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设计方法与智能调度研究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在煤矿企业的广泛应用,我国煤矿采掘与监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然而井下辅助运输系统发展相对缓慢,已成为制约煤矿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因此,对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展开研究,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对当前我国煤矿企业使用的各类辅助运输设备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阻碍我国煤矿辅助运输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解决途径。
本文对当前煤矿辅助运输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从煤矿生产的系统高度出发,总结了影响辅助运输系统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当前我国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设计改造的原则。
针对大屯矿区井下辅助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五种改造设计方案,并从经济性、技术性、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适合于大屯矿区辅助运输系统改造的技术方案。
本文对基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ANNES)的结合方式、结构和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设计体系结构,并就基于神经网络的辅助运输系统性能分析经验专家库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性能分析专家库的神经网络模型,选择了学习算法,并对专家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
针对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系统当中存在的巷道内堵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系统的巷道运输线路分析方法,并依据该方法对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系统建立了模型,对无轨胶轮车的运行规则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巷道内无轨胶轮车的堵车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到了造成堵车问题的根本原因,设计了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系统的自动控制算法。依据建立的无轨胶轮车运输系统模型,设计了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智能调度系统,解决了无轨胶轮车运行过程中的堵车问题。
本文对无轨胶轮车智能调度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无线传感定位技术的各种定位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情况,结合无轨胶轮车运输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的简化的定位算法。
|
|
|
|
1 |
樊克恭,马其华,翟德元,刘殿元,邢承庆;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综放开采配套新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10期 |
2 |
樊克恭,翟德元,马其华,李位民,邢承庆,刘殿元;高效快捷的井下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系统[J];煤炭工程;2003年04期 |
3 |
魏勇刚;申进杰;;煤矿井下铰接式车辆转向机构优化设计[J];煤炭工程;2009年03期 |
4 |
杨韬仁;;柴油机驱动矿用胶轮车的设计特点[J];煤矿机电;2007年04期 |
5 |
王毅武;金向阳;;凌志达煤矿井下辅助运输方式优选[J];煤矿开采;2010年04期 |
6 |
贾庆良;井下轻型自卸辅助运输胶轮车的研制[J];中州煤炭;2001年05期 |
7 |
宋子安,张家荣;立井无轨胶轮辅助运输实施[J];山东煤炭科技;1999年04期 |
8 |
郑玉光;兖州矿区改革井下辅助运输方式的探讨[J];煤矿现代化;1995年04期 |
9 |
刘涛;关于矿井辅助运输方式的选择[J];煤炭工程;2003年12期 |
10 |
刘圣汉,陈军,肖兴明,李琳;矿井运输设备的使用现状及技术发展[J];江苏煤炭;1993年03期 |
11 |
赵惠水;从设计的角度分析矿井辅助运输问题[J];煤炭工程;1986年06期 |
12 |
高建荣;双摆道岔及其计算研究[J];煤矿自动化;1997年01期 |
13 |
梁生芳;浅谈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J];煤炭工程;2003年10期 |
14 |
郭建平,周英露;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矿井辅助运输现状及展望[J];煤炭工程;2003年12期 |
15 |
陈贤忠;;我国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的回顾与展望[J];煤矿机械;2011年03期 |
16 |
李源俸,陈子林;我国煤矿地下无轨辅助运输设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矿山机械;2004年09期 |
17 |
刘国栋;马文东;;RJY90-15/2260型架空乘人装置在济三煤矿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
18 |
王建新,门志顺,刘锦永,柴兰纯;煤矿辅助运输机械CAD系统的研究[J];河北煤炭;1996年01期 |
19 |
张福祥;赵云霄;;关于煤矿辅助运输推广应用齿轨车的探讨[J];煤矿安全;1997年10期 |
20 |
刘洪德;;大倾角煤层辅助运输设计方案选择[J];煤炭工程;2007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