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通风机动叶片的声振分析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用先进的模态分析试验手段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轴流通风机动叶片的振动和声辐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起了结构振动能量与其声辐射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激振频率产生的根源及其噪声源的特性。理论上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动叶片进行离散,从建立动叶片固有频率求解的微分方程入手对动叶片的振动特性作了详尽的分析,并对动叶片的声辐射特性、激振力对声振的影响、动叶片的声振控制方法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实践上对动叶片进行模态分析实验,研究动叶片的结构动力特性。通过采用激振电机单点激励的方法,将激励对声振的影响作了定性分析,并对动叶片声振分析理论研究的结论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声振控制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对轴流风机的噪声控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过改变动叶片的结构尺寸降低动叶片对激振力的振动响应,即通过改变动叶片的固有频率,使之与激振频率错开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并将这一结论(观点)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结果表明,实验和理论是吻合的。声振分析能从根本上弄清结构产生噪声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噪声进行控制。用声振分析的方法能从根本上解决轴流通风机的噪声问题,并能通过抑制噪声来提高通风机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
|
|
1 |
朱四明,韩福顺;C50-95-1型汽轮机叶片断裂原因分析[J];华东电力;1983年06期 |
2 |
王仲博;汽轮机动叶片外包T型叶根损坏原因探讨[J];汽轮机技术;1989年04期 |
3 |
史进渊;汽轮机叶片可靠性研究新技术[J];发电设备;1990年04期 |
4 |
张露牌;汽轮机动叶片的测绘(续一)[J];水利电力机械;1995年02期 |
5 |
韩建华,杨晓荣;C50-90型汽轮机动叶片可靠性改进设计[J];山西机械;1999年04期 |
6 |
刘富斌,钟芳源,杜朝辉;前弯动叶片变工况性能的估计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00年02期 |
7 |
李伟,王秀丽,陈刚;工业汽轮机的特性与改造[J];中国化工装备;2001年02期 |
8 |
刘长春,李庆,倪永君,秦华魂;75MW后置汽轮机第4级动叶片的断裂分析[J];汽轮机技术;2005年01期 |
9 |
陶天锦;;万能铣床上用的气动叶片立磨头[J];机械工人.冷加工;1959年05期 |
10 |
王永孝;介绍一种新型气动执行元件——叶片摆动马达[J];液压与气动;1981年04期 |
11 |
戴丽萍,俞茂铮,徐玉平;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出口边水蚀特性及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J];汽轮机技术;2004年06期 |
12 |
李钩仁;周克澄;;大刚性高效率动叶片的设计[J];汽轮机技术;1979年01期 |
13 |
郑钟学;;432毫米动叶片事故的分析和体会[J];华东电力;1982年06期 |
14 |
张波,李庾春;汽轮机复速级和次末级叶片失效分析综述[J];汽轮机技术;1990年02期 |
15 |
张露牌;汽轮机动叶片的测绘(续四)[J];水利电力机械;1995年05期 |
16 |
孙涛;;透平机械动叶片的振动状态非接触测量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1期 |
17 |
李敬;电厂引风机动叶片磨损原因分析及措施[J];风机技术;1995年02期 |
18 |
张露牌;汽轮机动叶片的测绘(续九)[J];水利电力机械;1996年04期 |
19 |
王青;汽轮机叶片焊接修复[J];东方电气评论;1998年01期 |
20 |
马小成,邱艳芳;利用电火花加工YL33000A烟气轮机动叶片[J];通用机械;2003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