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风暴潮模型中风应力拖曳系数的优化研究

刘猛猛  
【摘要】: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热带和亚热带风暴)和气压骤变,所导致的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它与天文潮相互作用,使水位暴涨,甚至海水漫溢而造成严重灾害。我国是风暴潮发生频繁的国家之一,沿海地区经常受到西太平洋台风的侵害,造成了人员与财富的大量损失。因此,研究风暴潮的活动规律及特征,掌握风暴潮的诱发因素,及时、准确地对风暴潮做出预报,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风暴潮的形成中,风应力起决定性作用,风应力拖曳系数决定了气-海动量传输率。因此,对风应力拖曳系数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在风暴潮的数值模拟中,风应力拖曳系数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整个计算海域中风应力拖曳系数取为常数;第二种,依照经验公式计算风应力拖曳系数,并有学者先后给出了各种形式的、与风速线性相关的表达式。将风应力拖曳系数取为常数或者依照经验公式计算风应力拖曳系数在模式中比较容易实现,但模拟精度不能令人满意,并非最好的选择。本文借助伴随同化方法,利用实测水位资料,对风应力拖曳系数的一种新的处理方法作了反演研究。此方法假定风应力拖曳系数具有空间分布特征,即在模拟海区中均匀选取一些独立点,利用这些独立点的风应力拖曳系数线性插值得到全场的风应力拖曳系数。 文中采用五种不同的方式处理风应力拖曳系数,分别模拟了7203、7303和8509号台风风暴潮:1、风应力拖曳系数取为常数;2、依照Smith公式计算风应力拖曳系数;3、依照Wujin公式计算风应力拖曳系数;4、在计算区域内,每个1°×1°的小区域选取一个独立点(共128个点), 5、每个0 .5°×0.5°的小区域选取一个独立点(共486个点)。后两个实验,任一格点的风应力拖曳系数,均由这些独立点的风应力拖曳系数经线性插值得到,利用伴随法优化独立点的风应力拖曳系数,进而优化全场的风应力拖曳系数分布,提高风暴潮的模拟精度。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空间分布的风拖曳系数得到的模拟结果明显优于将风应力拖曳系数取为常数和依照经验公式计算风应力拖曳系数时的模拟结果:其中7203号台风风暴潮的绝均差分别由采用常数时的22cm、采用Smith公式时的25cm和采用Wujin公式时的25cm下降到16cm(实验4),下降幅度分别为27.3%、36.0%和36.0%,这表明,空间分布的风应力拖曳系数可以有效减小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之间的误差,提高风暴潮的模拟精度。2、8509号台风风暴潮,实验5的绝均差略高于实验4,表明,选取独立点时,并非越多越好;3、对反演得到的风应力拖曳系数的分析表明:海岸线曲折的海域(如渤海和北黄海)风应力拖曳系数较大,开阔海域(如东海)的风应力拖曳系数较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今后的台风叫什么[J];大众标准化;2002年08期
2 叶影;;那年夏天的台风[J];科学24小时;2011年Z1期
3 樊彦国;李瑞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蚀退及防护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S1期
4 郎喜白;;201003号台风“灿都”分析[J];海洋预报;2011年03期
5 真朱米;;北海市城区北部海堤的风潮组合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2011年03期
6 黄彬;陈涛;康志明;向纯怡;;诱发渤海风暴潮的黄河气旋动力学诊断和机制分析[J];高原气象;2011年04期
7 黄滨;关长涛;崔勇;李娇;姜泽明;周游;;台风“米雷”对山东网箱养殖业灾害性影响的调查与技术解析[J];渔业现代化;2011年04期
8 谭晓伟;王斌;王栋梁;;基于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的目标观测中瞄准区不同引导性变量的影响试验研究[J];气象学报;2011年03期
9 徐联;;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郑杰;;5612号台风增水过程的两种数值模拟方法比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9期
11 黄荣根;;台风:祸兮? 福兮?[J];科学24小时;2011年Z1期
12 ;飓风——庞大的移动天气系统[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01期
13 ;俄罗斯气候监测分析系统[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5期
14 姜凤辉;李树军;周丹丹;高诗亮;;基于GIS的海洋风浪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年03期
15 王慧;陈智强;曹晓岗;陈永林;;0908号台风“莫拉克”的异常移动原因简析[J];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10年02期
16 ;封面故事[J];生物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17 莫庆华;;水坝堤防堵口的施工技术[J];大众科技;2011年07期
18 王公伯;李广雪;徐继尚;;近海人工岛稳定评价方法体系的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04期
19 杜启荣;;天气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十大事件[J];奇闻怪事;2011年07期
