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时滞静态递归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分析
【摘要】:递归神经网络作为一种非线性信息处理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联想记忆、优化计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众多领域.因为递归神经网络的动力特性决定了其处理功能,因此研究递归神经网络的动力行为对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递归神经网络根据基本变量的不同选择可以分为局域递归神经网络和静态递归神经网络两种类型,目前,有关局域递归神经网络的动力行为研究已有很多,但有关静态递归神经网络的动力行为则研究较少.基于静态递归神经网络很强的应用背景,本文讨论了两类静态递归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
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简单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发展及其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行文中用到的一些基本定义和定理.
第二章讨论了无穷区间上S-分布时滞静态递归神经网络的鲁棒指数稳定性,运用同胚映射和广义Halanay不等式证明了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和全局指数稳定性.推广了相关结论.
第三章讨论了无穷区间上S-分布时滞静态递归神经网络概周期解问题,并利用Banach不动点定理和Lyapunov泛函方法证明了概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和全局指数稳定性.
第四章利用Lyapunov泛函方法和不等式技巧讨论了一类带有扩散项的变时滞静态递归神经网络解的P阶一致有界、P阶一致最终有界和P阶全局指数稳定性.
|
|
|
|
1 |
周冬明,刘涵哲;Hopfield型连续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2 |
韩金舫,李永伟;细胞神经网络全局指数稳定性的新判据[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3 |
罗毅平,邓飞其;连续分布时滞抛物型系统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5期 |
4 |
梁学斌,吴立德;关于Hopfield型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科学通报;1996年15期 |
5 |
谭晓惠,张继业,杨翊仁;神经网络指数稳定性分析及收敛率估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年10期 |
6 |
黄伟社,喻盛华;Hopfield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
7 |
张超龙;杨逢建;胡小建;;带脉冲变系数的BAM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英文)[J];生物数学学报;2007年03期 |
8 |
张强,许进;细胞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0年03期 |
9 |
谈正,王利生;非线性连续神经网络全局指数稳定的定量特征[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03期 |
10 |
张强,马润年;时滞细胞神经网络的时滞相关指数稳定性[J];数学物理学报;2004年06期 |
11 |
沈绍伟;时滞Hopfield神经网络的全局吸引性和全局指数稳定性[J];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2 |
张海琴;于力;马华;任春丽;;一个矩阵微分方程的全局指数稳定性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13 |
肖胜中;;二阶时滞小波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8年09期 |
14 |
宋兴国;郭元禄;曾慧;;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变时滞神经网络指数稳定性[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5 |
王红军;李钧涛;李文林;;模糊时滞系统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6 |
董彪;;变时滞细胞神经网络模型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7 |
董彪;蒲志林;;含时滞的Hopfield网络模型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8 |
张丽娟;时宝;;一类变时滞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17期 |
19 |
董彪;蒋自国;蒲志林;;变时滞的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20 |
李发英;时延双向联想记忆器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