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厚煤层综放沿空大跨度开切眼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本强  
【摘要】:厚煤层综放沿空大跨度开切眼具有沿空侧煤柱因采动影响而严重损伤、跨度大、围岩主要为煤层、支护难度大的特点。目前沿空大跨度开切眼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支护体系,亟待研究科学合理的支护方式,确保其支护安全可靠。 本文以鲍店煤矿为原型,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研究等方法,对厚煤层综放沿空大跨度开切眼围岩稳定性、合理煤柱尺寸、顶板结构、支护原理、合理支护方式及参数进行了综合研究。 对厚煤层综放沿空大跨度开切眼围岩稳定性进行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知:煤柱尺寸、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对开切眼围岩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随煤柱尺寸的增加,开切眼所处的应力环境逐渐由应力降低区向应力峰值区再向原岩应力区转变;随支护方式改变,围岩整体受力结构将发生变化,当采用锚网桁架锚索支护方式后,顶板形成“挤压加固梁”,提高了围岩承载能力;随顶板锚杆支护间距的加大,围岩稳定性减弱,“挤压加固梁”的承载能力降低。 通过对开切眼覆岩结构的物理模拟可以看出:随采场工作面推进,采动覆岩中下位岩层形成了许多以“空间小结构”为主的块体,上位岩层则形成了许多以“空间大结构”为主的块体:“大顶”来压时,老顶破断形成阶梯状岩层结构,来压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应用锚网桁架锚索支护后,开切眼围岩整体稳定。 对开切眼合理位置和支护技术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开切眼掘进后,支承压力呈“驼峰”状分布,而开切眼掘进前后支承压力峰值出现的位置和数值变化甚小;锚网支护使开切眼顶板较松散煤岩层和弱面形成“承载梁”,在此基础上加打桁架锚索,增加了梁的厚度和承载能力,而且将下位“挤压梁”固定到深部稳定岩层中,从而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 经过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开切眼顶板煤岩层力学平衡拱结构的稳定性对于开切眼的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锚网桁架锚索支护后,顶板形成了一个弯曲厚板,由压缩层、中性层和拉伸层组成,限制了水平裂纹的贯通与层错发生,锚网桁架锚索支护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钱帮,程国明,刘环宇;到界边坡下螺旋钻机开采顺序对煤柱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2 常全林;高鲁;;综采切眼一次成巷与二次成巷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山西煤炭;2009年03期
3 杨科;谢广祥;常聚才;;煤柱宽度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4 杨永康;康天合;柴肇云;李义宝;;8.5m大断面开切眼支护设计及其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5 彭加强;王金安;韦文兵;辛振省;;综放沿空异形煤柱广义尺寸效应研究[J];中国矿业;2006年12期
6 朱伟;王进龙;宗凤龙;;锚带网索支护技术在大断面切眼施工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11年04期
7 王强;李强;;开切眼支护解除条件下围巷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J];煤矿开采;2010年02期
8 吴吉南,韦玉沛,王品智;7361综放开切眼采空区自燃防治技术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03期
9 王金安,韦文兵,冯锦艳;综放异形煤柱沿空留巷围岩松动圈演化与控制[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05期
10 李承军;朱守颂;姜光;;复合顶板开切眼高强度锚杆支护技术[J];煤矿安全;2010年12期
11 李明旭,王连军,孔庆军,田智岭;破碎厚煤层综放切眼锚索支护技术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0年01期
12 段继全;;综放工作面长度及其矿压特征相关性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1年01期
13 张满贤,张占林;阳泉综放面合理区段煤柱的有限元数值分析[J];山西煤炭;2002年03期
14 刘锋;;房柱式采煤法煤房与煤柱参数确定的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年05期
15 潘德祥;张金才;;条带充填开采煤柱宽度和开采宽度的确定[J];煤矿开采;1997年04期
16 李晓龙;丁效雷;姚强岭;王益品;章磊;;浅埋缓斜煤层回采巷道合理煤柱宽度设计[J];中国煤炭;2009年03期
17 吕传柱;;深部煤层大跨度煤巷锚杆支护参数设计[J];煤矿现代化;2009年S1期
18 刘玉昌;姜海宝;;移动设备列车液压(自移式)拉放车装置的研究及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19 平琪;陈年生;薛伟峰;崔金伟;;浅谈综放工作面切眼全断面一次掘进技术[J];中州煤炭;2011年02期
20 狄方琼;汤政;王汝英;;ZFY8500-2140YD型液压支架工作面矿压观测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可顺;;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静力和稳定性的数值分析[A];第五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0年
2 彭卫;徐永华;;钢管混凝土拱桥侧倾稳定性参数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夏怀鹏;张勇;;大跨度门式拱架钢结构设计与应用[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述红;刘斌;朱浮声;沙成满;;韩家岭大跨度浅埋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及其施工方法确定[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代亮;刘玉擎;张澄;;CFRP吊系杆钢箱拱桥受力特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童根树;王金鹏;;厂房阶形柱的计算长度——轴力等效负刚度概念的应用[A];2004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子轩;崔桂香;许春晓;张兆顺;;旋转槽道湍流中Taylor-Gtler涡的产生机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刘颖卓;张永存;刘书田;;考虑复合材料蒙皮稳定性的飞机翼面结构布局优化[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永清;胡旻;;在临界情形下非整数滞后迭代系统的收敛性[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张秀华;张庆灵;;离散广义系统的区域鲁棒稳定性[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巅;湿空气扩散火焰的实验和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付海峰;模袋固化土海上围埝建造方法及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贺宁;两类材料分子性质及设计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林淑英;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5 武瑛;新型无接触供电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4年
6 张洪;时延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曾玉红;静止浅水环境中浮力射流稳定性与混合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志飞;基于比较原理的大系统的稳定性与镇定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曾宪忠;带扩散和交叉扩散的生态数学模型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董晋湘;无磷洗涤剂助剂——层状二硅酸钠的合成与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本强;厚煤层综放沿空大跨度开切眼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2 曹继伟;大跨度山岭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肖玉德;大跨度桥梁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符龙彪;大跨度空间结构风振分析应用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周敬;大跨度张拉弦钢桁架主体滑移施工[D];重庆大学;2003年
6 孙翔;四车道公路隧道的施工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邓水源;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8 柴莉;全反式维甲酸口服乳剂的制备及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9 李雅;双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三体相互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存彦;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硬胶囊的研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左慧萍;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撑起”奥运场馆[N];工人日报;2008年
2 金贤;LSP-136大跨度PC板温室[N];中国花卉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汤璇;中国首例自行设计“大跨度”网壳结构[N];广东建设报;2004年
4 袁弘;中医药大学跨线桥具备通车能力[N];成都日报;2008年
5 伍吉勇;大跨度黄土隧道施工技术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2年
6 周海燕;北京地铁五号线东四车站解决大跨度施工难题[N];中国建设报;2007年
7 陆圣平(作者单位:上海捷仁建设有限公司);多层大跨度预应力梁的施工[N];建筑时报;2004年
8 综编;宝冶建设集团走做强做大之路[N];中国建设报;2006年
9 董国隆 李开平 阎轩;中铁十六局三公司品牌战略显实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10 周强毛文霞;高起点运作 大跨度发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