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孔雀鱼微卫星DNA标记的研制及其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申雪艳  
【摘要】: 为建立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微卫星DNA序列快速分离方法,并利用微卫星DNA标记结合AFLP标记构建孔雀鱼的遗传连锁图谱,我们进行了两部分实验:(1)用磁珠富集法从孔雀鱼基因组DNA中分离富含微卫星的DNA序列;(2)利用SSR和AFLP分子标记结合拟测交策略,以孔雀鱼的单对杂交亲本及其F1代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孔雀鱼雌、雄两张遗传连锁图谱。 主要内容如下: 1、将孔雀鱼(P. reticulata)的一个个体的基因组DNA用Mse I单酶切并与AFLP分析所用的Mse I接头序列相连,通过AFLP体系扩增获得短片段;将这些片断与生物素标记的(AC)20寡核苷酸杂交,再通过生物素与包被在磁珠上的链亲和素结合;分离磁珠,洗脱,获得富集含微卫星DNA的单链短基因组DNA片段;再经过PCR扩增获得包含微卫星DNA的双链短基因组DNA片段;将这些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电转化E. coli JM109,构建富集微卫星序列的基因组DNA短片段文库。 随机挑取450个菌落,选用3个单独的PCR反应(第一个反应用载体上的正向测序引物M13(-47)和反向测序引物M13(-48);第二个反应用正向测序引物M13(-47)和SSR-1寡核苷酸序列;第三个反应用反向测序引物M13(-48)和SSR-1寡核苷酸序列(所用引物序列见论文第二章))筛选到阳性克隆287个(阳性克隆率约为63.78%);测序后得到262个含有微卫星序列的克隆(91.2%),利用Tandem Repeats Finder软件共找到281个微卫星重复序列。对所有重复类型进行统计:除两碱基重复类型(AC/TG)数目最多外(242个),还观察到GCTTT、AAAAG、ATGG、TGCG、TATG、GTAT、CAAG、CACG、CGCA、TCC、TAA、AGG、ACA、AAC、GAA、GAG、CAA、CT、GA、A/T等微卫星重复序列。此外,有一个克隆含有重复类型为7个核苷酸的串联重复序列(CACACAC),即小卫星序列。在得到的281个微卫星完整序列中,完美型微卫星共有76个,占27.05%:非完美型微卫星173个,占61.57% ;复合型微卫星32个,占11.39%。 设计并合成189对微卫星引物,经过优化反应条件,共有156对引物在孔雀鱼基因组DNA上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利用30尾孔雀鱼个体对其中51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51对引物在孔雀鱼群体中均呈多态性,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量从2到16个不等,揭示的观测杂合度值在0.10和0.63之间,揭示的期望杂合度值在0.23和0.77之间,有四个位点(G95、G278、G307和G401)显著偏离了哈温伯格平衡(P0.05)。所有51个位点中都没有出现非扩增等位基因。 利用上述51对孔雀鱼的微卫星引物对玛丽鱼(Poecilia latipinna),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i)和月光鱼(Xiphophorus maculates)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孔雀鱼微卫星引物的通用性。PCR结果表明,51对孔雀鱼微卫星引物中,有27对能在玛丽鱼上稳定扩增,16对和19对分别能在剑尾鱼和月光鱼基因组DNA上扩增。这些引物在玛丽鱼(花鳉属)基因组中扩增的成功率远高于在剑尾鱼属的两个物种(剑尾鱼和月光鱼)。 2、利用微卫星和AFLP标记结合拟测交策略构建孔雀鱼的遗传连锁图谱。221个微卫星位点中,有101个符合1:1或1:1:1:1分离;此外,91对AFLP引物组合共产生符合1:1分离的标记336个,对这些分离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得到了雌、雄两张遗传连锁图谱。 在雌性连锁图谱中,135个标记(含38个微卫星和97个AFLP标记)构成了22个连锁群(4个或4个以上标记),每个连锁群含4-13个标记,连锁群长度在19.6-202.3cM之间,所有标记平均间隔为11.2cM,图谱长度为1267.7cM。计算产生20个小连锁群,包括2个三联体和18个连锁对。加上三联体和连锁对,图谱总长度为1469.7cM。在雄性连锁图谱中,有172个标记(含49个微卫星、122 AFLP和1个性别标记)定位在20个连锁群(4个或4个以上标记),每个连锁群含4-14个标记,连锁群长度在31.5-175.6cM之间,图谱总标记平均间隔为11.7cM,图谱长度为1771.2cM。另外有16个标记构成了4个三联体和2个连锁对。加上三联体和连锁对图谱总长度为1886.2cM。雌雄图谱框架图的长度分别为1267.7cM和1771.2cM,相应覆盖率分别为72.5%和79.3%;若把三联体和连锁对考虑在内,雌雄图谱的覆盖率则分别为84.0%和84.5%。 作图群体所有个体的性别均作为标记整合到雌雄分离信息中,在61个F1个体中,30尾雌鱼,31尾雄鱼。在雄性图谱第2连锁群上,性别与13个标记(包括4个微卫星和9个AFLP)紧密连锁,4个微卫星标记与性别位点的图距分别为114. cM,23.3cM,12.1cM和9.2cM。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磁珠富集法可作为分离孔雀鱼微卫星DNA标记的有效手段,并可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大量的孔雀鱼基因组微卫星DNA标记奠定基础;通用SSR引物在孔雀鱼、玛丽鱼、剑尾鱼和月光鱼中的应用,将促进这四种鱼基因组比较研究的顺利开展,有利于遗传信息在不同物种间的相互利用;利用SSR和AFLP分子标记构建的孔雀鱼遗传连锁图谱是国内孔雀鱼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新探索,并为经济鱼类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罗云;高保全;刘萍;李健;戴芳钰;;三疣梭子蟹遗传连锁图谱的初步构建[J];渔业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2 王淼;王剑;李宏博;林荣杓;朴钟云;;利用抗、染根肿病F_2群体构建大白菜AFLP遗传连锁图谱[J];华北农学报;2009年02期
3 王剑;许磊;Su Ryun Choi;Yong Pyo Lim;朴钟云;;利用AFLP构建大白菜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4 古瑜;赵前程;孙德岭;宋文芹;;花椰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NBS-LRR类抗性同源基因在图谱中的定位[J];遗传;2007年06期
5 高福玲;姜廷波;;白桦AFL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J];遗传;2009年02期
6 李健;刘萍;王清印;李朝霞;孙昭宁;何玉英;;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J];水产学报;2008年02期
7 李艳梅;梁革梅;赵奎军;郭予元;;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J];植物保护;2010年01期
8 张立楠;邹桂伟;危起伟;杨官品;;鲢AFLP和微卫星标记连锁图谱构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9 叶伟浩;;2008广州艺和杯国际孔雀鱼邀请赛圆满结束[J];水族世界;2008年06期
10 王勇;;娇艳多姿的孔雀鱼[J];农业知识;1999年11期
11 陈万光;孔雀鱼的人工饲养与繁殖技术[J];内陆水产;2001年09期
