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现代海洋沉积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
【摘要】:渤海是一个被海水淹没的内陆浅洼地,“三湾一峡”(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渤海海峡)围绕着渤中洼地,构成一个十字型的平面轮廓。黄河现在入海口位于渤海的西南部,渤海椭圆形长轴的下端,受河流、海洋、构造和气候的共同作用,现代黄河三角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沉积体系。
高分辨率地震剖面是现代海底沉积调查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有力工具,但在现代黄河口地区却很少应用,所应用的地震剖面也局限于海底沉积反射特征描述和沉积相的确定,而且深度很浅,无法揭示第四纪以来的沉积过程。另外,这些数量很少的地震剖面,由于现在滩浅海地区复杂的表层结构和地震地质条件,以及缺乏合适的处理,得到的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都比较低。本文针对滩浅海地区目前地震采集和处理遇到的难题,初步探讨了滩浅海地区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和处理方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地震剖面,对目前现代海洋沉积结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利用处理后的剖面资料和附近钻孔资料,运用地震地层学的有关方法和手段,对研究区域2002年得到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进行了仔细跟踪对比,共划分出中更新世以来11个地震地层单元,其中包括L1、L3、L5、L7、L9、L11这6个海相层,L2、L4、L6、L8、L10这5个陆相层,并对每个地震地层单元的地震相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研究表明,现代黄河口地区除了发育大量的规模较大的海底滑坡以外,还有液化坍塌、冲蚀结构、不均匀地层等现象。本文对剖面上出现的典型地质现象给予了合理推测和分析,对其形成机制、在剖面上的表现特征、可能会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探讨。
通过氧同位素曲线和附近钻孔的测年数据标定了每个地震单元的形成时间和地质年代,表明从剖面上划分的11个地震地层单元是中更新世以来形成的沉积地层。
黄河口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和沉积作用受到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构造活动的共同控制。黄河的受水盆地——渤海,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沉降状态,而全球海平面,第四纪发生了频繁升降。通过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以及钻孔剖面的对比,
黄河口现代海洋沉积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
表明黄河口地区在第四纪构造持续下降和多次海面升降的背景下,中更新世以来
表现出海陆交互出现的地层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