20 梁若皓;樊彦国;;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君;吕江津;何群英;王颖;;对“麦莎”台风风暴潮过程的数值模拟[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吴德平;陈海亮;;引起雷州半岛风暴潮灾的台风特征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刘宇迪;;台风资料的变分同化及其对预报的改进[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连重绪;刘鑫;王书晓;;船舶防台避台部署与措施研究[A];2002海洋船舶防台论文集[C];2002年
5 陆汉城;康建伟;寇正;程艳红;钟玮;;台风内中尺度扰动的混合涡旋Rossby——重力惯性波的动力学特征[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6 林毅;刘爱鸣;林新彬;;台风中尺度对流云团与中尺度暴雨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徐亚梅;伍荣生;;8807号台风Bill的数值模拟[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黎伟标;;台风期间海洋飞沫对海气通量的影响[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徐汉兴;顾明杰;;关于台风风暴潮特征的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国松;高山红;岳健;吴增茂;王永明;;弱台风过吕宋岛加强机制的数值研究[A];辽宁省气象局、丹东市气象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11年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武;双涡旋自组织现象和台风暴雨预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马艳;台风海面风场的动力分析、四维同化及数值试验[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3 刘红亚;雷达资料三维变分同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4 黄文誉;台风边界层中的尺度优化方法和不平衡流适应下台风眼的形成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陈朝晖;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问题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6 赵若红;复杂体型大跨屋盖风致振动的风洞试验与实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顾建峰;多普勒雷达资料三维变分直接同化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赵领娣;中国灾害综合管理机制构建研究——以风暴潮灾害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9 杨桂山;中国海岸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1年
10 胡蓓蓓;天津市滨海新区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猛猛;风暴潮模型中风应力拖曳系数的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郝小丽;致灾台风暴潮的长期分布模式及其强度划分[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刘娟;汕头地区高分辨率台风暴潮漫滩数值预报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赵洪波;风暴骤淤二维数值模型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5 于亚群;日照地区风暴增减水统计分析与工程设计潮位计算[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刘永玲;海浪与风暴潮相互作用对风暴潮影响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姜兆敏;有关风暴潮近似解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雷晓燕;风暴作用下渤海中污染物(COD)输运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马进荣;长江口风暴潮流场计算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1年
10 任林军;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渔民收入损失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京传 通讯员 倪占贤;山东移动抗击台风保通信[N];人民邮电;2005年
2 ;台风之弊[N];中国气象报;2011年
3 屈文旭;台风的有利一面[N];中国气象报;2011年
4 记者 高松;今年3至4个台风影响我市[N];珠海特区报;2009年
5 王瑾;冉瑞奎;台风研究无止境[N];中国气象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殷磊 实习生 洪泽鹏;台风生成位置越来越偏西[N];厦门日报;2009年
7 王宇;台风七年等一回[N];中国气象报;2004年
8 记者 吕宁;东海分局严阵以待 做好台风应对工作[N];中国海洋报;2010年
9 徐彬;风暴潮:中国频繁遭遇的海洋灾害[N];南方周末;2005年
10 记者 邝展婷 特约记者 叶汉敏;战胜风暴潮 自救保生产[N];中国船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