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纹盘鲍和栉孔扇贝抗菌肽的研究
【摘要】: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是我国黄渤海区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养殖品种。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病害频繁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达百亿元,直接威胁到现有产业的生存。为了促进我国贝类养殖业的复兴和健康发展,实现我国蓝色农业的可持续化,海水养殖动物的免疫抗病机制成为最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是基因编码的肽类抗菌分子,它们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先天性免疫关键因子。长期以来,国内外对抗菌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动物和一些低等昆虫方面,海洋抗菌肽研究是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热点。本论文以我国重要海水养殖动物——栉孔扇贝和皱纹盘鲍为研究对象,开展抗菌肽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
(1)本文利用固相提取和HPLC技术,结合灵敏的酶标抗微生物活性检测法,从栉孔扇贝血液中纯化出1种抗菌肽。经测定其分子量为2000Da,部分氨基酸序列为GQPGHTGNAH……。
(2)从作者所在实验室构建的皱纹盘鲍肝肾cDNA文库中,筛选得到了鲍防御素基因EST。通过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cDNA序列编码66个氨基酸残基,其前体由信号肽、前导肽和成熟肽组成。该前体的成熟肽含42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4323Da、等电点为8.0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多肽与昆虫防御素的相似性最高、达到了70%。因成熟肽二级结构具有典型的昆虫防御素结构特征,作者认为该多肽应属于抗菌肽中的昆虫防御素亚家族,是一种新型抗菌肽,并将其命名为鲍防御素(hd-def)。
(3)用鳗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皱纹盘鲍,能诱导hd-def的表达,且鳗弧菌刺激引起的表达量比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高,说明该防御素基因属于诱导型表达。在被检测的5种组织中,hd-def基因仅在肝胰腺中表达,而在其它组织(性腺、鳃、肌肉和外套膜)中均未检测到表达。说明该基因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
人工感染刺激后,不同时间皱纹盘鲍的hd-def表达量有很大差异。感染早期(2hr)表达非常微弱,4hr时表达量明显增大,感染中晚期(12hr)表达量最大。该结果提示,hd-def基因可能参与皱纹盘鲍的抗细菌感染。
(4)采用基因组步移法,获得了4032bp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由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编码组成;3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497、2357和528bp,其中两个内含子存在于编码信号肽的序列中,这种是一种防御素基因的新结构模式,在其他昆虫防御素均未报道。
(5)本文利用酵母表达系统,成功构建鲍hd-def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9k-hddef。重组酵母体外表达4.3kd蛋白,具有抗鳗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
|
|
|
|
1 |
于瑞海;包振民;王昭萍;孔令锋;童伟;李吉清;;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的杂交技术[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2 |
于瑞海;包振民;王昭萍;孔令锋;童伟;李吉清;;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生产性育苗技术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06年04期 |
3 |
童圣英,赵艳,李宏,王子臣;几种常用中草药对皱纹盘鲍摄食行为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4 |
周小文;;贝类养殖技术之五 南方地区皱纹盘鲍育苗技术[J];中国水产;2006年12期 |
5 |
王春生;皱纹盘鲍立体高密度养殖技术[J];科技信息;1999年05期 |
6 |
王伟定,于谨兰,姚海富,许文军;皱纹盘鲍大规格苗种培育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7 |
桂英爱,王洪军;碘伏对皱纹盘鲍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产科学;2002年02期 |
8 |
陈炜,孟宪治,陶平;2种壳色皱纹盘鲍营养成分的比较[J];中国水产科学;2004年04期 |
9 |
隋兰凤;水温对栉孔扇贝耗氧的影响[J];海洋通报;1988年01期 |
10 |
孙建璋,林崇川,李定海,金杨德,周立波;南麂列岛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养殖试验[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11 |
李明;专家为扇贝养殖持续发展开出处方[J];海洋信息;1999年09期 |
12 |
欧俊新;皱纹盘鲍海区筏式吊养[J];水产科技情报;2001年05期 |
13 |
董迎辉;杨爱国;刘志鸿;任建峰;周丽青;宫学红;;人工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初步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6年06期 |
14 |
何华武;林焕阳;王振华;林进发;谢耀光;;盘鲍和皱纹盘鲍的杂交育苗技术[J];福建水产;2007年02期 |
15 |
李雪容;;皱纹盘鲍海上挂笼养殖试验[J];科学养鱼;2007年09期 |
16 |
陈炳能,谢开恩,卢豪魁,陈世杰,陈木;皱纹盘鲍南移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报;1977年01期 |
17 |
孙振兴,李诺,宋志乐,赵玉山,关向华;皱纹盘鲍三倍体诱导条件及其室内饲育试验[J];水产学报;1993年03期 |
18 |
刘赤志;;栉孔扇贝在台山试养成功[J];水产科技;1994年02期 |
19 |
张志峰,茅云翔,潘洁,汪小龙,包振民;皱纹盘鲍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水产学报;2001年05期 |
20 |
刘英杰,吴信忠,朱壮,王崇明,张其中,潘金培;栉孔扇贝球形病毒的超微结构及细胞病理学观察[J];热带海洋学报;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