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平面矢量场特征可视化及多变量数据可视化的研究

陈丽娜  
【摘要】: 科学计算可视化是八十年代后期提出并迅速得到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地质勘探、气象预报、分子生物学、计算流体力学及有限元分析等诸多领域,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平面矢量场可视化是科学计算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计算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对象越来越复杂,待处理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平面矢量场可视化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可视化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基于特征的可视化应运而生。它克服了传统可视化方法的弊端,通过发现和抽取矢量场中有特殊意义的结构或用户感兴趣的区域,达到对场中有意义的部分即“特征”进行重点可视化的目的。通过这类“有选择的”可视化,可以滤除无关数据,极大的降低信息处理量,甚至获得被抽取特征的量化描述。对于那些包含庞大数据集的可视化对象,特征可视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本文对当前发展的平面矢量场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综述与比较;介绍了拓扑分析法,扑结构分析法是一种从全局了解矢量场结构的新技术,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和抽取矢量场中有特殊意义的结构上;并提出及实现了快速检测平面流场的主要特征——旋涡的“角度函数法”,角度函数法是把流场中与某样本点相关联的矢量方向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转换而得到一函数,函数值的大小反映了流场中与某样本点相关联的矢量方向按一定规则变化的程度。函数值越小变化越明显,因此,变化最明显的点也即极小值点即为涡核点。 多变量数据的可视化比较复杂,一直是可视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多变量数据可视化技术如何应用于海洋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应用多维转换函数技术(Multi-Dimensional Transfer Functions——MTF)于海洋调查数据,实现了海洋水团的自动划分与可视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陆剑锋,潘志庚,张明敏,梁兼栋;基于图像对比度数量映射的矢量场可视化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7期
2 赵安元;任杰;刘东权;;二维和三维矢量场的可视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4期
3 曾智华,蔡文立,石教英;矢量场中快速表面抽取和定位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9年02期
4 李宝强;范茵;李骞;孙长会;;基于微分的增强型三维矢量场可视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9期
5 朱宏玮;姜国华;王宝智;;矢量场可视化线积分卷积方法研究与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年04期
6 陈国栋;曾惠燕;;基于层次结构的三维矢量场建模[J];计算机工程;2015年12期
7 顾耀林;吉晓娟;;基于时间延迟的矢量场可视化方法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7年02期
8 周佳璐;王韬;杨军;;基于矢量场预估的二维超声弹性成像方法[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6年04期
9 马树青;任群言;朴胜春;杨士莪;;声矢量场的抛物方程计算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10 籍万新;;复金兹伯格-朗道方程螺旋波外矢量场响应的数值模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11 胡星,杨光,董海涛;基于矢量场旋度的流带可视化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12 于涤尘;关于矢量场的一个未知“度”的猜想[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3 晏东;;赏析矢量场的场管及通量问题[J];技术物理教学;2012年03期
14 赵吉松;;平板表面薄圆柱绕流摩擦力矢量场全局测量[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0年01期
15 张海刚;杨士莪;朴胜春;任群言;马树青;;声矢量场计算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6 何兵;陈恺;于兆海;;一种非结构矢量场的线卷积积分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年09期
17 曾小东,梁昌洪,安毓英;远轴高斯波的矢量场理论[J];物理学报;1999年07期
18 廖新浩,刘林;数值方法形式矢量场的递推求解[J];计算物理;1997年Z1期
19 张文,李晓梅;基于流线纹理合成的2D矢量场可视化[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博;何兵;;一种非结构矢量场的帧间结构动画处理方法[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林同奎;黄旭日;徐明华;;基于GST地震数据矢量场可视化的地质应用研究[A];中国石油学会2021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1年
3 徐忠峰;侯兆禄;韩瑛;郭维栋;符淙斌;;矢量场评估图表及其在多模式评估与比较中的应用[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5 谢义炳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4 刘坤;刘福臣;田玲爱;;声矢量场数据仿真系统[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12年水下复杂战场环境目标识别与对抗及仿真技术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2年
5 吴晓莉;史美萍;;晶体生长实验流场数据的可视化研究[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楠;冷伟;;科学三维立体可视化在地球动力学的应用[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三)——专题37地球气候系统历史、专题38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专题39大数据时代地球物理信息学及其应用[C];2015年
7 贾泽露;刘耀林;;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研究综述[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8 刘安琪;;基于新型城镇化风景园林建设的数据可视化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9 柳佳佳;;可视化与地图学[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希婧;王文永;;可视化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实现[A];计算机与教育:应用促进学与教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1 Frank Ku;;可视化技术与翻译[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2 李军;周月琴;;可视化技术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应用[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3 彭维德;;西部内河港物流可视化研究与实践[A];第二届中国港口物流与自动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4 顾培蒂;骆岩林;武仲科;周明全;;可视化技术在计算机图形学教育中的应用[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5 黄湛;王宏伟;张妍;王伟;;基于粒子图像的光流流场全局速度测量[A];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技术专委会第六届四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6 高晶;;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初探[A];计算机与教育:新技术、新媒体的教育应用与实践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7 陈鲸;;可视化技术发展应用与展望[A];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2008)学术会议报告集[C];2008年
