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基岩潜山油气藏流体评价技术研究
【摘要】:火成岩潜山油气藏在全球广泛分布,但是由于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得勘探难度大大加深。乍得基岩盆地为海外油田勘探重点区域,该区块岩性复杂、储层多为低孔低渗储层。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潜山油气藏中测井评价的难点进行研究,对乍得基岩潜山进行系统研究认识,形成一套有效的评价方法,用来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首先结合前人研究,总结了基岩潜山油气藏测井响应的物理基础,从岩性、物性、特征、储层评价参数、评价方法的解释难点入手,整合地质、录井、气测、测试、试油等多种数据进行油气层评价,建立了相关的复杂油气层的参数解释模型和储层评价方法。再利用实验室岩心分析出的命名规则,在常规测井曲线上标定了岩心深度层段的岩性,对比不同岩性层段中测井响应值之间的差异,利用交会图技术实现各个层位的岩性识别,同时将交会图得到的方法编程实现整个层段岩性剖面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岩心实验测得的物性参数为标准,结合前人经验,计算储层的孔隙度、饱和度及渗透率等参数。针对潜山内幕结构评价,主要是利用电成像和岩心照片等资料结合地质分类方法,将整个井段的内幕结构从垂向上依次划分为:风化淋滤溶蚀带,裂缝孔洞溶蚀发育带,半充填裂缝发育带,致密母岩带。对于流体性质识别采用了测井与录井资料结合的方法进行识别认识,经过研究发现深电阻率与录井中的全烃含量钻时参数对于储层流体性质比较敏感,利用交会图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最后通过试油验证显示,本次研究内容可以对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测井解释和勘探指导,对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1 |
渠效文;济阳拗陷车西洼陷北部潜山油气藏特征[J];山东地质;2003年S1期 |
2 |
卢欢;牛成民;李慧勇;于海波;张友;刘军钊;;变质岩潜山油气藏储层特征及评价[J];断块油气田;2020年01期 |
3 |
王高山;;三孔隙度相对值交汇图法识别气层技术研究——以盆五气田为例[J];内江科技;2016年06期 |
4 |
郝琦;查明;刘震;李春霞;;辽河东部凹陷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5 |
于景才;测井新技术用于S625块潜山油气藏解释评价[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年06期 |
6 |
郑和荣,胡宗全,张忠民,刘翠荣;中国石化东部探区潜山油气藏勘探前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年04期 |
7 |
李春东;;潜山油气藏油井高产稳产的对策实施及效果分析——胜25-13井生产管理经验浅谈[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0期 |
8 |
林松辉,王华,张桂霞,武玉祥,陈海云,韦华彬;东营凹陷西部潜山油气藏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年04期 |
9 |
孔凡仙,林会喜;埕岛地区潜山油气藏特征[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10 |
张伟;吴意明;崔维平;肖亮;;稠油储层核磁共振孔隙度校正方法[J];波谱学杂志;2021年02期 |
11 |
邱菊;;强震作用下含孔隙度混凝土受压破裂程度分析[J];华南地震;2019年04期 |
12 |
王昕旭;;偏最小二乘回归在孔隙度预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06期 |
13 |
刘云;贺振华;汪瑞良;文晓涛;曾驿;;基于地震相分析的孔隙度预测[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年04期 |
14 |
张凌;白建峰;;地震资料预测孔隙度的方法与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8期 |
15 |
季赟;;浅谈地震资料预测孔隙度的方法及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4期 |
16 |
陈占清;李顺才;茅献彪;黄先伍;;饱和含水石灰岩散体蠕变过程中孔隙度变化规律的试验[J];煤炭学报;2006年01期 |
17 |
任勇,何伟,钱立军,孙艾茵,刘蜀知;岩石弹性变形中孔隙度变化公式及其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3期 |
18 |
李传亮;孔隙度校正缺乏理论依据[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