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原油田复合绝缘子老化状况评估方法的研究

张立学  
【摘要】: 目前复合绝缘子已广泛应用于世界上许多地区。美国新生产的绝缘子有60%-70%为复合绝缘子,中国也有几百万只复合绝缘子在35kV-500kV交流输电线上运行并主要被应用于污秽地区。复合绝缘子的主要优点有:安装容易、重量轻、防污性能好、维护费用低、机械强度高等。 由于复合绝缘子外绝缘使用的是有机复合材料,故老化是主要的问题。如何检测线路上绝缘子老化后的质量情况,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供电部门一般并不具备完善的绝缘子检测条件(如污秽闪络试验等),为此本文探索了检验复合绝缘子质量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首先,本文通过对比新复合绝缘子和从线路上拆下的相同型号的复合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及机械特性,说明了运行一段时间后这些特性的变化情况。这些信息对于35kV绝缘子的应用具有参考意义。轻微老化对绝缘子的工频干闪、冲击闪络电压影响不大。绝缘子泄漏电流的幅值和波形可以提供复合绝缘子质量评估的重要信息,故可通过测量泄漏电流评估其老化情况。绝缘电阻的测量对于评估表面憎水性也有一定的作用。测漏电流与绝缘电阻的变化是由于复合绝缘子受到物理化学腐蚀后,表面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造成的,而微观结构的变化可以利用扫描电镜来观察。扫描电镜是分析表面粗糙度的很好的方法。憎水性是复合绝缘子优异于瓷绝缘子的独特性能,因此如何评估憎水性的好坏十分重要。接触角测量以及HC分级都是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接触角测量时,其测量结果与水滴的大小以及在材料表面上停留的时间有较大关系。HC分级比较简单,但对于绝缘子整体性能评估仍有缺陷。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复合绝缘子憎水性与其湿闪电压的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复合绝缘子端部场强控制方法及复合绝缘子[J];电瓷避雷器;2010年04期
2 陈昌图;高压复合绝缘子在多因子老化下的特性变化[J];电气应用;1986年02期
3 ;场致老化及新复合绝缘子泄漏电流波形的分析[J];电瓷避雷器;1999年03期
4 王国春,陈原;京津唐电网复合绝缘子运行分析[J];电瓷避雷器;2002年05期
5 朱宇,江秀臣;复合绝缘子不明闪络原因的实验分析[J];高压电器;2002年01期
6 刘晓安;复合绝缘子性能检测方法简析[J];西北电力技术;2004年01期
7 苏玫;陡波试验在检测复合绝缘子中的作用[J];高电压技术;1997年03期
8 应伟国,周松尧;500kV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芯棒脆断的预防措施[J];电瓷避雷器;2004年06期
9 赵敏;;一种复合绝缘子硅橡胶护套的制备方法[J];橡胶工业;2010年05期
10 胡振;赵天任;魏强华;;500kV耐张串使用复合绝缘子的力学试验研究[J];电气制造;2011年06期
11 谭捷华,吴光亚,何志强,陈春鹰;复合绝缘子湿工频电气试验方法的试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3年08期
12 程养春,李成榕,陈勉,陈润华;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发热机理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5年05期
13 邓奕光;;220kV及以上线路用复合绝缘子[J];电瓷避雷器;1988年01期
14 闫芷苓;从“现代绝缘子技术”国际会议看我国线路绝缘发展趋势[J];电瓷避雷器;1998年04期
15 吴光亚,蔡炜;复合绝缘子存在及研究的问题[J];电瓷避雷器;2000年04期
16 ;通过电场测量方法对高压线路故障复合绝缘子的检测经验[J];电瓷避雷器;2000年06期
17 ;新技术[J];电力建设;2004年08期
18 谢从珍,黄梓容;电容式均压环在750kV复合绝缘子上的应用[J];华中电力;2004年03期
19 吴光亚,林秀钦,蔡炜,张锐,肖国英,顾光和;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工频电弧特性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2年11期
20 袁检,张建荣,吴经锋,段乃欣,邱毓昌,郭洁;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机理分析[J];绝缘材料;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婷;安昌萍;林伟;;重庆电网110KV运行交流复合绝缘子试验研究[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张福林;;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材质老化原因的分析[A];第八届全国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张福林;张银龙;;复合绝缘子耐酸芯棒性能的稳定性[A];电工陶瓷第七次学术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福林;章银龙;;复合绝缘子耐酸芯棒的材料及成型工艺[A];第八届全国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陈继东;;光纤光栅实现复合绝缘子在线监测方法初探[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光亚;张锐;;我国绝缘子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Christian Beisele;;先进材料在户外的运用[A];第一届电器装备及其智能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敬亮兵;李景禄;颜喜平;;复合绝缘子雷击闪络事故的分析及对策[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9 王军;王振兴;;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的金具[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10 崔文杰;;复合绝缘子污闪问题的时域、地域分析[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从珍;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林杰;硅橡胶复合绝缘子憎水性与污闪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3 胡建林;低气压下覆冰绝缘子(长)串闪络特性及直流放电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王胜辉;基于紫外成像的污秽悬式绝缘子放电检测及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5 苑吉河;输电线路绝缘子(串)交流污闪特性及放电过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张志劲;低气压下绝缘子(长)串污闪特性及直流放电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戴日俊;基于紫外光信号的发电厂高压电气设备放电检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胡大伟;高压复合绝缘子闪络过程及其诊断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9 马俊;电场对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及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陈刚;覆冰在绝缘子上的形成机理及其防范措施[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占山;500kV“V”串复合绝缘子机械疲劳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邓镓卓;串联玻璃绝缘子改善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黄兴民;复合绝缘子端部电场改善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杰;基于微观性能分析的复合绝缘子老化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何子兰;复合绝缘子人工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杨挺;东莞地区不同运行年限复合绝缘子的老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佟宇梁;基于热刺激电流的复合绝缘子老化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陈世军;TPR公司复合绝缘子项目经济可行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刘玄;复合绝缘子不明原因闪络特性及端部电场改善措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广长林;基于ARM的复合绝缘子图像采集和传输方法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忠陆;塞维斯集团复合绝缘子项目签约[N];营口日报;2011年
2 记者 魏广军 通讯员 林军英;平高集团成功研制出新型空心复合绝缘子[N];平顶山日报;2009年
3 新华公司;为了巨龙腾飞[N];人民铁道;2011年
4 陈顺风;防冰复合绝缘子研制成功[N];国家电网报;2008年
5 通讯员  张秀贵;山东泰光集团研制出百万伏复合绝缘子[N];科技日报;2005年
6 刘英 高荆萍;东北最大复合绝缘子生产基地将落户大连[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广州750kV复合绝缘子通过技术鉴定[N];今日信息报;2004年
8 记者 路晓冰;国产绝缘子国际领先[N];中国电力报;2006年
9 吴广生;传统绝缘子将被新品取代[N];中国矿业报;2003年
10 许立柱苏艳利;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复合绝缘子生产基地开工建设[N];咸阳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