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孪井灌区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土壤盐渍化预报
【摘要】:本论文是在内蒙科技攻关项目《孪井滩扬水灌区地下环境及土壤渍化研究与预测》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针对干旱区引水灌溉经常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造成大量农田荒废、环境恶化的重大环境问题,研究了降水(灌溉)、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四水)转化、土壤中水盐运动的规律和地下水在灌溉条件下对盐渍化产生的作用等。
首先系统分析了内蒙孪井灌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包气带水文地质特征,概化出该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在典型地段对不同作物进行了大量的野外灌溉入渗试验,对缺乏水文地质参数的地区进行了抽水试验,确定了该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利用长期观测的地下水位、水质和土壤水分、土壤盐分(电导)、水势以及室内的模拟试验等资料,建立了该区地下水的数值模拟模型。
通过灌溉入渗试验,首次全面研究了干旱区灌溉对大埋深地下水的补给过程,确定出不同地质结构和作物在现状灌溉制度下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并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和验证。
对该区降水、蒸发、蒸腾等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用随机、周期和趋势成分刻画随机变量,并预报出各变量未来时期的变化趋势,将其用于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使预报结果更符合实际。
利用上述研究结果和数值模拟模型,预报了现状、满负荷和下游排水三种条件下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随灌溉面积的扩大,地下水位上升迅速,灌区下游水位将超过临界埋深,从而形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通过土壤水盐的原位观测、土壤化学成分分析和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干旱区灌溉洗盐的规律。灌溉条件下,洗盐作用非常明显,包气带中的盐分明显降低,化学成分上主要以HCO_3~--Ca~(2+)为主,Cl~-含量降至很低。地层结构、灌水方式对洗盐有明显的影响,双层结构和漫灌的地区比多层结构和喷灌地区脱盐效果明显。灌溉洗盐在灌溉初期是较快的,后期洗盐量会减少。砂壤土大约需要6-8
|
|
|
|
1 |
王建国;;邯邢地区大水铁矿田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J];水资源保护;2009年05期 |
2 |
熊绍礼;;中国第二松花江流域地下水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质量问题[J];吉林地质;1984年02期 |
3 |
陈家军,王红旗,奚成刚,张俊;大庆油田开发中石油类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模拟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1期 |
4 |
王元行,王吉良,王华敏;华北地区沧县出现的地下水环境问题与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3年04期 |
5 |
董华;张发旺;程彦培;黄志兴;倪增石;高昀;;论地下水环境系统内涵及其编图[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06期 |
6 |
张宗祜,施德鸿,沈照理,钟佐燊;应积极开展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的演化及发展的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2年05期 |
7 |
薛廉清;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的演化及发展[J];甘肃农业;2005年06期 |
8 |
张迎珍;;地面沉降危害及防治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1期 |
9 |
张景康;魏嘉;张晔;胡玉禄;赵琳;;浅谈地下水环境自动化监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4期 |
10 |
曾昭华
,丁汉文
,多超美
,徐卫东
,饶琦
,周付贵
,刘菊鲜;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形成的控制因素[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0年03期 |
11 |
王宴昆,杨亚奎,邵会祥;地下水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技术[J];黑龙江环境通报;1998年02期 |
12 |
李君源;;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6期 |
13 |
宋希坤;刘志勇;蔡雷鸣;黄智伟;蔡建堤;李燕平;陈宇东;;福建省海岸带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监测初步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S1期 |
14 |
曲善功;李怀军;刘忠海;;大棚土壤盐渍化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知识;2009年11期 |
15 |
雷志祥;;连云港市地下水监测工作思考[J];地下水;2009年06期 |
16 |
李晶莹;韦政;;莱州湾海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
17 |
叶贤锋;吴强盛;孙润生;赵伦杰;;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
18 |
刘世铎,李刚,王双海;引黄新灌区盐碱动态监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
19 |
鲁春霞,于云江,关有志;甘肃省土壤盐渍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2001年01期 |
20 |
秦丽杰,张郁,任丽军,刘湘南;前郭尔罗斯灌区土壤盐渍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研究;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