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非线性流固耦合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杨林  
【摘要】:流固耦合问题是流体力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是由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交叉形成的力学分支。在流场中流体的作用下,流场中的结构物会发生变形和位移,这种变形和位移反过来又对流体产生影响,从而使流体和结构物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流固耦合问题存在于许多工程领域,如飞行器、建筑桥梁抗风、船舶与海洋工程等。特别是在海洋工程领域,对于流固耦合问题的分析占有重要地位。如承受海浪、海流作用的海洋平台、深水立管,在其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流固耦合分析,特别是立管的涡激振动,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强烈非线性的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也是导致立管疲劳损伤,降低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非线性流固耦合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非线性流固耦合问题的处理一直是流体力学的难点,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均需基于网格信息,如有限元法,这类方法在处理非线性问题,尤其是如深水立管、锚缆等非线性大变形结构物的流固耦合时,会发生严重的单元畸变,导致计算精度的降低甚至无法收敛。且动网格的计算需耗费相当的计算量。 无单元法具有不依赖于单元网格信息的特点。但目前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固体力学领域,在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且国内外尚未见EFM应用于如VIV等非线性流固耦合分析的报道。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立管涡激振动为例,将无单元法引入流固耦合分析中,尝试探讨一种不需依赖网格信息的非线性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新方法,并取得了些阶段性成果。为此类问题的分析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综述了国内外在流固耦合分析领域和深水立管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涡激振动的基本理论,重要控制参数,尾流中泻涡脱落的机理、重要现象与特征等,对涡激振动实验和数值模拟的主要方法进行了介绍; 2、系统介绍了无单元法的特点和分析流程,对比了其与传统有限元法的区别,分析了其优缺点;阐述了无单元法的分类、节点支持域理论、基于插值法和移动最小二乘法的形函数的构造方法以及权函数的选择、系统控制方程的无单元法离散化、本质边界条件的处理以及无单元法的数值积分方法等理论; 3、给出了联合运用无单元伽辽金法和三阶分步有限元法的非线性流固耦合分析方法,计算采用速度和压力分离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别对二维粘性不可压缩流场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给出了适用于二维流场分析的EFM自动布点算法。并以固定圆柱体VIV为例,采用两种不同布点方式对二维固定圆柱体的VIV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 4、给出了振动圆柱体边界周围节点移动的算法和采用“虚拟控制单元”的算法,求解EFM形函数的空间导数使其适用于较高雷诺数的流场。基于上述算法,以考虑阻尼的弹性支撑刚性圆柱体的二维VIV动力响应分析为例,验证本文算法在运动物体流固耦合分析中的适用性。计算结果模拟出了二维VIV的2S、2P模态以及初始、上部、下部三个分支和VIV的“锁定”现象。 5、模拟了考虑流向振动的二自由度弹性支撑圆柱体的VIV动力响应,在圆柱体附近的各向异性局部支持域中采用“虚拟控制单元”算法求解其形函数的空间导数,并以此作为积分背景网格。计算其两个方向的响应振幅值,以及其升力、曳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证明本文方法能够模拟结构物多向振动的复杂流固耦合问题。本文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实验结果吻和良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卢耘耘,王秀喜;关于Morison方程中耦合项的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2 杜庆华,吴有生,冯振兴;流固耦合振动问题的某些工程处理方法[J];固体力学学报;1988年01期
3 富尧;李可娇;葛春洲;;基于流固耦合的不同液位储液罐静力分析[J];科技风;2009年14期
4 黎水泉,徐秉业,段永刚;裂缝性油藏流固耦合渗流[J];计算力学学报;2001年02期
5 赵鹏良;王嘉松;蒋世全;许亮斌;;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流固耦合模拟计算[J];海洋技术;2010年03期
6 裴智勇,吴卫国,翁长俭;高速船舱壁加筋板流固耦合振动分析[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7 李田;张继业;张卫华;朱旻昊;;二维弹性圆柱涡致振动的尾涡模态[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年06期
8 黄维平;曹静;张恩勇;唐世振;;大柔性圆柱体两自由度涡激振动试验研究[J];力学学报;2011年02期
9 张若京;统一的管阵流固耦合均匀化模型[J];力学学报;1997年02期
10 张立翔,黄文虎,A.S.Tijsseling;水锤诱发弱约束管道流固耦合振动频谱分析[J];工程力学;2000年01期
11 张立翔,黄文虎,A S TIJSSELING;输流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研究进展[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0年03期
12 黎水泉,徐秉业;双重孔隙介质非线性流固耦合渗流[J];力学季刊;2000年01期
13 王超,李红云,刘正兴;流固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的精细时程积分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4 刘双庆;朱元清;;海啸初期诱发形成阶段的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08年01期
15 杨柯,张立翔,王冰笛;充液管道流固耦合轴向振动的对称模型[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年01期
