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风险社会”理论最早由乌尔里希·贝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其形成与科技革命、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有密切联系,是“现代制度长期成熟的结果”,成为人类当前不可规避的历史境遇。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这使得我国的风险社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为复杂多变。在这一进程中,传统的、本民族的因素与现代的、外来的因素并存,二者间的对抗和矛盾势必导致价值确实和社会风险。如何应对在风险社会到来这样一个总体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风险,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有鉴于此,就应该重视并深入开展对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以便为科学地应对未来社会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提供一种理论和规范的知道。本文正是在此方面所做的一次初步的尝试。本文从风险社会概念入手,对风险社会的形成原因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剖析,旨在为下文论述我国风险社会的现状及治理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撑;其后对风险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风险社会治理的两种模式——单个治理模式与复合治理模式的优劣势,综合国内外的风险治理实践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国庆角度出发,考虑和设计出符合我国风险社会治理现状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