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条件下蠵龟行为生态学及其常见病研究
【摘要】:
海龟是世界濒危物种,也是我国Ⅱ级野生保护动物,因此,进行海龟生态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与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海龟研究保护的意义,以及当前国际上和我国海龟资源与保护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南海海龟的威胁因子:1、海龟的过度捕捞;2、乱采海龟蛋;3、海龟产卵场的破坏;4、海洋环境污染。其中,日益恶化的海洋环境污染是最为重要的因子。目前,我国保护性研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对资源现状了解不充分;保护生物学研究亟待加强;病害研究相当薄弱。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加强疾病防治是目前应当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人工饲养条件下蠵龟行为生态学及其常见病研究是以蓬莱阁水族馆饲养的3头蠵龟(Caretta caretta)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系统观察了蠵龟的行为生态学特性,包括摄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呼吸行为、拟态等。研究表明:
1、摄食行为:蠵龟属吞咽式摄食方式;从野生到人工喂食驯化,适应时间需3~7d时间;在食物的选择方面,野生状态对食物的选择性不强,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以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为佳(北方沿海),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等也是较好的饵料,并且以体长100~200mm,体重20-100g的个体为好,在上述食物缺少时,也摄食其它水生动物。
2、领域行为:蠵龟喜独栖,只有到繁殖季节才群居,否则相遇易争斗。
3、防御行为:蠵龟易受惊吓,只有对食物和杂物分辨清楚才进行摄食。
4、呼吸行为:蠵龟是“咽气式”呼吸方式,呼吸间隔是不均匀的,呼吸频率11~27次/h,平均为18.0次/h。
5、拟态:蠵龟遇到危险时,会四肢不动,浮于水面,藉以隐蔽和保护自己。
另一方面,研究了蠵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常见的疾病,包括营养缺乏症、低温引起的疾病、细菌性皮肤溃疡病、寄生水蛭、寄生蔓足类和寄生蠕虫,分析了病因、症状,并对防治方法作了深入探讨。
|
|
|
|
1 |
王宾贤,雷逢玉,李生武,聂东增,李国柱,卓君华;人工饲养条件下甲鱼的生长[J];水产学报;1991年04期 |
2 |
程地芸,余再柏,李泉森,张睛,李正昌;穿山甲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食物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0年10期 |
3 |
房兴堂,梁新江,朱强,洪胜,刘涛;大雁人工饲养条件下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
4 |
聂继山,周应健,蒋宣清;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年生长率研究初报[J];四川动物;1997年03期 |
5 |
姜新发;人工饲养条件下海洋哺乳动物几种常见的病理行为[J];海洋科学;1998年04期 |
6 |
孙海义;艾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行为[J];野生动物;1998年05期 |
7 |
隋慧;花福有;;人工饲养条件下白鲸胃溃疡的治疗与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年10期 |
8 |
杨梅;白眉长臂猿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交配行为[J];野生动物;1998年01期 |
9 |
黄勇,吕景智,徐恢仲,张琳,杨剑虹;人工饲养条件下不同饲粮对白鹭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10 |
朱本仁,顾文养,夏菊兴;华南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J];动物学研究;1987年02期 |
11 |
陈炳文,陈秀英;如何养殖地羊[J];中国农村科技;2000年04期 |
12 |
万春;;鸸鹋养殖技术[J];农家顾问;2009年12期 |
13 |
丁亚君;;春季提高狐繁殖率的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0年05期 |
14 |
马新武,马清义;羚牛常见疾病的防治[J];动物医学进展;1999年02期 |
15 |
王桂军;如何看待人工养蝎[J];河北畜牧兽医;2001年04期 |
16 |
晏鹏;吴孝兵;;扬子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J];生命世界;2004年04期 |
17 |
陆祖良;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J];毛皮动物饲养;1987年01期 |
18 |
朱丽琳;许树仁;王民;;人工饲养条件下荒漠猫的饲养与繁殖管理[J];家畜生态学报;2006年05期 |
19 |
汪志如;刘鹏;韩卫杰;黄晓凤;涂翔宇;;人工饲养条件下苍鹭育雏期生长发育规律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年09期 |
20 |
王华;王正寰;王震伟;巩晋楠;王小明;;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行为体温调节[J];动物学杂志;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