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合成催化剂制备及反应性能研究
【摘要】:
甲醇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环保动力燃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燃料、医药、涂料和国防工业等领域。由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不仅能实现工业生产中碳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能解决化工和能源领域对甲醇的需求。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技术是高效催化剂的开发。
分别采用分步沉淀法(FP)、浸渍沉淀法(DP)和固态反应法(SR)制备了Cu/ZrO_2甲醇合成催化剂。通过低温氮气吸脱附、XRD、TPR、In-situ I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结构、物相结构、还原性能及铜锆之间相互作用等进行了考察,并结合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数据,筛选出了最优的催化剂制备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方法所得催化剂的结构及反应性能差异明显,分步沉淀法和固态反应法催化剂比表面高,还原温度高,铜锆之间相互作用弱,浸渍沉淀法催化剂孔径小,分布集中,还原温度低,铜锆间作用最强,其显示了最高的CO_2转化率和甲醇的时空收率。另外,Cu/ZrO_2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性能好坏与铜锆之间相互作用强弱密切相关,相互作用越强,催化剂还原温度越低,甲醇的时空收率越高,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不是影响反应性能好坏的决定因素。
为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引入MnO_2、Al2O3和B2O3作为助剂。研究发现,助剂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但影响了其选择性。其中,B2O3的引入使甲醇的选择性明显降低;但Al2O3的引入使甲醇的选择性明显提高,时空收率最大。值得一提的是MnO_2的助剂效应没有Al2O3和B2O3显著。
此外,对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甲醇合成过程中催化剂还原温度、反应温度、压力、质量空速等主要因素对CO_2转化率、甲醇时空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文献报道的相一致。
|
|
|
|
1 |
杨意泉,张鸿斌,林国栋,陈汉忠,袁友珠,蔡启瑞;改进型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制备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2 |
李琰;骞伟中;魏飞;;流化床中甲醇合成过程[J];现代化工;2007年S2期 |
3 |
;晋煤集团煤基MTG项目投产[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0年02期 |
4 |
萧任坚;高压法甲醇合成使用高活性催化剂[J];化学世界;1982年06期 |
5 |
童;;甲基叔丁基醚(MTBE)[J];浙江化工;1986年02期 |
6 |
王锦惠;;降低煤基甲醇生产成本的可能途径[J];煤化工;1990年03期 |
7 |
徐安开;均温型甲醇合成塔内件的开发应用及JL冷管型氨合成塔内件和等压合成综合新技术[J];化肥工业;1997年01期 |
8 |
张华良,曹发海,刘殿华,房鼎业;管壳式甲醇含成反应器的最大允许管径和最大传热温差[J];工业催化;1998年01期 |
9 |
王存文,丁百全,朱炳辰;鼓泡淤浆反应器甲醇合成热模试验的工程问题[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10 |
任培春,徐安开;800均温改进型甲醇合成塔内件的应用[J];小氮肥;2002年01期 |
11 |
石海涛;张丽;王黎;;甲醇合成中双效精馏节能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2 |
马宏波;崔文科;师少杰;;甲醇系统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化肥工业;2010年01期 |
13 |
马宏波;崔文科;师少杰;;节能技术在甲醇生产中的应用[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0年05期 |
14 |
尹滨宁;;焦炉气制甲醇非催化工艺探讨[J];辽宁化工;2011年03期 |
15 |
贺冬明,刘素华;甲醇合成塔内件和预热器内件改造小结[J];小氮肥;1996年10期 |
16 |
王良,高庆国,刘国际,雒廷亮;联醇合成塔反应器分析与模拟[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17 |
钱盛,李卫东,唐吉才;影响甲醇合成催化剂时空收率的因素[J];中氮肥;2002年01期 |
18 |
贾广信,谭猗生,韩怡卓;二甲醚合成过程的热力学分析[J];煤炭转化;2005年01期 |
19 |
葛德虎;;淮南煤层气生产甲醇的可行性分析[J];安徽科技;2006年03期 |
20 |
姜瑞霞;谢在库;;尿素直接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