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风险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赵璇  
【摘要】:“风险社会”理论最早由乌尔里希·贝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其形成与科技革命、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有密切联系,是“现代制度长期成熟的结果”,成为人类当前不可规避的历史境遇。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这使得我国的风险社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为复杂多变。在这一进程中,传统的、本民族的因素与现代的、外来的因素并存,二者间的对抗和矛盾势必导致价值确实和社会风险。如何应对在风险社会到来这样一个总体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风险,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有鉴于此,就应该重视并深入开展对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以便为科学地应对未来社会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提供一种理论和规范的知道。本文正是在此方面所做的一次初步的尝试。本文从风险社会概念入手,对风险社会的形成原因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剖析,旨在为下文论述我国风险社会的现状及治理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撑;其后对风险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风险社会治理的两种模式——单个治理模式与复合治理模式的优劣势,综合国内外的风险治理实践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国庆角度出发,考虑和设计出符合我国风险社会治理现状的对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楚德江;;风险社会的治理困境与政府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子礼;侯书和;;风险社会风险的成因与治理[J];齐鲁学刊;2010年06期
3 侯保龙;;风险社会语境下公民参与式治理探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旭;;风险社会的刑事政策方向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吴翠丽;;风险社会治理的伦理选择[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年01期
6 苏小勇;;风险社会治理的法律调控体系——以社会纠纷处理方式及其法律制度衔接为视角[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余敏;;浅论产生在风险社会的风险和社会救助之关系[J];甘肃农业;2006年03期
8 陈家刚;;风险社会与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3期
9 刘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1期
10 古琪;汪姗;潘伟;;应对风险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传承;2009年20期
11 吴雷;杨解君;;风险社会下的政府监管制度建设[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2 季卫东;;面对“风险社会”[J];中国改革;2010年Z1期
13 张康之;;论风险社会中的治理变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4 李国俊,葛锡文;社会危险的技术伦理透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6期
15 石艳;;风险社会与自反现代化:现代社会的新特征——贝克风险社会理论阐释[J];理论界;2008年04期
16 曹俊华;;风险社会下危险犯扩展理论新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7 曹淑芹;任金秋;;全球化视野中的政府道德责任[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8 徐显明;;风险社会中的法律变迁[J];法制资讯;2010年Z1期
19 乌尔里希·贝克,王武龙;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5期
20 蒋劲松;;风险社会中的科学与民主[J];民主与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少敏;;风险社会的环境法[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关云芝;段红杰;;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栾卉;;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取向:重返福利国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析[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刘宗辉;;浅析农民环境权益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与法律应对——以风险社会为研究背景[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章友德;;风险社会时代的公共安全与科学发展——对改革开放30年的公共安全问题的思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7 谢安康;;社会治理中政府角色的转变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杜健勋;;分配与治理:风险社会的环境法结构转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9 赵绘宇;;论风险社会下公共事件应急法制中的公众参与原则的体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10 赵雪丽;;环境风险网状治理结构构建——以日本大地震为例的评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和荣;风险社会下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建[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李瑞昌;风险 知识与公共决策[D];复旦大学;2005年
3 廖湘文;侵权行为法危险责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钱亚梅;风险社会的责任担当问题[D];复旦大学;2008年
6 米丹;风险社会中的反思性科技价值体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李坚;不确定性问题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8 刘岩;发展与风险[D];吉林大学;2006年
9 潘斌;社会风险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刘晓亮;当前中国公共危机常态化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璇;我国风险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齐立广;风险社会中政府责任担当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岩;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风险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夏少辉;挑战与应答: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陈光;风险社会中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东;风险社会中的媒体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肖显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抵御风险的实践与思想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9 范利琴;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风险社会的治理[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谢智星;“风险社会”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罗豪才;加强软法研究 完善社会治理[N];检察日报;2011年
2 李克杰;向“精细治理”新时代迈进[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秋风;律师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N];中国经营报;2009年
4 张垚;完善社会治理 共奏幸福交响[N];人民日报;2011年
5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执行律师、合伙人 韩德云;加快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N];重庆日报;2008年
6 刘大鹏 古冶区林西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不断提高基层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切实推进社会治理和谐化[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7 顾骏;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治理[N];解放日报;2004年
8 ;社会治理创新要实现三大转变[N];学习时报;2006年
9 记者 罗欣;重视企业犯罪的社会治理[N];检察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沙莎;人和制度不应当是对抗性的关系[N];陕西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