的数值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5 南峰;台湾西南部海域流—涡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潘爱军;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石兴;纤维悬浮混合层及柱状粒子运动直接模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何忠杰;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及其邻近海域中尺度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刘国强;南海北部以及吕宋海峡次级中尺度动力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10 邱翔;分层流动中湍流结构和湍流逆梯度输运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林生;南海西北陆坡区不同尺度运动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荆钊;中尺度涡和风应力影响下的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低频变异[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郭敬;南海混合层盐度变异的特征与机制分析[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2年
4 林鹏飞;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5 王真;使用内波混合参数化方法模拟黄海和东海夏季温跃层[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康颖;海洋中尺度结构声传播特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邢超;剪切流中气动声学的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杨少磊;越南冷涡及其上升流的观测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周明亮;“超—超”混合层风洞设计及调试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黎中菊;梅雨期江淮暴雨发生发展动力学机制的初步分析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型香味铝箔纸[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卢聪;一个地球的代价[N];中国石化报;2006年
3 胡若愚;土卫八有张阴阳脸,卡西尼飞去揭谜[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本报记者 罗晖 游雪晴;珠峰是高了 还是矮了?[N];科技日报;2005年
5 刘德 单丽静 段溯舸;拨开井喷的“迷雾”[N];中国气象报;2004年
6 向杰 通讯员 李青滨;国家海洋一所破解经典难题[N];科技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林霞 本报通讯员 杨志俊;一头驾犁上套往前走的牛[N];山西日报;2004年
8 张子倩;5651万!我市科研项目经费资助额创新高[N];青岛日报;2009年
9 记者 林岳夫;“908”专项水体环境调查(南方片)通过验收[N];中国海洋报;2009年
10 鲍一诺;码垛机器人服务食品包装业[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