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车镇凹陷北带古近系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其有效性研究

郭雪娇  
【摘要】:本论文在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等研究方法,对车镇北带古近系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储层特征及有效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主要发育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和湖底扇四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沙四下亚段发育冲积扇;沙四上亚段发育扇三角洲和小规模的湖底扇;沙三下亚段发育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沙三中亚段发育近岸水下扇和少量的滑塌浊积扇;沙三上亚段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沙二段—东营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砂砾岩扇体具有平面上“沟扇对应、裙带分布”,垂向上“多期叠置、继承发育”的分布规律。砂砾岩扇体的分布具有“强度控源、断层控沟、底形控型、演化控层”的特点,即埕南边界断层的活动强度控制了砂砾岩扇体物源的量,断层控制了盆地内沟谷的分布,断面形态和沉积底形的组合类型控制了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类型及组合特征,层序演化控制了砂砾岩体的分布层位。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砂砾岩体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浅层以原生孔隙为主,深层以次生孔隙和裂缝为主,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孔喉结构总体较差,储层物性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变差。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沙三段储层孔隙度下限与地层深度的对数呈线性函数关系,渗透率下限与地层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储层物性下限随地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车西地区沙三段物性下限低于大王北和郭局子地区,导致三个地区物性下限差异的原因为车西地区较大王北和郭局子地区原油密度和粘度低,地层超压发育。利用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作为对比参数探讨了沉积作用、地层压力和成岩作用对三个地区沙三段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并对主控因素进行了讨论,认为三个地区均是沉积为影响储层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成岩作用,压力的影响最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潇丽,田成;山东车镇凹陷东部古近系沙河街组成岩作用[J];古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2 范振峰;张金亮;;异常高地层压力与深层扇体成藏——以车镇北带砂砾岩体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1期
3 路智勇;;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古近系构造样式对沉积及储集层的影响[J];古地理学报;2008年03期
4 宋永东;戴俊生;任文博;张效功;;饶阳凹陷南马庄地区构造坡折带类型及对砂体的控制作用[J];中国石油勘探;2010年03期
5 周旭红;;大民屯凹陷西斜坡砂砾岩体储层预测技术[J];中国石油勘探;2010年05期
6 刘延梅;;砂砾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4期
7 韩敏;操应长;王艳忠;刘晖;李永新;;车镇凹陷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下亚段沉积相[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5期
8 黄蓉;;基于成像测井技术的砂砾岩体识别方法——以东营北带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1期
9 周廷全;鲜本忠;林会喜;范振峰;;车镇凹陷陡坡带古近系湖底扇沉积规律及储层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02期
10 李凌;林会喜;范振峰;毕彩芹;石泉清;;车镇北带古近系砂砾岩体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2期
11 徐茂斌,许建华,胡光明,史庆君,周李军;利津地区砂砾岩体储层微观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2期
12 孙春莲;;永北盐家砂砾岩体滚动勘探开发技术[J];科技资讯;2006年12期
13 张凤生;郭红旗;杨萱;;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砂砾岩体低孔低渗油气藏[J];石油仪器;2008年04期
14 孙卉;徐丽英;周旭红;赵立旻;边少之;;东部凹陷西部斜坡区有利砂砾岩体储层预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2期
15 张丽艳,王磊,孙建孟;罗家地区砂砾岩体岩相特征及其分析技术[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6 孙波;黄克;王传忠;;埕南断裂带埕913砾岩体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技术[J];内江科技;2006年04期
17 张学才;;适于陡坡带砂砾岩体的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2期
18 黄芳;张建芝;杜波;;盐家地区沙四段砂砾岩体期次划分方法[J];内江科技;2011年07期
19 王来斌;徐怀民;蔡忠东;;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油气成藏规律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0 陈萍;;泌阳凹陷陡坡带砂砾岩体预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陈世悦;孙廷彬;郑珊珊;;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体时空展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坨826区块为例[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杨剑萍;;东营凹陷北带永921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陈世悦;;车镇凹陷早第三纪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4 李潇丽;田成;;山东车阵凹陷东部古近系沙和街组成岩作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姜本勇;陈世悦;程立华;;车镇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风暴岩初步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6 常国贞;;罗家地区砂砾岩体储层沉积学及储层建模[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7 ;华北地区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格架厘定[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8 张洪安;任来义;唐文忠;段海岗;;东濮凹陷老第三系隐蔽油气藏成藏特征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9 吕大炜;李增学;王怀洪;吴立荣;刘海燕;;济阳坳陷车镇凹陷石炭—二叠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10 廖远涛;王华;王家豪;侯宇光;夏存银;;板桥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常玉;中深层砂砾岩体叠前地震成像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2 孙怡;陡坡带砂砾岩体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方法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张本琪;车镇凹陷层序地层与石油地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4 谢晓军;霸县凹陷古近系构造—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李本才;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及非构造圈闭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陈春强;东营凹陷古近系层序格架内储层成岩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苏宗富;济阳坳陷古近系区域层序地层对比与岩性—地层圈闭有利区带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麻建明;百色盆地古近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9 温志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成因分布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赵延江;东营凹陷古近系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雪娇;车镇凹陷北带古近系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其有效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张泽荣;车镇地区古近系油气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安洁;胜坨地区沙三—沙四段砂砾岩体沉积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王金华;东辛地区盐22区块砂砾岩体储层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樊海琳;盐家地区盐22块沙四段砂砾岩体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付艳;东营凹陷盐22块砂砾岩储层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刘丽萍;车镇凹陷新生代成盆—成藏构造过程及华北克拉通破坏[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潘福友;车镇凹陷沙二上亚段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王艳;沾化、车镇凹陷盆地结构特征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庞小军;渤中凹陷古近系中深层砂体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含海 谭滨田;加强砂砾岩体地质研究坨128块勘探取得成果[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潘为英 林会喜 张家震;胜利车镇凹陷再掀勘探高潮[N];中国石化报;2001年
3 特约记者 林勇;从砂砾岩中榨“油”[N];东营日报;2010年
4 田真 吕嵘;在更浅的地方找稀油[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林毅 范振峰;车66区块勘探首次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6年
6 高丽;胜利油田重点探井车660井顺利完钻[N];中国石化报;2006年
7 尹文盛 丁亚洲 孙玉荣;胜利油田新探明一储量千万吨级油区块[N];中国矿业报;2009年
8 记者 孙洪滨 通讯员 赵庆东;沉寂40年后再获高产油气流[N];东营日报;2010年
9 江其勤 黄泽光;秦岭—大别两侧盆地勘探前景广阔[N];中国石化报;2006年
10 杨守娟 王喜春 宁彬 王金法;勘探:打牢胜利油田上产的基石[N];中国石化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