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油气成藏系统的划分与评价
【摘要】:
本文综合利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分析化验、测试等资料,应用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借鉴成藏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油气藏特征、油气成藏条件、成藏过程、成藏系统的划分与评价等几个方面,对东营凹陷民丰地区的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
通过分析烃源岩地化特征,建立了民丰地区沙三中、沙三下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区分标准。利用常规地化指标对比法及数理统计中的聚类分析法进行了油源对比分析,明确了源-藏空间对应关系:盐家地区沙三、沙四段原油来源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永安镇原油主要来源于沙四上和沙三下烃源岩。
论文对全区砂体的分布特征、断裂体系特征、不整合分布特征、砂体与断层的组合特征及输导类型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利用地质、地化等方法对永安镇断裂带的油气运移方向及路径进行了剖析,认为油气运移受多种输导要素的作用,断裂在油气垂向运聚中具有重要作用,断-砂匹配决定了油气的分布。
在获取盆地模拟所需关键参数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运移聚集史;模拟计算了三套烃源岩的生、排、聚量及排烃系数。结合圈闭形成期、烃源岩生烃史和饱和压力特征,确定了研究区主要成藏期次:古近纪东营期末和新近纪明化镇期末,不同构造单元油气成藏时期存在差异。利用可视化流线模拟技术,对该区油气运聚特征分析认为,油气运移方向及数量受控于古构造背景、生烃强度和生烃范围;前期盐家地区为油气主要指向区;后期生烃强度及生烃范围扩大,并向全区范围供烃。
结合流线模拟技术,将研究区划分为胜坨东成藏系统、盐家成藏系统、永安成藏系统和永安东成藏系统,并分析了各成藏系统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及潜力,其中盐家成藏系统探明程度较低,尚有较大勘探潜力,永安成藏系统探明程度略高于三次资评中东营凹陷整体平均水平。通过综合分析,建立了各成藏系统的成藏模式,对其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两系统油气运聚均受古构造背景、异常高压、生烃强度及范围的影响,其中控制盐家成藏系统油气运聚的关键因素是沉积相带与烃源岩的配置关系、砂砾岩体的构造形态及物性,而永安成藏系统油气运聚的主控因素是油源断裂及断砂匹配关系。
|
|
|
|
1 |
王圣柱,金强,田义民;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源及其成藏特征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5年04期 |
2 |
刘华;蒋有录;龚永杰;周艳;;东营凹陷新立村油田稠油成因[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2期 |
3 |
李继亭;曾溅辉;吴嘉鹏;;利用东营凹陷典型剖面分析地层压力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J];岩性油气藏;2011年04期 |
4 |
王海华;丁启光;;含氮化合物在东营凹陷南斜坡油气运移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5 |
卢浩;蒋有录;薄冬梅;刘华;;东营凹陷永安镇—盐家地区油源特征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6期 |
6 |
卢双舫;纪贤伟;王跃文;薛海涛;申家年;;松辽盆地滨北区油气运移与油源对比[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2期 |
7 |
杨宪彰;徐志明;赵丹阳;;含氮化合物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06期 |
8 |
朱家俊;;东营凹陷与地层水运移相关的低电阻率油层[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
9 |
石万忠;陈红汉;陈长民;庞雄;朱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地层压力演化与油气运移模拟[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10 |
查明;东营凹陷沙三、沙四段石油运移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J];现代地质;1997年04期 |
11 |
张林晔,蒋有录,刘华,谭丽娟,张乐;东营凹陷油源特征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3期 |
12 |
袁彩萍;徐思煌;贾霍甫;王新征;韩忠义;;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店组烃源岩特征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02期 |
13 |
张卫海;陈中红;查明;曲江秀;;东营凹陷烃源岩排油机理[J];石油学报;2006年05期 |
14 |
杨子成;张金亮;;东营凹陷南斜坡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和油源对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5 |
安作相;马纪;庞奇伟;;油气运移研究进展[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6期 |
16 |
刘华,蒋有录,杨万琴,王宁;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油-源特征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年01期 |
17 |
刘庆,张林晔,沈忠民,孔祥星,王茹;东营凹陷富有机质烃源岩顺层微裂隙的发育与油气运移[J];地质论评;2004年06期 |
18 |
刘四兵;沈忠民;陈义才;汪巍;刘庆;;东营凹陷孔店组原油油源追踪[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9 |
李春光;东营凹陷复杂断块油气田成因机制探讨[J];断块油气田;1994年03期 |
20 |
孙永壮;;东营凹陷南斜坡地层油藏成藏规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