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黄河口现代海洋沉积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

张进  
【摘要】:渤海是一个被海水淹没的内陆浅洼地,“三湾一峡”(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渤海海峡)围绕着渤中洼地,构成一个十字型的平面轮廓。黄河现在入海口位于渤海的西南部,渤海椭圆形长轴的下端,受河流、海洋、构造和气候的共同作用,现代黄河三角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沉积体系。 高分辨率地震剖面是现代海底沉积调查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有力工具,但在现代黄河口地区却很少应用,所应用的地震剖面也局限于海底沉积反射特征描述和沉积相的确定,而且深度很浅,无法揭示第四纪以来的沉积过程。另外,这些数量很少的地震剖面,由于现在滩浅海地区复杂的表层结构和地震地质条件,以及缺乏合适的处理,得到的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都比较低。本文针对滩浅海地区目前地震采集和处理遇到的难题,初步探讨了滩浅海地区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和处理方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地震剖面,对目前现代海洋沉积结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利用处理后的剖面资料和附近钻孔资料,运用地震地层学的有关方法和手段,对研究区域2002年得到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进行了仔细跟踪对比,共划分出中更新世以来11个地震地层单元,其中包括L1、L3、L5、L7、L9、L11这6个海相层,L2、L4、L6、L8、L10这5个陆相层,并对每个地震地层单元的地震相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研究表明,现代黄河口地区除了发育大量的规模较大的海底滑坡以外,还有液化坍塌、冲蚀结构、不均匀地层等现象。本文对剖面上出现的典型地质现象给予了合理推测和分析,对其形成机制、在剖面上的表现特征、可能会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探讨。 通过氧同位素曲线和附近钻孔的测年数据标定了每个地震单元的形成时间和地质年代,表明从剖面上划分的11个地震地层单元是中更新世以来形成的沉积地层。 黄河口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和沉积作用受到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构造活动的共同控制。黄河的受水盆地——渤海,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沉降状态,而全球海平面,第四纪发生了频繁升降。通过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以及钻孔剖面的对比, 黄河口现代海洋沉积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 表明黄河口地区在第四纪构造持续下降和多次海面升降的背景下,中更新世以来 表现出海陆交互出现的地层序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芦俊;;初涉教学工作的几点认识与体会——以“地震地层学”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1年03期
2 郝骏;新学科显示旺盛的生命力 用地震地层学指导油气普查获新进展[J];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网讯;1986年04期
3 袁捷;地震地层学工作及成果交流会在长春召开[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6年04期
4 牟中海;;如何讲好一门课——以《地震地层学》课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5期
5 吴张;《地震地层学》学习讨论会在无锡召开[J];石油实验地质;1980年04期
6 ;地震地层学及岩性地震学术交流会在宁召开[J];石油物探;1984年02期
7 Stephen F.Simsen;H.Roice Neison;马立祥;;地震地层学向交互分析的方向发展[J];基础地质译丛;1987年01期
8 肖义越;地震地层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1年03期
9 况昊;章学刚;谭先锋;李小刚;;浅谈地震地层学学习与授课思路的转换[J];时代教育;2014年11期
10 ;地震地层学不能代替岩性地震学[J];石油物探;1980年04期
11 Stephen F.Simson;Nelson Jr.;吕学谦;;地震地层学朝交互分析方向发展(第一部分)[J];国外油气勘探;1986年02期
12 Ron J.Matlock;查忠圻;;自动模式分析和识别能否解决地震地层学问题?[J];国外油气勘探;1988年03期
13 肖义越;;地震地层学与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综合分析技术[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2年03期
14 Н.Я.Кунин;田崇鲁;;地震地层学及其在苏联含油气盆地中的应用[J];国外油气勘探;1985年01期
15 金福锦;;地震地层学的归宿[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年01期
16 张进,刘怀山,童思友;黄河口现代海洋沉积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J];海洋地质动态;2004年05期
17 徐怀大;地震地层学在石油普查勘探中的研究和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1981年01期
18 陈俊湘;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地区开展地震地层学研究工作的效果分析[J];新疆石油地质;1982年05期
19 吴振林;;应用地震地层学解释探讨辽河西部凹陷几个地质问题[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3年02期
20 S.D.Erskine;王丽顺;;埃克斯茅斯台地的地震地层学[J];海洋地质译丛;199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广法;耿建华;How Kin Wong;王嘹亮;吴能友;;巽他陆架北部更新统地震地层学与下切河道[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强;魏嘉;徐雷鸣;;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地层切片体的解释[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大伟;曹妃甸浅海地区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赵月霞;南黄海第四纪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张进;黄河口现代海洋沉积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