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式通风机气动噪声分布特性的数值研究
【摘要】:通风机的气动噪声预估是当前流体机械研究领域最热门也是难度较大的课题之一。本文以一台矿用两级轴流式局部通风机为研究对象,用有限体积法对风机内部的非定常湍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轴流式通风机的气动噪声进行了数值预测;并用有限元(FEM)法对风机外壳的振动模态进行了分析计算。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针对一台矿用两级轴流式通风机,推导描述风机内部流场三维非定常湍流流动的控制方程组,建立通风机从集流器进口到扩散器出口整机全流场三维几何模型,设定恰当的动静交界面类型,使数值计算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叶轮与各相邻静止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次,将通风机的全流场作为数值计算的求解域,分区生成计算网格,选择适当的湍流模型,给定合理的边界条件,完成通风机在特定运行工况下的定常流动计算,再以定常流动的计算结果为初场进行非定常湍流流动的计算,获得流场的非定常流动结构和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然后,根据定常流动的计算结果,引入由Proudma提出的改进宽频声源模型,预测了风机各部分气动噪声声功率的分布规律;根据非定常计算得到的流场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数据,采用FFT变换方法,得到了前后两级叶轮与导叶轮监测面上监测点压力脉动的时域和频域分布规律;在大涡模拟LES基础上,引入FW-H(Ffowcs-Williams Hawkings)声学模型,获得通风机气动噪声的分布特性。从流场计算结果中提取外壳径向压力为载荷加载到有限元分析(FEA)软件中作为外壳动力响应分析的已知条件,并对外壳进行模态分析。
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叶轮流域存在较大的流动损失,是风机气动噪声源的主要产生部位。总体上,叶顶间隙处的气动噪声声压级较大,叶轮出口处声压级大于叶轮进口处声压级,并且后级叶轮声压级大于前级叶轮声压级。通过对风机壳体模态分析得知,气流非定常脉动力对壳体的振动模态影响较小。
|
|
|
|
1 |
张胜利;席德科;李华星;陆森林;张仲寅;;高效低噪声地铁风机气动设计及数值模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8期 |
2 |
何玉林;刘军;李俊;刘卫;;离网型风电系统最大功率实现及测试平台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9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郑东强;何荣经;何瑜;;矿用风机现状及改造[A];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暨新材料、新产品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
2 |
杨跃军;郭俊才;李金安;;浅析变频调速技术在矿用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上的节能效果[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0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2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3 |
沈国安;周建华;;风机优化设计方法比较[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七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
4 |
刘冬菊;;空心轴的焊接与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
5 |
;枣庄市雪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