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处理PC集群并行效率研究
【摘要】:
石油地震资料处理需要海量存储和巨量计算,一直是高性能计算的重要应用领域。基于Linux的集群计算机系统由于在性价比、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明显优势,已成为目前地震资料处理的主流平台。对地震资料处理PC集群的并行效率进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地震资料处理集群的整体效能,提高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在分析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地震资料处理PC集群并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主要是I/O瓶颈问题和串行程序在并行环境中的低运行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并行文件系统和并行编程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本文首先利用普通PC机和MPI技术构建了一个PC集群,对其进行了LINPACK基准测试,分析了影响集群性能的几个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为了解决地震资料处理集群中日益严重的I/O瓶颈问题,本文在研究并行文件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将Lustre并行文件系统部署到了实验集群中,利用iozone对NFS和Lustre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Lustre能够更好地适应并发I/O的要求,可有效缓解I/O瓶颈问题。为了提高Lustre的安全性,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PKI的Lustre安全模型。
在研究相关并行程序设计和开发理论的基础上,对地震资料处理软件中的核心算法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矩阵乘法操作,利用MPI、OpenMP和CUDA等技术进行了并行化,并与相关串行程序在执行耗时方面进行了比较。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对计算密集型算法进行并行化,可以明显缩短程序运行周期。
将Lustre并行文件系统和并行编程技术应用到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系统,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测试表明,Lustre和并行编程技术可以显著缩短地震资料处理周期,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此外,本文还研究了编译器、运行环境、数学库等因素对程序效率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对进一步提高并行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
|
|
|
|
1 |
闵越;以PC为基础的数控系统[J];锻压机械;1999年03期 |
2 |
陈金佳;PC机与MCS-51系列单片机多机通讯在语言学习系统中的应用[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3 |
冷山述;实验室的网络建设[J];电子技术;1999年07期 |
4 |
夏田
,文怀兴
,魏康民;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的分析[J];航空制造技术;2002年12期 |
5 |
万忠,孙德超;通过PC机串口控制单片机系统实现电源管理[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6 |
施文济;剖析基于PC的电子电路虚拟设计平台[J];自动化仪表;2001年07期 |
7 |
刘亚东,李从心,王小新;用PC定时器实现步进电机控制脉冲微秒级精确定时的方法[J];测控技术;2001年10期 |
8 |
周一军;智能分散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运用[J];自动化仪表;2003年05期 |
9 |
陈其松;实时监控调度系统扩展性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4年01期 |
10 |
谢明;基于PC平台的开放式机床数控系统[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1 |
于天河,王慕坤,李欣;基于Delphi的PC机与多单片机通信处理技术[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12 |
石勇,刘文涛,王知行;基于PC机的并联机床数控系统的研究[J];机械与电子;2003年02期 |
13 |
迟小玲
,周少燕;PC与MAC互联大全——Win9x/Me/NT/2000与MAC机互联[J];今日印刷;2004年04期 |
14 |
邓表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与开发[J];广西机械;1998年02期 |
15 |
陈弘,刘彦,杨宇航;基于Windows95/98的PC卡驱动程序设计[J];电子技术;2000年01期 |
16 |
姜伟光,姜贵;PC机扩展RS-232接口[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0年08期 |
17 |
柳春生,李淑慧,王丽萍;矿井提升机PC电控装置的研制[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18 |
李文磊,刘晓平,张玉霞;兼容PC在小电流接地系统微机选择装置中的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2年03期 |
19 |
夏田,文怀兴,张斌;几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分析与研究[J];轻工机械;2003年02期 |
20 |
张旭辉,马宏伟;基于PC的超声自动检测控制系统[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