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沥青质分散剂对渣油热反应生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周迎梅  
【摘要】: 为改善渣油加工过程中的生焦和结焦情况,以辽河常压渣油(LHAR)、克拉玛依常压渣油(KLAR)和轮古常压渣油(LGAR)为反应原料,在高压反应釜中考察了沥青质分散剂对渣油热反应生焦、结焦的影响。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FT-IR、粘度测定、激光粒度测定、电导率测定等手段分析了分散剂的作用机理。 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表明,分散剂在沥青质表面吸附聚集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起到稳定沥青质的作用。磺酸类分散剂AD1对于辽河和轮古沥青质分散稳定作用最明显,阳离子型分散剂AD8对KLAR沥青质有明显的稳定作用。沥青质甲苯溶液相对粘度的拟和数据表明沥青质吸附分散剂后胶束的缔合数降低,溶剂化程度增加,且作用大小顺序与分散剂头部官能团的酸性顺序一致。进一步通过XPS和FT-IR分析,推断其可能作用机理为:分散剂头部极性官能团与沥青质表面的杂原子官能团发生酸碱作用或者氢键作用,从而吸附在沥青质表面;烷基侧链的堆集可制约沥青质胶束的生长。 质量分率电导率法研究发现磺酸类分散剂AD1和AD2可以改善LHAR的胶体稳定性,分散剂AD1、AD7可以改善LGWO的胶体稳定性。 渣油热反应实验表明,添加沥青质分散剂可以明显地改变所生焦的形貌,使生焦的粒度减小,提高体系对焦的悬浮能力,大大降低壁相结焦。推断分散剂的抑制生焦的机理如下:在渣油中,分散剂与沥青质胶粒的极性官能团作用,抑制胶束缔合,使沥青质的分散度增加,从而推迟了体系的相分离。在热反应初期生成较多、较细小生焦中心。在焦炭长大的过程中因生焦中心较多,在同样的生焦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生焦的粒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庞晓华;;巴斯夫计划在华新建分散剂装置[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年11期
2 马立文;陈白珍;石西昌;张坤;;Li-Sb-Mn复合氧化物在水溶液介质中的脱Li~+/吸Li~+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7期
3 余江波;;分散剂L-2000的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11年08期
4 宋玮荣;;铁酞绿专用分散剂的研制[J];上海涂料;2011年07期
5 陈志彦;邢欣;钟保民;曾德朝;;分散剂对吸收剂T-ZnO_w吸波性能的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6期
6 李俊;赵景茂;;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金属缓蚀剂的研究进展[J];腐蚀与防护;2011年07期
7 崔长征;缑明亮;陈文科;王建斌;;从石棉尾矿中回收磁铁矿新工艺[J];现代矿业;2011年06期
8 蒋福山;李玉环;苏震;;南美重质原油生产道路沥青技术现状[J];石油沥青;2011年03期
9 苏毅;朱书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水煤浆分散剂的成浆性能[J];煤炭学报;2011年08期
10 郭栋;陆绍荣;黄志义;罗崇禧;刘括;;超支化分散剂对PP/CaCO_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2011年07期
11 王淑钊;曹贵贞;赵晓兵;;膨胀石墨对含油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2期
12 叶志平;王凤英;何国伟;;改性沸石混合矿物对富营养化水中磷的吸附性能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3 王少会;吴细敏;牛利玲;杨绍明;;端羧基长链三元共聚物分散剂的合成及表征[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1年02期
14 戚冬伟;宋玲玲;冯莉;蒋欧;;煤泥絮团分散剂的应用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5 ;封面介绍[J];混凝土;2011年07期
16 王昊;王晶;;CTMAB-膨润土对染料废水吸附试验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6期
17 杨洁影;陈颖;莫松平;;固相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预测[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8 廖发明;郭家秀;尹华强;罗德明;;离子液体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研究[J];发电设备;2011年04期
19 赵景茂;兰旭;;H_2S/CO_2环境中Gemini表面活性剂对L360钢的缓蚀性能[J];腐蚀与防护;2011年06期
20 郭正阳;刘萃莲;任春红;王迎;;用数字成像颗粒分析仪测试聚乙烯粉料粒度分布方法的改进[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千平;吴石山;沈健;;TiO_/PAA悬浮液的分散和流变性能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2 程波;杜垲;张小松;牛晓峰;;氨水—纳米炭黑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罗津晶;罗锦英;黄华伟;;燃煤烟气中重金属汞的去除新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程波财;马倩;熊凯华;叶若松;魏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5 肖长发;安树林;徐乃库;宋喆;封严;;共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吸附功能纤维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6 谢光勇;杜传青;;壳聚糖-铝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7 徐国庆;顾绮芳;杜志超;范选林;;作为地下处置库回填材料的无机吸附剂的应用(英文)[A];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十年进展[C];2004年
8 侯元春;;光亮润滑剂TAF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A];’2000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李艺;程镕时;;明胶水溶液在低浓度区的流变行为研究[A];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光;张颖;郝延强;;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甜甜;除虫脲水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及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杨宇;若干与吸附相关的表面问题的第一原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3 王继乾;添加物对渣油热反应生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戴传波;由玉米浸渍水制取肌醇的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维成;负载型碳化钼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选择加氢反应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6 夏文香;海水—沙滩界面石油污染与净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魏建明;沥青、集料的表面自由能及水分在沥青中的扩散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高军;长江三角洲典型污染农田土壤多氯联苯分布、微生物效应和生物修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秀梅;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性能及土壤植物营养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10 王峰;纳米级硅酸盐结构微粒吸附猪饲粮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迎梅;沥青质分散剂对渣油热反应生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彭英春;凹凸棒石表面改性及其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王诗生;凹凸棒石吸附水溶性染料的性能及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郑娜;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酚类化合物的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章全奎;金属微粉无结晶形成镀层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6 冯俊生;稀土冶炼酸性废水除氟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段丽丽;磺胺二甲嘧啶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砂质壤土中转归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健;功能化有机-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李志维;柱撑酸化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高桂青;改性陶粒的制备及其强化过滤的试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忠华;高效釉料分散剂[N];广东建设报;2003年
2 特约记者 张一峰;锦州石化公司硼化丁二酰亚胺分散剂实现国产化[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周勘;一种新型水下混凝土不分散剂[N];中国水利报;2003年
4 赵粤;木粉聚氨酯泡沫塑料 水下不分散砼不分散剂[N];中国建材报;2000年
5 特约记者 张一峰;锦州石化新工艺为企业发展“加油”[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赵晨光 记者 赵晓强;填补我国润滑油添加剂领域空白[N];锦州日报;2005年
7 东华大学教授 黄茂福;IPN表面改性在喷墨印花中的应用[N];中国纺织报;2005年
8 特约记者 张一峰;自主研发为锦州石化添后劲[N];中国化工报;2006年
9 李学仁 石明元;塔河油田特稠油开采获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5年
10 范盘华 周孟大;陶瓷添加剂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展望[N];广东建设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