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严国光
,彭凯平;我院与法国合作进行黄河口海区地球化学科学考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3期 |
2 |
黄薇文,张经,杨作升;黄河口地区沉积物中若干地球化学参数及地球化学环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3 |
黄薇文,张经,杨作升;黄河口地区沉积物中若干地球化学参数及地球化学环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S2期 |
4 |
史致丽,吕小乔,薛敏,王东海;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锌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
5 |
王凤聪,高慎月,苏志清;黄河口滨海区潮流速度铅直分布及其粗糙度参量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
6 |
张志南,图立红,于子山;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二)生物与沉积环境的关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7 |
陈国华,季荣,谢式南,张力军;黄河口及渤海湾海水的密度[J];海洋与湖沼;1993年02期 |
8 |
赵庚星,张万清,李玉环,陈乐增;GIS支持下的黄河口近期淤、蚀动态研究[J];地理科学;1999年05期 |
9 |
张娇;张龙军;宫敏娜;;黄河口及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0年03期 |
10 |
张曼平,郑士淮,张正斌,刘莲生;黄河口泥沙颗粒表面电荷的微电泳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
11 |
崔仙舟;王中柱;刘欣华;单室田;周学兵;;黄河口水中微量酚的气相色谱法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1987年01期 |
12 |
滕学春,刘永年,吴秀杰;ENDECO-956型波浪跟踪浮标系统在自由漂浮状态下测波的现场试验[J];海洋科学进展;1989年01期 |
13 |
石晓勇,mail.ouqd.deu.cn,史致丽,余恒,薛长玉;黄河口磷酸盐缓冲机制的探讨──Ⅰ.黄河口悬浮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9年02期 |
14 |
单红仙,贾永刚,许国辉;波浪作用诱发的黄河口水下斜坡失稳破坏[J];地学前缘;2001年03期 |
15 |
石晓勇,史致丽;黄河口磷酸盐缓冲机制的探讨 Ⅲ.磷酸盐交叉缓冲图及“稳定pH范围”[J];海洋与湖沼;2000年04期 |
16 |
张星君,纪明侯;渤海湾、黄河口和长江口海域海水中颗粒氨基酸含量的分布[J];海洋科学集刊;2004年00期 |
17 |
;地貌学[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10年04期 |
18 |
田家怡,董景岳;黄河口附近海域有机污染与赤潮生物的初步调查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83年01期 |
19 |
刘莲生,张正斌,王修林,马炬珂;沉积物离子交换法直接测定黄河口水体中溶解有机物的络合容量[J];海洋与湖沼;1990年03期 |
20 |
;东营胜利电化有限责任公司(原东营黄河口氯碱厂)[J];科技信息;2001年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