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毒素的诱导、分离、提取及鉴定
【摘要】:溶血毒素(hemolysins)是一类可以溶解动物血红细胞的毒素,存在于动物、细菌和藻类中,主要以小分子有机物质为主。
本文以从青岛近海和海水养殖池中分离到的两种蓝藻为材料,对其产生的胞外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它们所产生的胞外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种由Cu~(2+)诱导产生的具有溶血活性的高分子蛋白质分子,并初步行了分离鉴定和活性的测定,确定其为蓝藻毒素。
藻种的分离鉴定:利用平板划线技术从采集的藻样中分离纯化出两种蓝藻,然后进行无菌培养,根据藻类的形态特征,初步鉴定认为这两种蓝藻均为蓝藻门(Cyanobacteria),蓝球藻目(Chroccoccus),Synchococcus属的种类,暂定为Synchococcus sp Qingdao JZ 1S和synchococcus sp Qingdao HD 3S。
藻种生长条件的确定:利用多因子实验设计,研究了pH、温度、盐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对Synchococcus sp Qingdao JZ 1S和Synchococcus sp Qingdao HD 3S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Synchococcus
sp Qingdao JZ 1S生长的最适pH值为8.56;最适温度为27℃;最适光照为4800Lx;最适盐度为28。Synchococcus sp Qingdao HD 3S生长的最适pH值为8.43;最适温度为27℃;最适光照为6000;最适盐度为28。
实验研究了铜对这两种蓝藻的毒性效应,发现铜对Synchococcus sp
Qingdao JZ 1S生长的48h-EC_(50)和96h-EC_(50)分别是455μg-Cu/L和372μg-Cu/L Synchococcus sp Qingdao HD 3S生长的48h-EC_(50)和96h-EC_(50)分别是338μg-Cu/L和262μg—Cu/L。。
分别在这两种蓝藻的最佳的生长条件和在铜的96h-EC_(50)下,对两种蓝藻进行了溶血毒素的诱导、分离和鉴定实验,结果在这两种蓝藻的胞外产物中测定出具有溶血活性的胞外毒素存在。Synchococcus sp
Qingdao JZ 1S溶血价为23HU/ml Synchococcus sp Qingdao HD 3S溶血
价为7.SHU/ml可见分nehocoeeus印Qingdao Jz 15具有明显的溶血
活性。仅确定了今nchococcu:sP Qingdao JZIS的胞外毒素是一种具
有溶血活性的胞外蛋白。
|
|
|
|
1 |
陈因,方大惟;蓝藻Anabaena 7120固氮酶活性表达和生理条件的关系[J];核农学报;1990年02期 |
2 |
郭厚良;甘露醇对蓝藻细胞的作用[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0年01期 |
3 |
张景荣,朱法华;蓝藻富集金的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化学;1993年01期 |
4 |
;鲢鳙是蓝藻克星[J];科学课;1999年10期 |
5 |
刘志礼;朱浩然;;蓝藻的起源及其意义[J];生物学通报;1982年02期 |
6 |
陈延伟,陈婉华,谢应先;陆生蓝藻的耐干性和光合固氮效能及其在生态学上的意义[J];土壤肥料;1987年02期 |
7 |
陈因,方大惟;氯化钠影响下蓝藻Anabaena 7120的固氮活性和去铵阻抑[J];核农学报;1991年04期 |
8 |
康瑞娟,秦静芬,汪晶,曹恩华,施定基;砷对蓝藻光合作用和细胞生长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5年02期 |
9 |
郭祥学,施定基,茹炳根;蓝藻的类金属硫蛋白及其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6年03期 |
10 |
吴红艳,赵以军,郭厚良,张婷,郭文娟;重金属及微量元素诱导蓝藻形成液泡[J];微生物学通报;2003年03期 |
11 |
周赞虎,刘仁海,楼士林;蓝藻基因组研究进展[J];台湾海峡;2004年03期 |
12 |
柯为;治理水华的微生物技术[J];生物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
13 |
张晓雯;梁成伟;鲍华燕;秦松;;蓝藻中的主要信号转导系统[J];生命的化学;2009年01期 |
14 |
王淼星;向安;魏大巧;夏雪山;刘丽;;噬藻体光合作用基因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0年01期 |
15 |
陈因,方大惟;分子氢支持蓝藻Anabaena7120固氮的生理基础研究[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3年04期 |
16 |
孔任秋;徐旭东;胡玉祥;;高效灭蚊幼转基因蓝藻的研究——Ⅰ.蚊虫孳生地蓝藻的分离及对蚊幼虫适口性的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1992年03期 |
17 |
李康民!214081;利用分解中的大麦秆控制蓝藻[J];科学养鱼;2000年06期 |
18 |
徐旭东;基因工程杀蚊幼蓝藻研究的由来和发展[J];水生生物学报;2001年01期 |
19 |
许文亮,刘永定,宋立荣;蓝藻的二元信号传导系统[J];微生物学杂志;2003年01期 |
20 |
许玲;张无敌;尹芳;刘士清;李建昌;徐锐;陈玉保;;蓝藻综合利用研究现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