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的研制

杨正先  
【摘要】:杀虫剂对于农业的增产保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有机氯农药的全面禁用,有机磷农药因其低残留、易水解的特性而被广泛使用,现在登记注册的有机磷农药已经有100多种。有机磷农药在食物中特别是在蔬菜中的残留对人类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测量农药残留主要采用色谱法,其中气相色谱法是有机磷农药最通用的方法,该法虽然准确可靠,但耗时长、成本高,不适合现场检测。在农药残留检测中,仍需要快速、灵敏、选择性高、实用的检测设备。酶传感器在此方面具有较好的开发优势。 生态毒理学的研究表明,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作用主要归因于对动物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而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有机磷农药与AChE的活性之间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这是基于AChE的酶传感器监测有机磷农药的理论基础。 不同生物来源的AChE对有机磷农药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为了制备灵敏检测蔬菜中微量有机磷农药的酶传感器,首先需要筛选出对目标农药能够产生敏感响应的动物AChE。本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来源(电鳗电器官、鲅鱼脑、家蝇)的AChE对四种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辛硫磷、毒死蜱)的敏感性,发现,对于马拉硫磷和甲基对硫磷而言,AChE敏感性顺序为:电鳗电器官鲅鱼脑家蝇;而对于毒死蜱和辛硫磷而言,AChE敏感性顺序则为:家蝇电鳗电器官鲅鱼脑。综合考虑酶对四种农药的敏感性,来自电鳗电器官的AChE是较为理想的指示有机磷农药的敏感酶,适于作为制作酶传感器识别元件的生物材料。 酶的固定化是制作酶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固定化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酶传感器的稳定性、灵敏度和选择性及其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两种方法对电鳗电器官的AChE进行固定:一种是以凝胶(CNBr-Sepharose 4B)为载体的共价键合法;另一种是以氨基化的可控孔度的硅珠(Aminopropyl-CPG)为载体的戊二醛交联法。以酶活性回收率和保存时间等指标对固定效果进行比较,然后在流动注射系统中通过测定酶促反应的产生的电位峰值对两种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和工作寿命进行评价。实验发现,对同等活力的溶液酶进行固定,戊二醛交联法所得到的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比共价键合法低10%左右,两者的有效保存期也相差不大,但是就酶活力稳定性和工作寿命而言,硅珠交联法所得到的固定化酶则明显优于凝胶共价键合法所制备的固定化酶,这种方法制备的固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龙亚平;张耀东;漆红兰;张成孝;;有机磷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6年12期
2 颜冬云;蒋新;余贵芬;卞永荣;邓建才;;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及QSAR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6年03期
3 车军;黄安太;徐汉虹;石峰;赵科华;;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4 宋玉磊;;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5 吴丽;郭康权;;便携式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仪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0年05期
6 蒋雪松,应义斌,王剑平;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7 高晓伟,马成林,郑明光,赵君,王顺光,袁中一,吉鑫松;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制[J];中国兽医学报;1995年03期
8 王弘,陈山,刘仲明;农产品安全检测中生物传感器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5年02期
9 刘淑娟;谭正初;钟兴刚;;开发有机磷生物传感器 为茶叶农残检测服务[J];茶叶通讯;2008年03期
10 王莉;李锋;姚冰;刘晓芳;柴春彦;刘国艳;;以DTNB为电子媒介检测农产品中甲拌磷残留的生物传感法的建立[J];食品科技;2010年05期
11 万圣;吕延成;;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12 韩波;姚安庆;王勇;李俊凯;;应用植物酯酶测定农药残留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9年03期
13 金洪伟;张毅;孙艳芳;刘静晶;刘长福;;酶法检测农药残留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14 ;用力学设备检测血液病毒[J];中国家禽;2009年04期
15 张志刚;刘国文;李小兵;王哲;郭昌明;高瑞峰;宋文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在兽医临床诊断学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畜牧兽医;2008年09期
16 苏二辉;耿国强;赵向阳;李伟;江敏;胡建东;;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7 季良;;有机磷制剂的毒力及其应用技术[J];华北农学报;1962年02期
18 殷禄阁;;有机磷农药MEP,Diazinon对车虾、梭子蟹幼体的急性毒性[J];河北渔业;1981年05期
19 罗惠泉;敌敌畏能用于中药材的杀虫——与沈济术同志商榷[J];中国中药杂志;1989年12期
20 薛寿征;有机磷农药中毒防治及研究的回顾与进展(概述)[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军;袁萍;刘作华;;有机磷农药传感器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磷化学化工暨第四届海峡化学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医药发展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霞;刘铭均;高俊娥;陈俊武;刘舜琴;李盾;;水体生物乙酰胆碱酯酶的纯化及其利用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海朋;陈仕国;戈早川;;CDP/CNT酶传感器及其在有机磷农药检测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龙亚平;漆红兰;张耀东;张成孝;;基于溶胶-凝胶的普鲁士蓝/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的有机磷生物传感器[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薛自萍;;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何家坤;;有机磷农药急性故意中毒病理变化与临床联系[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李福后;王伟霞;潘建梅;;海洋菌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刘杨;;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瞳孔散大伴多根肋骨骨折一例[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禹春鹤;何蔓;胡斌;;溶胶-凝胶-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醇涂层搅拌棒吸附萃取与GC-FPD联用检测蜂蜜中的有机磷农药[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穆云松;张爱茜;;手性有机磷农药环境效应对映体差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以明;纳米光纤DNA生物传感器研制及基因诊断[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薛怀国;基于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D];浙江大学;2002年
3 周真;苯丙氨酸解氨酶传感器及检测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4 张芬芬;新型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婧;基于硼掺杂金刚石和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蒋雪松;用于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张彦莉;双层类脂膜与离子通道分子自组装性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2年
8 邓立新;基于倏逝场的光纤生物传感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刘兴梅;基于碳纳米管的生物传感器和液/液界面离子转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冷艳;甲基对硫磷水解酶高活筛选及荧光纳米分子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先;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的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高慧丽;检测有机磷农药电流型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何颖;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4 闵红;蔬菜类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和仪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艳玲;膜化学修饰电极在化学及生物传感器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尹娟;基于纤维素酶系功能基因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刘海燕;化学修饰电极及生物传感器的应用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国明;基于双分子层膜生物传感器的基础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9 严珍;发光菌生物传感器在海洋水质监测及蔬菜残留农药检测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2年
10 郑彦;新型化学修饰电极及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肖悦岩;有机磷农药不能起到叶面肥的作用[N];农民日报;2011年
2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肖悦岩;有机磷农药无叶面肥作用[N];农资导报;2011年
3 美迪;能使肿瘤乖乖现形[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记者 何永晋;乌生物传感器研究硕果累累[N];科技日报;2003年
5 汪明;2009年全球生物传感器市场有望突破40亿美元[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新欣;新型生物传感器可快速检测病原体[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记者 耿挺;人工核酸将用于食品新鲜度检测[N];上海科技报;2007年
8 龙云怒;新型电化学DNA纳米生物传感器研制成功[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吴琼;生物传感器迅速成长[N];中国电子报;2000年
10 朱小平;“人体侦探”——生物传感器[N];医药经济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