18 朱长林;刘润生;官丽;王鹏;付军美;李瑛;刘琼;叶妍;周霖;温明时;赵广怀;宋翾;;基于可视化技术电网指挥系统的应用与研究[A];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集2013[C];2013年
19 夏凯伦;张莹莹;;水蒸气辅助石墨烯光学可视化[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一分会:纳米材料与器件[C];2016年
20 王宇;王文斗;;电磁粒子跟踪方式可视化[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文;矢量场可视化算法研究与系统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2 王文涛;非结构化网格分片线性矢量场高效可视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孔龙星;矢量场拓扑结构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陆剑锋;基于特征的矢量场及医学图像可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尹仕熠;基于调和矢量场及电阻网络建模的电磁流量传感器基础理论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6 祝捍皓;基于声矢量场阻抗特征的地声参数反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7 温强;矢量场测量系进化算法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沈恩亚;交互式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陈晓皎;大数据信息空间复杂网络构建及可视化表征研究[D];东南大学;2019年
10 施烈航;可视化数字病人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11 李宏宇;谱学习与聚类的研究与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12 仲进攀;聚集态增强荧光技术应用于材料三维大尺度的可视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9年
13 李颖;心脏可视化研究及其在量化分析中的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14 孙艳超;可视化工具支持的概念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15 刘东海;工程可视化辅助设计理论方法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03年
16 刘杨;基于深度学习的流场原位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20年
17 甘佺;基于参数可视化的裂变堆中子学精细建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8 王攀;大规模数据并行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9 秦辉;基于可视化仿生嗅觉系统的白酒检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0 郭陟;可视化入侵检测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丽娜;平面矢量场特征可视化及多变量数据可视化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张清波;矢量场可视化技术研究及其在海洋数据处理上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2年
3 单扬洋;气象矢量场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4 胡琴芳;基于谱共轭梯度法的矢量场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5 路蕾;基于矢量场拟合的非均匀运动图像去模糊[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6 蔡泽峰;非晶丝的矢量场投影传感原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7 石红霞;基于线积分卷积法的增强型矢量场可视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8 陈琳;基于矢量场聚类的异常时空轨迹检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9 袁振亨;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的微波磁矢量场成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0 周洋全;基于diffusion curve的矢量场数据压缩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1 冯冲;基于纹理的矢量场可视化并行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2 李婷;浅海表面噪声矢量场时空相关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3 杨晶;不规则海域声矢量场建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4 周建波;海洋信道中声矢量场建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15 胡木;基于速度矢量场的航路规划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6 姜传彦;基于OpenGL的科学计算可视化方法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0年
17 曹太林;基于拓扑法的与时间相关二维矢量场可视化[D];江南大学;2008年
18 颜廷华;基于物理特征的海洋流场可视化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9 潘金京;基于纹理的矢量场可视化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0 焦伟奇;基于虚源法的声矢量场建模与预报及软件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可视化打通大数据壁垒[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6年
2 记者 贾泓 实习生 董文欣;全省首个可视化政务大厅正式启用[N];青海日报;2020年
3 本报记者 沈良坤;公开挂图作战,让工作进度可视化[N];中国应急管理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王立成;湖州局探索推进统计产品可视化[N];中国信息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赵瑞华;可视化订单农业为消费者锁定优质好米[N];粮油市场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赵斌 赵洪波;“互联网+蜂蜜”可视化追溯销售火爆[N];伊春日报;2018年
7 记者 王潇雨;肿瘤可视化研究资助明确5大方向[N];健康报;2018年
8 云季轩;我省强化可视化监督 纠治隐形变异“四风”[N];云南法制报;2018年
9 记者 祖兆林;江苏平安产险:“查勘员位置可视化”为客户解忧[N];中国保险报;2015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通讯员 黎艳丽;做活大数据 培训效果能否“可视化”?[N];深圳特区报;2015年
11 王弘劼;清华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可视化传播基地[N];新清华;2014年
12 石可军 刘志刚 特约记者 江传景;天津指挥学校 教学监督达到可视化[N];人民武警;2005年
13 记者 袁英;锦采“可视化”管理保安全[N];盘锦日报;2007年
14 王淑军 黄显斌;“数字可视化中药”研制成功[N];人民日报;2004年
15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田菊;“贵安智造”助工程建设“可视化”[N];贵州日报;2020年
16 本报记者 高长安 通讯员 苏喜娥;从航天可视化到可视化航天[N];科学时报;2010年
17 记者 王晓鹏 通讯员 王刚;我国卫星可视化通讯技术实现重大突破[N];陕西日报;2002年
18 王玮丽 王鑫铖;南通在省内率先实现外卖平台点餐“可视化”[N];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
19 《网络世界》记者 鹿宁宁;可视化助力混合型企业网络性能改进[N];网络世界;2015年
20 郭志县;推行党建“可视化”[N];组织人事报;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