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风暴潮数值同化研究和高度计资料拟合方法研究

范丽丽  
【摘要】:本文利用一个二维风暴潮伴随同化模型,并基于渤、黄、东海7203、8509号台风风暴潮的数值模拟,对空间分布风应力拖曳系数处理方法进行了伴随法反演研究。假定风应力拖曳系数具有空间分布特征,即在研究海域均匀选取一些独立点,利用这些独立点的风应力拖曳系数线性插值得到全场的风应力拖曳系数。利用伴随法优化独立点的风应力拖曳系数,进而优化全场的风应力拖曳系数分布。为了体现此方法的优越性,设计了三个比较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整个海域风应力拖曳系数取常数;在第二、三个实验中,风应力拖曳系数依照传统的经验公式计算。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空间分布的风应力拖曳系数,风暴潮的模拟精度大大提高,然而增加独立点的个数并不能提高模拟精度;在同一个海域,7203和8509号台风由于路径不同反演出的风应力拖曳系数的空间分布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在海岸线曲折的海区风应力拖曳系数对风暴潮模型有显著的影响。此外,通过考察在风场施加随机误差前后风暴潮模拟水位及风应力拖曳系数的变化,得出结论:风应力拖曳系数受风场不确定性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是非常小的。并对反演的风应力拖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可知风应力拖曳系数与当地水深和风速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对夏威夷海区1992年到2002年共十年的TOPEX/Poseidon (T/P)卫星高度计数据进行调和分析得到八个主要分潮(半日潮M2,S2,N2,K2,全日潮K1,O1,P1,Q1)的调和常数。在轨道交点处将上行轨与下行轨的调和常数进行比较,并与验潮站的资料进行比较,以此证实本文调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对上述调和常数沿轨道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得轨道上任意点的调和常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拟合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利用T/P高度计资料可以直接获取同潮图。即:在研究区域内任选一点,根据该点到其最近的两条上(下)行轨的距离比,在这两条上(下)行轨间的下(上)行轨上可以找到与该点具有相同距离比的一系列点,对这些点的调和常数进行多项式拟合,可得到该点的调和常数。采用上述拟合方法可得到夏威夷海域的调和常数及同潮图,所得结果与验潮站的资料以及NAO.99b, TPXO7.2和FES2004模式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表明本文拟合方法的合理性,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利用T/P高度计资料直接获取高精度的同潮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纪生;风暴潮预报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市召开[J];水文;1990年03期
2 ;风暴潮预报研究经验交流会[J];科学通报;1974年08期
3 叶琳;1986年风暴潮预报工作的回顾[J];海洋预报;1987年S1期
4 王喜年;风暴潮预报及预报技术讲座——第二讲 资料的获取[J];海洋预报;1986年03期
5 吕宗正,陈吉贤;莱州湾羊角沟水文站实用风暴潮预报方法[J];水文;1992年S1期
6 谢亚力;黄世昌;;钱塘江河口风暴潮经验预报[J];海洋预报;2006年01期
7 王青颜;石海莹;;0518号台风“达维”风暴潮分析[J];海洋预报;2007年01期
8 王喜年;风暴潮预报知识讲座[J];海洋预报;2001年03期
9 陈敏;丁明云;;风暴潮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发展方向研究建议[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9年02期
10 葛建忠;胡克林;丁平兴;;风暴潮集成预报可视化系统设计和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1 张火明;孙志林;苏中地;;诺模图法预报风暴潮的高精度数值实现[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2 陈强;尹姗姗;;珠海沿岸风暴潮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13 P.朗西奥尼,J.P.邦凱,Y.科埃费,顾伟浩;几个风暴潮预报模型的实例[J];海洋预报;1985年01期
14 林克式;坎门港风暴潮预报和分析[J];海洋预报;1990年03期
15 石海莹;李孟植;;2005年海南岛沿岸风暴潮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08年03期
16 郭衍游;刘吉堂;;利用POM模拟海州湾温带风暴潮[J];海洋学研究;2010年04期
17 李文欢;朱万里;石海莹;王青颜;;海口市风暴潮高风险区增水淹没图信息系统[J];海洋预报;2010年06期
18 徐凌宇;石绥祥;;Neyman-Pearson决策准则及在海洋风暴潮预报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19 卢光民;杜呈玉;王娟;刘涛;付朝武;刘向东;;滨州市沿海潮汐规律与灾害分析[J];山东水利;2006年04期
20 ;华南沿海应用长浪方法辅助台风暴潮预报的展望[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春颖;李萃先;;风暴潮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2 苏轼鹏;周丹丹;孙云鹏;;风暴潮数值模拟中SLOSH模式应用[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3 高建国;;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战略和风险对策[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高建国;;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战略和风险对策[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立松;风暴潮—天文潮—波浪耦合模型及其在杭州湾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2 卢美;浙江海岸台风风暴潮漫堤风险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吴伦宇;基于FVCOM的浪、流、泥沙模型耦合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冯兴如;重点区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与灾害评估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5 纪芳;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洋动力灾害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6 孙海;滨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的基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谭丽荣;中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综合脆弱性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鹏;渤海寒潮风暴潮增水风险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铖;风暴潮预报系统升级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廖娟;时间序列相似匹配在风暴潮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3 蒋娟;杭州湾、浙江沿海一带风暴潮数值预报的并行实现[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4 赵惟煜;基于地面沉降的风暴潮等级评估与灾情评价[D];天津大学;2010年
5 黄静;沿海重要港口风暴潮灾害危险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丁毅辉;中国近海风暴潮预报模型及WebGIS空间发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严盛;超标准风暴潮作用下的钱塘江北岸海塘安全措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孙平利;POT模型在风暴潮债券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余墅幸;浙江省沿海风暴潮位对台风浪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杜冰茹;台风作用下海岸工程建设前后的增水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曹杰;加强风暴潮预报 加快防波堤建设[N];上海科技报;2009年
2 记者 苏涛;风暴潮预报显威力[N];中国海洋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刘毅;建议建立南海三省区风暴潮预报台站[N];人民日报;2003年
4 江然;福建将建33个“沿海警戒潮位核定项目”[N];中国气象报;2010年
5 记者 张斌键;公益专项研究首抓自主创新[N];中国海洋报;2010年
6 陈磊;气象部门及时办理建议提案[N];中国气象报;2004年
7 王宇;台风七年等一回[N];中国气象报;2004年
8 ;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安全度汛[N];中国水利报;2003年
9 昝爱宗;浙江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灾害预报[N];中国海洋报;2004年
10 徐彬;风暴潮:中国频繁遭遇的海洋灾害[N];南方周末;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