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脉象生理信息的提取与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是结合导师的横向科研课题“移动医疗支持系统用户端设备的研制”展开的。该设备可以检测人体的脉象生理信息,实现实时特征提取、特征融合、特征信息的分析以及识别等工作。
论文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人体脉象生理信息的提取与识别方法,系统从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生理参数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
生理参数采集单元负责采集人体的脉象信息,采用PVDF压电薄膜作为脉搏传感器来拾取人体的脉象信号;利用仪表放大器AD623来实现脉象信号的放大功能;选用ARM7TDMI核微处理器芯片LPC2132作为生理参数采集单元的中央控制器,并利用其自带的10位A/D转换器实现信号的数模转换;利用4M的Hash来存储用户的脉象信息。
数据处理单元则负责数据的后续处理,采用小波分析法对前端生理参数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通过对脉象信号的多尺度分析,提取出包含脉象信号特征的尺度空间并由此对信号进行还原,去除信号中存在的各种干扰。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上位机数据处理软件,通过ACTIVEX控件调用MATLAB软件实现对前端采集到的原始信号的消噪处理,并编写脉象信号特征参数处理程序,通过软件图形界面给出消噪后的脉象波形以及根据特征值分析得的检测对象的生理病理信息。
作者在论文的最后,通过实验的方式,采用脉搏波特征参数K值法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分析,通过提取以及计算K值来分析被测对象的生理病理信息。课题的研究为给脉诊研究带来了一些新特性,为临床医学分析提供了参照。
|
|
|
|
1 |
王俊;;新型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系统的研制[J];电工技术;2003年03期 |
2 |
贾维敏,姚敏立,宋建社;信号循环平稳特性及其应用[J];现代雷达;2005年09期 |
3 |
郭亚,应怀樵,武颖奎;小波在频率发生较小变化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5年05期 |
4 |
刘春;;MATLAB在数字滤波器设计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2006年05期 |
5 |
李启虎;1987年声学、语言、信号处理国际会议情况介绍[J];应用声学;1987年04期 |
6 |
史建军
,姚青云;《简氏》周刊谈雷达对信号处理的要求[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7年12期 |
7 |
仰之;ICASSP 88论文集快讯[J];数据采集与处理;1988年02期 |
8 |
钱秋珊,程旭辉;DLMS算法的自适应噪声抵消器[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9 |
齐士钤;语言、图像、通讯、信号处理学术会议即将在京举行[J];应用声学;1989年04期 |
10 |
A.J.布鲁克海姆;P.G.汤姆林森;吉承灿;;复杂的雷达波形、阵列和信号处理之剖析[J];雷达与对抗;1989年01期 |
11 |
战元龄,路明哲,文东旭,张英利;Fabry-Perot型全多模光纤电流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J];仪器仪表学报;1990年04期 |
12 |
王斌;王俊;石镇;;一种自适应环路的实现及调试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
13 |
朱超;;识别系统中的实时数据处理[J];机械与电子;1992年04期 |
14 |
潘震中;一种确定检测时间的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1993年01期 |
15 |
范心田;《信号处理》被选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J];信号处理;1994年03期 |
16 |
张焱;张杰;黄志同;;基于听觉模型的鲁棒性语音识别的研究[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8年03期 |
17 |
李峥;若干信号处理的总体设计思路[J];电子对抗技术;2002年01期 |
18 |
;信号处理2002年总目录[J];信号处理;2002年06期 |
19 |
艾学忠,翟玉文,杨潇;二次插值方法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20 |
;通信[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