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纤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研究
【摘要】:测风激光雷达是目前可以实时、多尺度主动探测晴空风场的重要方法,在民用航天、航空气象保障、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军事保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全光纤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是在保偏光纤无源器件的基础上,对原始系统中光学子系统的一种升级。由于全光纤系统中的激光都在光纤中进行传输,所以相比较原始空间光测风系统,该系统能够在更加恶劣外部环境,提供更加稳定的性能。本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常用主动式和被动式测风传感器;分析了主动式测风激光雷达中,相干鉴频方式和非相干鉴频方式的优缺点;总结了国内外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为了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全光纤相干系统,首先阐述了全光纤相干探测原理,其次分析了一个典型全光纤相干测风激光雷达中激光发射子系统、激光接收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信号处理子系统的功能、组成结构、实现算法。最后探讨了这些子系统中所使用关键器件的实现原理、重要指标,以及这些指标所能获得的系统的最佳性能。为了搭建全光纤测风激光雷达系统,模拟了一套激光雷达系统。通过这个模拟系统研究了聚焦式相干激光雷达系统的信噪比;空间光耦合到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回波功率和信噪比随着聚焦位置的变化关系;脉冲和连续激光雷达系统信噪比和本振光的关系,给出了模拟系统中系统信噪比最大时所对应的本振光的功率分别为730uW和700uW。分析了脉冲激光雷达系统中,声光调制器(AOM:Acousto-Optical Modulators)消光比与系统性能的关系,结合模拟系统参数计算了该模拟系统中AOM的消光比最小为-90dB。介绍了根据模拟系统所要求的各个部件的性能选择的如激光器、保偏光纤环形器、声光调制器、可调焦望远镜、平衡探测器等器件的指标。使用这些器件,本文搭建了一套全光纤脉冲测风激光雷达和一套全光纤连续风速仪。本文使用设计的全光纤相干脉冲激光雷达系统对大气进行了观测,成功的测量了45m-300m的大气风速。分析和测量了脉冲激光器由于损坏而产生次脉冲的强度,以及对于系统的探测性能的影响。对于搭建的全光纤连续相干风速仪,首先使用转盘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标定,实验证明该系统的速度分辨率为0.07m/s。其次利用该风速仪对加湿器喷出的水汽速度、大气中的风速进行了测量。在大气风速的测量中分析了在本振光处添加AOM前后系统的性能的变化,并使用了添加AOM的系统完成了不同方向上风速的测量。
|
|
|
|
1 |
陆慧;小球测风第一点量得风层的快速查取法[J];气象;1981年10期 |
2 |
龚正元;双压板测风器[J];气象;1977年08期 |
3 |
陈正才;高空测风对讲电话的小改进[J];气象;1978年04期 |
4 |
龚德俊,郗吉玉,滕怀德;数字编码海上测风装置[J];海洋湖沼通报;1979年01期 |
5 |
吴坤椿;小球测风记录取舍的初探[J];广西气象;1987年05期 |
6 |
奚龙山;;测风灯笼蜡烛自然装置介绍[J];新疆气象;1987年02期 |
7 |
吴靖民;;测风综合程序的几种特例计算方法[J];甘肃气象;1987年01期 |
8 |
刘俊旭;关于提高701雷达单独测风施放高度的几点体会[J];广东气象;1996年03期 |
9 |
张运林,黄红梅,张广存;探空测风月报系统[J];广东气象;1998年04期 |
10 |
惠英
,胡渭金
,曹红丽;单经纬仪测风时的微机程序处理方法[J];陕西气象;2004年01期 |
11 |
许兵甲,陈奕挺,梁雪莲;探空测风发报系统[J];广东气象;1998年01期 |
12 |
时雨;联机不成怎么办?[J];气象;1989年10期 |
13 |
马育兰;;计算机处理探空测风记录时易出错的几个环节[J];青海气象;1998年03期 |
14 |
马舒庆,汪改,潘毅,王令;微型探空飞机解析测风方法[J];大气科学;1999年03期 |
15 |
任哲;马雅维;贤振强;徐晓亮;;L波段雷达测风检查程序的设计与应用[J];山东气象;2013年03期 |
16 |
龚正元;生产双压板测风器应着重注意的问题[J];气象;1978年03期 |
17 |
李白佳,黄永珊;测风回答器的线路特点与低温性能[J];气象;1988年01期 |
18 |
卫丽萍;钱锦霞;赵丽平;赵同应;;浅谈经纬仪测风[J];山西气象;2006年01期 |
19 |
额尔和木图;;基于CC1010的智能小球测风系统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1年01期 |
20 |
张平文;浅谈测风雷达测距问题[J];新疆气象;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