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盐辅助固相合成—维纳米材料的研究

孙金全  
【摘要】:本工作首次利用盐辅助反应方法合成了一维纳米材料,建立了一维纳米材料的一种新的生长机理——纳米颗粒固相生长机理SSGM(Solid-State Growth Mechanism)。采用微乳技术、室温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纳米颗粒前驱体;选取合适的熔盐介质,对其进行热处理,通过纳米颗粒固相生长制备了氧化物纳米棒、纳米线(晶须)、纳米带和纳米管等一维纳米材料。在实验中检测到纳米颗粒固相生长的中间体——项链状的氧化锰纳米线结构、网格状的氧化锆纳米晶须,为SSGM机理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实验依据。分析了纳米颗粒前驱体的大小、盐介质的选取、热处理温度等因素对纳米颗粒固相生长的影响。实验发现SSGM生长机理对锰、铬、钛、铁、锡的氧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具有普适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望京;杨美红;张天宝;梁海燕;;室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草酸银粉末[J];影像技术;2008年01期
2 焦志峰;郭应臣;;水杨醛缩异烟肼Schiff碱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光谱性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李海鹏,郑文杰;磺胺嘧啶在室温固相中的成盐和配位反应[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6年03期
4 黄种乐,陈坚固,毛少瑜,赵景泰,詹梦雄,郑兰荪;层状结构材料Ni_2P_2S_6的室温固相合成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04期
5 王润霞,张胜义,刘明珠;抗坏血酸还原法,室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唐新村;黄伯云;贺跃辉;;室温固-固反应初期动力学的粉末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8期
7 郭迎;徐凌;程迎国;李振仁;;Cr_2O_3-Al_2O_3甲烷敏感材料的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08期
8 张卫华,忻新泉;[Fe(Phen)_3](ClO_4)_3与Na_2SO_3在室温下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J];无机化学学报;1995年04期
9 舒友琴,袁道强,车宏利;氧化铅型固体pH电极的研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周龙昌;陈智鹏;廖森;吴志鸿;;纤维状碱式碳酸铝铵的低热固相合成及其超分子自组装特征[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1 姜求宇,吴文伟,廖森,谭国进,梁信源;室温固相合成球形氧化锆纳米晶体[J];无机盐工业;2005年11期
12 刘桂香;徐光亮;罗庆平;;室温固相合成掺杂ZnO纳米粉体制备ZnO压敏电阻[J];精细化工;2006年09期
13 黄庆利;王淼;仲皓想;陈学太;;室温固相法制备EuF_3和SmF_3纳米微粒(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10期
14 张卫华,郑静,柳士忠;[Fe(phen)_3](ClO_4)_3·H_2O与NaNO_2在室温下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15 钟国清,蒋琪英;室温固相反应制备非晶态Co-B纳米合金[J];现代化工;2005年07期
16 姜求宇,吴文伟,廖森,宋宝玲,梁信源;室温固相合成磷酸锌纳米晶[J];当代化工;2005年04期
17 李艳;朱达川;涂铭旌;;室温球磨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纳米氧化钇[J];稀土;2006年06期
18 蔡艳华;彭汝芳;左金;楚士晋;;高速气流室温固相反应制备超细碳酸钙的研究[J];化工时刊;2007年02期
19 李亚东;王鹏飞;;室温固相法制备纳米γ-Fe_2O_3过程中形貌影响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07年01期
20 王芬;周立群;梁永光;李明;周丽荣;杨念华;;纳米稀土磷酸盐(Gd,Y)PO_4∶Tb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发光性能[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泽;;硅、硼纳米线的显微结构及生长机理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吴昊宇;胥明;郑耿锋;;硫化镉纳米线的螺旋位错驱动的缺陷生长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刘兵;王洪哲;李蕴才;黄亚彬;杜祖亮;;一维钛酸钡纳米线的固相法制备及其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胡征;;碳基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结构调控及功能化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柯丁宁;王立;戴珂;彭天右;;三氧化钨纳米棒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宗福建;李立君;崔晓东;马洪磊;马瑾;张锡健;计峰;肖洪地;;二氧化锡纳米线的生长机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7 胡征;王喜章;吴强;;碳基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结构调控及其功能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谭天;刘毅;宋雪梅;王波;严辉;;热蒸发沉积法制备多足状ZnO及其生长机理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6)[C];2007年
9 栾野梅;;镉纳米膜的电化学方法制备[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合情;张丽惠;李丽;焦华;谢晓丽;马军虎;;氧化物、硒化物纳米结构的可控水热合成与生长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旭;Ⅲ族氮化物低维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张晓飞;液相基底表面纳米尺度金属原子岛的结构及生长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李镇江;SiC、GaN半导体纳米材料及阵列的合成、性能与机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4 李人宇;锌、镍混配化合物与Schiff碱的溶液或室温固相合成、晶体结构及谱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何东琪;人力资本生成及积累的制度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陈艺锋;ZnO晶须生长理论及热镀锌渣制备四针状晶须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李桂宝;一维富勒烯C_(60)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生长机理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8 宁剑波;钌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合成环己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9 彭美勋;球形氢氧化镍的微结构形成机理与电化学性能[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孟庆芬;钴硼酸盐晶须的制备与机理初探[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金全;盐辅助固相合成—维纳米材料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2 裴新美;ZnO晶须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贺冠南;ZnO纳米结构的溶液法合成及生长机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王明;AZ31镁合金型材磷酸盐处理工艺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陈扬文;硅纳米线及硅纳米管的水热法制备及其生长机理[D];湖南大学;2005年
6 肖婷蔓;大尺寸氧化锌晶体的制备及生长机理[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7 左桂鸿;铜电沉积纳/微米有序阵列生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方庆玲;铁填充碳纳米管的制备研究及应用初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王华;以聚酰胺—胺(PAMAM)树形大分子为模板制备氧化锌[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何雷;金刚石薄膜的硫掺杂及动力学过程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士德;把科技的春风送到农村千家万户[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俊鸣;美宣布将破译玉米基因图谱[N];科技日报;2005年
3 传涛;用户诉求主导维新[N];通信产业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邢晓丹;新品农膜“小棉袄”情暖农民心[N];中国特产报;2006年
5 山东省威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蒋声明;增高产品的违法现状、成因及监管对策[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技术填补国内空白[N];西安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郑千里;“凝聚”是个什么“态”?[N];科技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辛跃;各地食用菌产地“巧弄东风扬起帆”[N];中国特产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庞利萍;与顶级大师零距离接触[N];中国化工报;2011年
10 王广成 王权 李欣 赵迎东;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育成新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