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

张晓龙  
【摘要】:湿地是地球上自然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滨海湿地是其重要类型。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由于具有显著的原生性、脆弱性、稀有性,作为鸟类栖息地、繁殖地和中转站,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颇多成果,但有关其环境演变及退化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多种手段,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环境演变及退化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其退化进行评价,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化发育是在黄河泥沙淤积形成的沉积体叶瓣上发生的,与黄河来水来沙量有着密切的关系。1976年以来,黄河改走清水沟流路期间,新叶瓣的发育经历了扇形平面展开、纵向突出伸展、横向扩展、废弃改造4个阶段;1996年清8改汊后,由于黄河水沙来源的减少和年际差异,新沙嘴呈现出频繁的蚀淤交替变化。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滨海湿地的发育演化具有了新的特点,包括人类和自然等各种外界干扰的存在,是其不断演化发育的外部条件。 (2)新生湿地上的植被随新生陆地的进退变化而发生顺向或是逆向的发育演替,但总体上具有明显的盐生特征。芦苇是新生滨海湿地上的优势群落。初步调查显示,随着滨海湿地的淤高、河口的伸展,在以草本群落为主的生态系统中,沿河口向上游生物量逐渐下降。 (3)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物质组成以粉砂为主,环境化学特征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现行水河口区、废弃河口区及油田分布区有明显不同;不同的生境条件下亦有明显差异。分析化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选取的22种化学成分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具有很好的共生组合性;有机质含量与含盐量有正相关关系,反映了当地的盐生环境。 (4)在遥感影像分类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表明,20年来,海域始终是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最大的一种景观类型,而且面积在不断扩大,各种湿地景观类型转为海域的面积总和达2.72万ha,而海域转为其它类型的面积仅为0.45万ha,说明滨海湿地损失严重;所有景观类型中变化最大的是水域,突出反映了养殖开发造成的滩涂景观变化。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表明,20年来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破碎化加深,其中人类活动起了主要作用;植被指数显示,植被覆盖面积减少,质量变差,盖度降低,植被覆盖整体趋向恶劣。滨海湿地退化趋势明显。 (5)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损失退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海岸侵蚀、海面上升、风暴潮灾、黄河断流、油田开发、滩涂围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黎黎;李树华;;广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措施[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田凤玲,李晓明;辽东湾北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利用建议[J];水资源保护;2003年05期
3 张华;;滨海湿地的生态价值[J];人与生物圈;2011年01期
4 郭宇欣,许武德,周林蕻;辽东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利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4期
5 蒋高明;;假如没有了滨海湿地[J];人与生物圈;2011年01期
6 刘海凤,魏春;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特点与保护[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9年06期
7 刘青松,李杨帆,朱晓东;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健康设计[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3期
8 宋师兰;福建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级划分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年03期
9 喻龙,龙江平,李建军,冯慕华,郝玉;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在滨海湿地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10 苏纪兰;;保护滨海湿地,加强围填海管理[J];人与生物圈;2011年01期
11 ;警惕对虾养殖对广西滨海湿地的危害——关于广西滨海湿地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专题调研报告[J];南方国土资源;2006年04期
12 ;沼泽学[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10年02期
13 石月珍,严以新;集对分析在盐城滨海湿地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4 马振兴;天津滨海湿地资源与农业湿地生态建设[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8年04期
15 张绪良;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06期
16 ;天津再生水将成滨海湿地新水源[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9年07期
17 ;天津滨海湿地成为候鸟迁飞的“国际驿站”[J];海河水利;2002年04期
18 陈志鸿,陈鹏;厦门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述[J];厦门科技;2005年04期
19 叶思源;SMITH Gregory Jame;高茂生;丁喜桂;刘强;;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健康条件评价概念模型[J];地质论评;2009年04期
20 丁秋祎;黄来斌;刘佩佩;黄辰;;河北省湿地功能退化及其综合治理[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宏;;由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反思美国滨海湿地保护的政策与法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曹仁江;;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的研究[A];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裘江海;;科学利用滨海湿地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A];中国水利学会围涂开发专委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范兴旺;陶金梅;翁永玲;;基于ALOS数据的盐城滨海湿地信息提取[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5 方修琦;;从古地理学到环境演变——北京师范大学时间维地理学研究传统的形成和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芸;孔昭宸;杨振京;阎顺;倪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大西沟剖面的孢粉分析及3.6ka BP以来环境演变的探讨[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7 韩美;李艳红;张维英;张丽娜;;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洪远;丁晓;;基于能值分析法的滨海湿地不同产业模式效益评估[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韩美;李艳红;张维英;张丽娜;;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张居中;王象坤;孔昭宸;;要重视黄淮地区新石器时代稻粟混作农业与环境演变关系的研究[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龙;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张勇;陇西盆地东南隅新近纪沉积与环境演变[D];兰州大学;2006年
3 杨鸣;莱州湾南岸海岸带环境退化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张绪良;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退化及其生态恢复、重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查小春;汾渭盆地全新世古洪水和侵蚀沉积事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琦;一类具退化性非线性抛物方程组的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斌林;连云港近岸海域环境演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贺志鹏;南黄海重金属的演变特征及控制因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9 贾铁飞;近千年以来巢湖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洪荣标;滨海湿地入侵植物的生态经济和生态安全管理[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伟;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时空演变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盖振宇;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鹏飞;基于区域发展的滨海湿地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林立;闽东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与生态脆弱性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邱虎;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小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模拟[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宁;气候变化影响下长江口滨海湿地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苏少川;闽东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健康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9 陈丽欣;河北省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与保护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许鑫王豪;盐城滨海湿地温室气体通量与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文盛;黄河入海口滨海湿地项目外业调查工作圆满结束[N];中国海洋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赵静;亚洲最大滨海湿地的保护之道[N];辽宁日报;2010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导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 蔡守秋 中山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王欢欢;美国:滨海湿地保护法规日益健全[N];中国海洋报;2010年
4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导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 蔡守秋 厦门大学国际法学博士后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 梅宏;日本滨海湿地保护制度[N];中国海洋报;2010年
5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法学会 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 蔡守秋 中山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王欢欢;加拿大滨海湿地保护立法与政策[N];中国海洋报;2010年
6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导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 蔡守秋 中山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王欢欢;澳大利亚滨海湿地保护政策与法律[N];中国海洋报;2011年
7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导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 蔡守秋 中山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王欢欢;美国:滨海湿地保护法规日益健全(下)[N];中国海洋报;2010年
8 唐玉光;寿光滨海湿地旅游步入发展轨道[N];中国渔业报;2011年
9 记者 陈瑜;大规模围填海致滨海湿地永久性丧失[N];科技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向娟;2010年建成滨海湿地保护网络[N];福建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