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
【摘要】: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由于储层埋藏深,类型多,变化大,分布复杂,成岩作用强,造成储层油气藏类型多样,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面临诸多难题。本文正是基于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的特点,针对塔河油田裂缝性储层中所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实用的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测井响应特征识别和评价方法。
研究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复杂,通过对大量岩心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识别岩性以及分析孔隙空间类型等储层地质特征。
通过对该地区的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响应特征的研究,结合孔隙空间类型将研究区储层分为四类,并且建立相应的识别方法。
另外,利用三维有限元计算任意倾角下的单一裂缝、裂缝组、交叉缝及宏观均匀各向异性介质裂缝地层的双侧向测井响应,深入分析裂缝在各种测井曲线上的异常响应特征,实现对裂缝带的识别,确定裂缝发育段,定性识别裂缝;划分裂缝类型,建立不同类型裂缝的测井响应模型,计算裂缝孔隙度、地层水饱和度、泥质含量、总孔隙度等参数。
按储集空间类型应用测井值交会图技术对识别流体性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着重讨论了测井值及其简单计算结果进行交会识别流体性质的局限性,同时利用新方法识别储层流体。
针对塔河油田裂缝性油气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以常规测井方法为主,以新方法新技术为辅,建立不同类型裂缝的测井解释模型,研究适合塔河油田特点的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
|
|
|
1 |
陈强路,钱一雄,马红强,王恕一;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06期 |
2 |
张秀荣,赵冬梅,胡国山;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分析[J];石油物探;2005年03期 |
3 |
于慧玲;傅恒;黄海平;吴其林;陈骥;;塔河油田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沉积特征及储集特征[J];矿物岩石;2008年02期 |
4 |
戚明辉;姜民龙;张小衡;;利用类干扰试井研究塔河油田井间连通关系[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23期 |
5 |
闫相宾,韩振华,李永宏;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储层特征和成因机理探讨[J];地质论评;2002年06期 |
6 |
王士敏;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J];新疆地质;2003年02期 |
7 |
康志宏,吴铭东;利用层序地层学恢复岩溶古地貌技术——以塔河油田6区为例[J];新疆地质;2003年03期 |
8 |
张诗青,樊政军,柳建华,高秋涛,刘杰;碳酸盐岩储集层定量评价——以塔河油田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2期 |
9 |
张涛,闫相宾;塔河油田隐蔽油气藏岩溶型储层成因研究(英文)[J];Petroleum Science;2004年02期 |
10 |
李纯泉,陈红汉,陈汉林;塔河油田奥陶系热流体活动期次的流体包裹体证据[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2期 |
11 |
;百字短讯[J];海相油气地质;2008年02期 |
12 |
何琴;蔡忠贤;卢鸿;;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存储单元的定义和划分——以塔河油田4区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2期 |
13 |
陈静;;塔河油田晚白垩世轮藻化石组合特征及意义[J];新疆地质;2011年01期 |
14 |
杨敏;张烨;;缝洞型油藏超大规模酸压技术[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3期 |
15 |
李国政;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油气藏低阻油气层的成因及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1999年04期 |
16 |
王勤聪,李宗杰,孙雯;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地球物理识别模式[J];新疆石油地质;2002年05期 |
17 |
鲁新便,高博禹,陈姝媚;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研究——以塔河油田6区为例[J];矿物岩石;2003年01期 |
18 |
杨敏;塔河油田4区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性研究[J];新疆地质;2004年02期 |
19 |
朱朝阳;周尤新;张泳;;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西南部志留系成藏条件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4期 |
20 |
阎相宾;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