16 杨柯;;充液管道流固耦合对称方程的振型分解法[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7 张强;刘巨保;罗敏;张艳鸣;;圆筒内旋转细长管与流体界面耦合的数值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11年04期
18 李培超,孔祥言,卢德唐;饱和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学模型[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3年04期
19 郭永刚,赵晓飞,石革清;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挡水结构自振特性[J];世界地震工程;2004年03期
20 韩向科;钱若军;;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研究综述[J];空间结构;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福;陈策;韩东江;;高速旋转机械轴系耦合调频技术的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习军;王大钧;陈予恕;;奇异的高阶自激振动现象分析[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闫民;尹建业;孙宝平;方俊;;颗粒流体力学方法(GHM)介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士召;何国威;张星;;柔性体涡诱导振荡的流固耦合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建省;王晓纯;;热流作用的多孔介质突变面梯度分布模型[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6 何凡;李晓阳;;动脉壁增厚对脉搏波传播影响的数值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陶瑜华;黄佑;邹涛;;某型飞机液压系统流固耦合仿真与脉动应力分析[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孙芳锦;殷志祥;;有限元同步旋转理论及其在大跨度屋盖风振中的应用[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徐小溪;;输送流体管道弯曲振动研究[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马彬;李贤徽;;基于状态空间方法的水下结构模态分析[A];第十一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林;非线性流固耦合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孙士丽;具有自由液面效应的高频流固耦合问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李勇;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整体压裂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4 王文全;薄壁结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及计算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忠;坝库相互作用及抗震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6 徐建国;大型渡槽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吴钰骅;海底管道—流体—海床相互作用机理和监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金琰;叶轮机械中若干气流激振问题的流固耦合数值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9 韩冰;欠驱动船舶非线性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赵光明;无网格方法及其在冲击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鑫锐;压裂液的流动特性及对油藏裂缝影响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2 李全星;窄通道中掠过平行板流动引起的漩涡脱落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吉小艳;弧形钢闸门主框架动力稳定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吴忆峰;基于传声损失的双层隔声窗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与分析[D];汕头大学;2005年
5 党小建;水轮机导叶流固耦合振动特性计算[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波;撬装式自动混浆系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陆春华;液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响应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8 曹明;流固耦合下压力管道动态断裂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9 王永权;液力偶合器叶轮与流体的流固耦合模拟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田杰;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工程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芳 通讯员 王芯;华中科大专家研究“蝴蝶效应”[N];湖北日报;2000年
2 天津有线电视台 李纯;制作非线性新闻[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徐卫国;非线性建筑探讨[N];中华建筑报;2008年
4 薜立群;非线性分销浮出水面[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5 冯淑娟;非线性激光焊接技术[N];中国汽车报;2002年
6 记者 史玉根;幸福感,怎样才能多一点?[N];中国妇女报;2007年
7 东木;非线性先进控制技术为聚合物生产保驾护航[N];中国石油报;2004年
8 太原教育电视台 牛建萍;浅谈非线性新闻节目制作网络的安全问题[N];山西科技报;2003年
9 关健;非线性运营模式激活IT供应链?[N];电脑商报;2003年
10 陈春生 王久战;以复杂系统控制理论 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N];中国改革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