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条件下CFP保幅成像技术研究
【摘要】:
随着地震勘探和油气开发难度的增大以及油气藏复杂性的增加,对地震勘探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偏移方法不仅能够得到地下构造的相位信息,还需要得到与地下反射系数成比例的振幅信息,这样,保幅成像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共聚焦点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地震偏移技术,它基于等时原理,通过两步聚焦(即激发聚焦和检波聚焦)来完成叠前地震偏移成像,它的技术优势是在不需要正确速度模型的情况下,只依靠聚焦算子的迭代更新,就可以实现最终速度模型的重建以及最终偏移成像结果的生成。前人基于共聚焦点进行成像,基本上是采用基于射线理论来实现,这种方法的计算效率较高,但是其成像精度不能满足保幅成像的要求,本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波动理论来实现共聚焦点技术的两步聚焦,并在此基础上抽取共聚焦点道集,通过考虑波前扩散的影响,设计了消除采集效应和传播效应的保幅算子,采用波动方程的保幅延拓算子,提高算法的保幅性,最终采用保幅型成像条件实现共聚焦点技术的保幅偏移成像。和常规共聚焦点偏移结果相比,基于波动理论的保幅CFP偏移结果成像精度更高,较好补偿了几何扩散造成的振幅损失。
为解决起伏地表的影响,本文采用两步聚焦的思路来实现基于共聚焦点技术的基准面重建,该方法进行基准面重建的关键是聚焦算子的生成,通过将聚焦算子作用于炮记录和共聚焦点道集,最终消除起伏地表对于地下构造的影响,和常规时移静校正相比,该方法能更好的消除起伏地表的影响,基于重建后的成像结果其成像精度更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重建基准面后的记录由于两步聚焦的影响,其信噪比变差,重建后偏移结果的中深层能量变弱,这是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实现对于复杂地表和地下复杂构造的共聚焦点偏移成像,本论文借助共聚焦点技术中的合成聚焦算子和面炮合成理论,基于波场“逐步累加”的直接下延法实现了基于起伏地表的共聚焦点成像,该方法首先合成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合成聚焦算子,然后应用合成面炮理论合成生成共聚焦点道集,最终基于起伏地表条件下的波动方程延拓法生成最终的偏移结果。该方法在选取较少聚焦点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和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一样的成像效果,计算效率得到了提高。进一步通过波动方程法保幅延拓算子的引入以及采用平滑窗函数的成像条件,实现基于共聚焦点道集的保幅偏移成像。模型资料和实际资料的试处理验证了基于共聚焦点技术进行复杂条件下保幅偏移成像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其和常规偏移结果相对比,其成像的精度更高,对于目的构造的刻画更加清晰,较好的补偿了几何扩散造成的振幅损失。
|
|
|
|
1 |
单国健;;地表多次波应用研究[J];石油物探;2007年06期 |
2 |
孙建国;大尺度强变速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与偏移成像的有限积分变换方案[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01期 |
3 |
于鹏,王家林,吴健生;大地电磁全频段偏移成像结合反演技术[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4 |
薛明星;贺振华;;起伏地表叠前波场正演与偏移成像[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2期 |
5 |
白敏;熊晓军;吴娟;;速度误差与偏移成像的定量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2期 |
6 |
刘文卿;王西文;王宇超;邵喜春;胡自多;寇龙江;;角度域叠前偏移成像研究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S1期 |
7 |
Philippe Thierry
,李霞
,王棣;在工作站上实现的3D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法[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9年06期 |
8 |
王巍,于鹏;MT全频段偏移成像技术及其在苏北地区的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9 |
王珺;乔玉雷;姚忠瑞;李瑞忠;;垂直地震剖面高斯束法偏移成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0 |
王堃;;二维盐丘模型的叠前正演和偏移成像[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8期 |
11 |
孙建国,林伯香;三维一步法全倾角偏移[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04期 |
12 |
胡杰,骆飞,安佩君;柴达木盆地地震勘探难点分析和解决对策[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年S1期 |
13 |
孙建国;2003年SEG年会地震勘探新技术介绍[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年02期 |
14 |
Denes Vigh;李幼云;;大型全数据体波动方程偏移新技术[J];油气地球物理;2004年03期 |
15 |
熊友亮,陈洪堤,王敏;复杂地表的叠前时间偏移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4期 |
16 |
姚忠瑞;;基于波场外推的3D VSP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研究——以胜利垦71-检41井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7 |
叶景艳;姚亚琳;王燕群;李清;;偏移速度分析与偏移成像[J];物探与化探;2009年06期 |
18 |
杨凯;李列;;深水崎岖海底对下伏地层反射波特征的影响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
19 |
巴晶;曹宏;姚逢昌;孔丽云;首皓;刘炯;杨慧珠;;利用错格虚谱法模拟礁、滩相储层地震波场[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2期 |
20 |
范涛;;TEM虚拟波场三维连续速度分析及其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