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研究
【摘要】: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及其构成要素做出的综合评价及内在的反应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学习态度不仅关乎自己的学习成效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不乐观,一些大学生学习态度浮躁,逃课、考试作弊等现象比较普遍。但是这种不乐观状况尚未引起当前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这就需要学术界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提高社会各界对学习态度的重视程度。本文一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和研究当前学术界关于态度、学习态度的定义以及学习态度的构成因素等相关理论,重新界定学习态度的内涵。然后分析和研究学习态度转变的三大主要理论,它们分别为凯尔曼的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最后分析学习态度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客观真实地掌握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认知、学习情感以及学习行为倾向三方面的状况。第三部分,总结概括大学生学习态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大学生学习态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考试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五个方面。然后具体分析每个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第四部分,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态度教育的主要措施。一要开展学习观教育,端正学习动机;二要加强诚信教育,改革和完善学校考核制度和监管制度;三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四要加强和完善教学管理监督制度,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五要注重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自学意识。第五部分,总结概括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