12 代国庆;家有孔雀鱼[J];中国水产;2000年09期
13 李振阳;;大话孔雀鱼[J];水族世界;2010年03期
14 田燚;孔杰;王伟继;;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J];科学通报;2008年05期
15 张时;兰成;;极具观赏价值的孔雀鱼[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6年09期
16 潘璠;周凤建;唐兰萍;王彬;;“观赏第一鱼”——孔雀鱼的养殖[J];北京水产;2006年05期
17 卢建峰;白俊杰;李胜杰;樊佳佳;徐浩;;大口黑鲈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8 黄山君,郑帆,韩学谦;孔雀鱼生物学及灭蚊功能的初步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19 雪月;风の落叶;;“龙魂杯”孔雀鱼网第一届孔雀鱼邀请赛圆满落幕[J];水族世界;2008年03期
20 李振阳;;参加德国第一届国际孔雀鱼对抗赛感想[J];水族世界;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强;张志毅;杨凯;田林;;毛新杨×毛白杨AFLP遗传连锁图谱构建[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2 温春秀;吴志明;田伟;刘铭;周巧梅;谢晓亮;;丹参不同种质资源AFLP指纹系谱分析及其应用[A];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文坤;郭建英;万方浩;高必达;彭德良;谢丙炎;;紫茎泽兰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晓静;李广苹;申艳红;;漳州水仙单染色体文库的构建及其AFLP标记的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黄特跃;商晗武;高永生;崔旭红;于奎峰;;加拿大一枝黄花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廖华俊;宁志怨;董玲;江芹;李卫文;张雪娇;;马铃薯钴60辐照后代基因遗传变异的AFLP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杨锦红;刘洋;蒋伟燕;李方去;李向阳;;肺炎链球菌的AFLP基因分型和同源性研究[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鸣;谭裕模;李杨瑞;李容柏;高国庆;;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甘蔗品种[A];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郑嫩珠;黄虹虹;陈晖;朱志明;缪中纬;李盛霖;董晓宁;;半番鸭AFLP标记与羽色性状的关联分析[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朝辉;曾华兰;叶鹏盛;何炼;张骞方;韦树谷;李琼英;;改良SDS法提取棉花叶片总DNA及AFLP体系建立[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雪艳;孔雀鱼微卫星DNA标记的研制及其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张立楠;鲢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精子竞争对性别间重组率差异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宋文涛;半滑舌鳎、牙鲆微卫星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4 张秀杰;黄颡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其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马洪雨;三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性别特异标记和微卫星标记开发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初冠囡;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微卫星标记筛选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申连英;枣(Ziziphus jujuba Mill.)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性状的QTL定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8 苗贵东;半滑舌鳎微卫星标记开发、应用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宁红;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检测技术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逯晓萍;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昕;孔雀鱼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性别特异标记的筛选[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齐靖;枣树形和针刺性状的QTL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3 宁岳;大黄鱼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集美大学;2007年
4 高妍;桃(Prunus persica(L.)Batsch)AFLP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沈恩健;利用AFLP和SSR对南海区域马氏珠母贝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留所;AFLP和SAMPL技术在中国对虾遗传分析中的初步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卢超;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AFL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张娜;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5的AFLP和SSR分子标记[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9 逄巧巧;采用SSR和AFLP标记技术对龙须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贾璇;小麦抗叶锈基因Lr38的AFLP分子标记[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庆营;如何养好孔雀鱼[N];中国渔业报;2006年
2 庆营;孔雀鱼的饲养[N];东方城乡报;2007年
3 陈远见;孔雀鱼的人工养殖[N];湖北科技报;2002年
4 张时 兰成;极具观赏价值的孔雀鱼[N];山东科技报;2005年
5 ;孔雀鱼:美丽需要细心呵护[N];中国特产报;2009年
6 陈志华;孔雀鱼的追随[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吕纪增;热带鱼养殖技巧[N];中国渔业报;2005年
8 庆营;观赏鱼入门养殖鱼种[N];中国渔业报;2006年
9 庆营;观赏鱼入门养殖鱼种[N];东方城乡报;2006年
10 胡亦;南海所鲷科研究项目通过鉴定[N];中国渔业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