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车载测风激光雷达性能优化和风场反演

刘秉义  
【摘要】: Doppler测风激光雷达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和晴空探测等显著优点,已成为目前测量风场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实时提供高精度的大气风场垂直廓线和三维风场扫描数据。为了将Doppler测风激光雷达推向业务化运行和实际应用,充分发挥其高时空分辨率测量的优势,本文对原有Doppler测风激光雷达中存在的影响其测量性能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解决,并对测风激光雷达风场反演方法进行了改进和补充,实现了测风激光雷达的业务化测量,为我国第一台车载测风激光雷达的研制和业务化应用作出了重要科学贡献,并为测风激光雷达服务奥运奠定了基础。 本文研究和解决了非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的白天探测问题和影响测风激光雷达扫描测量的偏振比变化的问题;通过改进测风激光雷达的风场测量和反演方法,提高了风速反演精度;首次实现了测风激光雷达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海面风场的反演,填补了其它测量仪器的空白,并在2007年青岛国际帆船赛(暨2008奥帆赛测试赛)期间得到了应用和检验。本文的具体科学贡献如下: 1.本文在分析非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白天探测信噪比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具体光学结构和性能参数,采用匹配发散角与视场角,使用窄带干涉滤光片以及利用光纤抑制近场光等方法,优化了测风激光雷达的相关系统参数,实现了白天探测,探测距离可以达到12 km。另外,在分析实验数据误差来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非偏振分光镜代替原系统中的普通分光镜,解决了测风激光雷达扫描测量时偏振比变化引入误差的问题,基本消除了偏振引入的4-5 m/s的径向风速误差,显著提高了激光雷达的扫描测量精度。 2.为提高测风激光雷达的风廓线测量精度,本文通过分析原有反演方法的各种误差,提出了直接测量灵敏度的方法,消除了分子散射为主时大气温度变化和分子散射模型引入的风速测量误差,并针对气溶胶散射为主时的灵敏度非线性问题,在直接测量灵敏度的基础上,进行了灵敏度的非线性校正,改进了原有的风速反演方法,并应用于车载测风激光雷达的业务化测量。 3.针对海面风场观测的需求和奥运会帆船比赛的需要,本文进行了测风激光雷达海面风场反演方法的研究。制定了适于海面风场反演的径向风速测量方法,采用径向风速VAD校正、水平风速VAP反演算法和风速高度校正方法,在2007年青岛国际帆船赛(暨2008奥帆赛测试赛)期间首次获得了空间分辨率为50 m和100 m,时间分辨率为2分钟和10分钟的激光雷达海面风场实时观测数据,与海面浮标、梯度风观测塔的同步测量数据的对比误差为风速1.1 m/s、风向20°。此外,论文还列举了车载测风激光雷达观测到的海面风场特殊现象,表明了测风激光雷达用于小尺度天气现象观测和研究的潜力。 4.考虑到大气模型对激光雷达的系统性能和反演结果的影响,本文利用德国空间中心机载高光谱激光雷达的飞行实验数据,分别使用高斯模型和S6模型反演了气溶胶光学性质参数,对比了不同模型对气溶胶光学性质反演结果的影响,并量化了高斯模型引入的误差。结果表明,使用高斯模型时引入的误差与系统误差相当,在进行大气参数反演和激光雷达性能分析时,应当予以考虑。该研究对于地基、空基的高光谱激光雷达和测风激光雷达的参数设计和性能分析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孔毅;赵现斌;艾未华;韩丁;薛剑;;基于墨西哥帽小波变换的机载SAR海面风场反演[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海光;张沛源;王玉彬;;一次混合云暴雨中尺度三维动力结构特征的双多普勒雷达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2 黄涛;苏涛;沙雪松;;基于双/多基地气象雷达实现风场反演[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邵伟增;孙建;管长龙;;SAR图像反演风场的研究[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峰云;唐民;;2001年5月17日上海中等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分析[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赵放;;温州单多普勒雷达资料三维风场反演初步实验[A];第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赵放;;温州单多普勒雷达资料三维风场反演初步实验[A];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莫月琴;刘黎平;徐宝祥;;双基地雷达的风场反演及精度估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象雷达及其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王俊;;利用VAP法反演等高面上二维风场技术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峰云;唐民;;2001年5月17日上海中等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分析[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吕博;刘黎平;王贤勤;牟容;;基于四维变分方法的风场反演系统[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综合探测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秉义;车载测风激光雷达性能优化和风场反演[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莫月琴;双基地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理论及应用分析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宋宝安;角度调谐F-P标准具鉴频的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王振占;海面风场全极化微波辐射测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5年
5 刘璟怡;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定标和风场反演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6 任永政;从卫星TerraSAR-X图像反演海面风场和海表流场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林文明;星载扇形波束扫描微波散射计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单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VAD)技术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2 程浩;多普勒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研究及软件开发[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3 王俊;单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二维风场的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宋新改;神经网络反演散射计风场算法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庄薇;新疆地区对流系统三维中尺度动力和热力场结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夏海云;基于气溶胶后向散射的双边缘直接探测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黄滔;相关法测风激光雷达设计及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一峰;直接测风激光雷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黄美金;福建省灾害性天气系统风场的多普勒雷达反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10 张南;3.5维雷达资料变分同化技术及改进方案在WRF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