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溢油风化与鉴定研究
【摘要】:
随着海洋石油开采和海上石油运输的快速发展,溢油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对海洋生物和海洋自然资源的严重损害。了解溢油的风化和鉴别溢油来源,对于污染损害评估和解决责任争端是极其重要的。
无论是来自不同产地的油品,还是经过不同的提炼工艺的油品,它们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油品的分子特征,这些具有明显区别的分子特征称为“指纹”,“指纹”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油品所固有的化学特征的图形显示。通过仪器分析方法获取油品的谱图,通过图谱分析、计算比较等手段,确认溢油源,溢油指纹分析是贯彻油污染法的有利手段。溢油进入环境中经历了一系列的风化作用,主要包括挥发、溶解、分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降解和悬浮颗粒物表面吸附等,会减少沉积物和水中的烃浓度并改变溢油的化学组分。因此增加了残余油对环境影响鉴定的困难性。如何准确进行鉴定溢油源成为国际国内专家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发生在舟山某重质燃料油泄漏事件为例,通过重质燃料油在海水中的风化模拟实验,建立油品中的主要成分以及标志物的风化变化的规律,同时,对溢油样本和现场采集的可疑油源进行了标志物分析、比对,进一步确定了该油品中可靠的溢油标志物,从而为油源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1)确定经过风化的海面溢油的化学指纹,进行风化模拟实验,是非常必要的。
(2)根据实验条件和油品性质,正烷烃、姥鲛烷、植烷以及一甲基菲,一甲基苯并噻吩的图谱分布和特征,可以作为轻度风化的重质燃料油的鉴定依据。
(3)根据实验条件和油品性质,萜烷和甾烷以及多环芳烃中的二甲基菲、三甲基菲和二甲基苯并噻吩、三甲基苯并噻吩图谱分布和特征,可以作为中度风化的重质燃料油的鉴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