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
【摘要】:湿地是地球上自然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滨海湿地是其重要类型。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由于具有显著的原生性、脆弱性、稀有性,作为鸟类栖息地、繁殖地和中转站,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颇多成果,但有关其环境演变及退化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多种手段,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环境演变及退化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其退化进行评价,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发育是在黄河泥沙淤积形成的沉积体叶瓣上发生的,与黄河来水来沙量有着密切的关系。1976年以来,黄河改走清水沟流路期间,新叶瓣的发育经历了扇形平面展开、纵向突出伸展、横向扩展、废弃改造4个阶段;1996年清8改汊后,由于黄河水沙来源的减少和年际差异,新沙嘴呈现出频繁的蚀淤交替变化。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滨海湿地的发育演化具有了新的特点,包括人类和自然等各种外界干扰的存在,是其不断演化发育的外部条件。
(2)新生湿地上的植被随新生陆地的进退变化而发生顺向或是逆向的发育演替,但总体上具有明显的盐生特征。芦苇是新生滨海湿地上的优势群落。初步调查显示,随着滨海湿地的淤高、河口的伸展,在以草本群落为主的生态系统中,沿河口向上游生物量逐渐下降。
(3)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物质组成以粉砂为主,环境化学特征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现行水河口区、废弃河口区及油田分布区有明显不同;不同的生境条件下亦有明显差异。分析化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选取的22种化学成分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具有很好的共生组合性;有机质含量与含盐量有正相关关系,反映了当地的盐生环境。
(4)在遥感影像分类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表明,20年来,海域始终是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最大的一种景观类型,而且面积在不断扩大,各种湿地景观类型转为海域的面积总和达2.72万ha,而海域转为其它类型的面积仅为0.45万ha,说明滨海湿地损失严重;所有景观类型中变化最大的是水域,突出反映了养殖开发造成的滩涂景观变化。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表明,20年来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破碎化加深,其中人类活动起了主要作用;植被指数显示,植被覆盖面积减少,质量变差,盖度降低,植被覆盖整体趋向恶劣。滨海湿地退化趋势明显。
(5)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损失退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海岸侵蚀、海面上升、风暴潮灾、黄河断流、油田开发、滩涂围垦、
|
|
|
|
1 |
吴黎黎;李树华;;广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措施[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2 |
田凤玲,李晓明;辽东湾北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利用建议[J];水资源保护;2003年05期 |
3 |
张华;;滨海湿地的生态价值[J];人与生物圈;2011年01期 |
4 |
郭宇欣,许武德,周林蕻;辽东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利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4期 |
5 |
蒋高明;;假如没有了滨海湿地[J];人与生物圈;2011年01期 |
6 |
刘海凤,魏春;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特点与保护[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9年06期 |
7 |
刘青松,李杨帆,朱晓东;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健康设计[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3期 |
8 |
宋师兰;福建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级划分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年03期 |
9 |
喻龙,龙江平,李建军,冯慕华,郝玉;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在滨海湿地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
10 |
苏纪兰;;保护滨海湿地,加强围填海管理[J];人与生物圈;2011年01期 |
11 |
;警惕对虾养殖对广西滨海湿地的危害——关于广西滨海湿地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专题调研报告[J];南方国土资源;2006年04期 |
12 |
;沼泽学[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10年02期 |
13 |
石月珍,严以新;集对分析在盐城滨海湿地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4 |
马振兴;天津滨海湿地资源与农业湿地生态建设[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8年04期 |
15 |
张绪良;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06期 |
16 |
;天津再生水将成滨海湿地新水源[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9年07期 |
17 |
;天津滨海湿地成为候鸟迁飞的“国际驿站”[J];海河水利;2002年04期 |
18 |
陈志鸿,陈鹏;厦门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述[J];厦门科技;2005年04期 |
19 |
叶思源;SMITH Gregory Jame;高茂生;丁喜桂;刘强;;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健康条件评价概念模型[J];地质论评;2009年04期 |
20 |
丁秋祎;黄来斌;刘佩佩;黄辰;;河北省湿地功能退化及其综合治理[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