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盐22块砂砾岩储层预测研究
【摘要】:
砂砾岩体是发育在陆相湖盆陡坡带边缘的一种快速堆积,呈退积状的沉积体。它在陆相湖盆中广泛发育,纵向上互相叠置,横向上岩性变化快。近年来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砂砾岩体油气储量逐年增加,使得该类油气储层备受关注。胜利油田深层砂砾岩体油藏主要分布在车镇北坡和东营北坡“两个陡坡带”,“十五”以来,其储量在每年新增储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砂砾岩体为多期碎屑流叠加沉积,横向变化快、储层埋藏深(一般在3000m以下)、内幕复杂,储层空间展布规律认识不清,牵制了该类油藏的开发进展。
考虑深层地震资料由于地震波传播距离较远,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高频吸收作用以及波场复杂的影响导致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低、信噪比低,制约该类储层的预测效果。本文以盐家油田盐22块砂砾岩体油藏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块进行期次展布预测前,首先采用基于井约束的地震提频处理方法拓宽地震资料的频带,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优化地震反演技术预测各期次砂砾岩体的空间展布。随机优化地震反演用概率密度函数作为约束,其求取比较容易,而且很稳定。通常在井多和井少的情况下,概率密度函数基本是稳定的。此外,在地震分层的基础上通过窗口移动的办法,求取分段的方差,即波阻抗可能的分布范围。在盐22块已完钻7口直井的基础上,直接采用分层统计的极值作为空间约束分布,然后采用随机算法求取既满足随机特征又满足地震响应的波阻抗序列。通过这种反演方法,求得盐22块三维波阻抗数据体,以反演数据体作为基础,确定不同期次砂砾岩体的速度、物性参数以及阻抗参数,建立正演模型。在基本地质规律认识的指导下,结合钻井取心沉积构造特征、测井解释、小层对比结果开展储层交互反演,局部修改正演模型,将正演模型作为约束条件再进行迭代反演,最终得到更为符合地质规律的储层反演结果。这种反演方法通过在盐22块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反演结果更加合理,结论更符合地质规律。利用该方法对盐22块油藏预测了9期砂砾岩体,每期砂砾岩体的厚度在40~80米。
|
|
|
|
1 |
伍松柏;;东营凹陷“相—势”控藏作用原理分析及思索[J];海洋石油;2008年02期 |
2 |
孟玮;钟建华;王嘉玮;;东营凹陷永北地区砂砾岩体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质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
3 |
杨剑萍,石德文;东营凹陷北部永921地区渐新世沙三段和沙四段扇三角洲沉积[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4 |
张凤生;郭红旗;杨萱;;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砂砾岩体低孔低渗油气藏[J];石油仪器;2008年04期 |
5 |
刘军锷;李家强;徐兵;;东营北带东段盐下砂砾岩体成藏分析[J];内江科技;2008年05期 |
6 |
于雯泉;林承焰;孙晓庆;吴国忱;李丽;;断陷盆地深层膏盐层系砂砾岩体细分层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7 |
袁静,徐根旺;东营凹陷永554古近系沙四段沟道浊积岩相模式[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6期 |
8 |
姜素华;姜雨;李涛;;用油气运移痕迹的统计结果确定仓储层厚度——以东营凹陷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01期 |
9 |
熊伟,闵伟,刘承华;胜北地区油气输导体系分析及其勘探意义——以坨75井失利原因分析为例[J];断块油气田;2003年01期 |
10 |
曾允孚,田景春,赵志超,孔凡仙,郑和荣;东营凹陷北带沙河街组沙砾岩体的成因类型及其储集性研究[J];岩相古地理;1994年01期 |
11 |
刘延梅;;砂砾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4期 |
12 |
黄蓉;;基于成像测井技术的砂砾岩体识别方法——以东营北带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1期 |
13 |
朱德燕;;东营凹陷古近系岩性圈闭分布及成藏条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3期 |
14 |
徐茂斌,许建华,胡光明,史庆君,周李军;利津地区砂砾岩体储层微观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2期 |
15 |
孙春莲;;永北盐家砂砾岩体滚动勘探开发技术[J];科技资讯;2006年12期 |
16 |
孙卉;徐丽英;周旭红;赵立旻;边少之;;东部凹陷西部斜坡区有利砂砾岩体储层预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2期 |
17 |
孙龙德;东营凹陷北部斜坡带沙三—四段砂砾岩体与油气聚集[J];沉积学报;2003年02期 |
18 |
孔凡仙;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的勘探[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年05期 |
19 |
张丽艳,王磊,孙建孟;罗家地区砂砾岩体岩相特征及其分析技术[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20 |
孙波;黄克;王传忠;;埕南断裂带埕913砾岩体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技术[J];内江科技;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