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川东北地区空气钻井技术及应用研究

韩强  
【摘要】: 气体钻井是以压缩空气或其它压缩气体(如氮气、天然气或几种气体的混合气)作为携岩循环介质的钻井作业,实质上是一种负压钻井技术。气体钻井技术具有提高机械钻速,节约钻井成本,保护油气层等诸多优点,因此气体钻井技术正在国内迅速发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川东北气体钻井现场实践对气体钻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工艺技术流程、设备概况及现场施工步骤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气体钻井的可行性研究和循环参数的理论研究。提出以井壁稳定性分析为主,综合考虑地层特性的气体钻井可行性分析方法;通过进行地层流体的判断、地层物性的解释、地层压力的解释以及出水量的计算,完成了钻前对水层的预测;得出了空气钻井沿程压力分布公式、岩屑颗粒在环空中的沉降速度以及岩屑颗粒在环空中的运行速度。通过实例对采用最小动能标准计算方法和岩屑沉降末速度标准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在关键点采用最小动能标准计算方法的Angel模型更加符合于现场实际。本研究成果为钻前进行可行性预测以及气体钻井中流体动力学主要参数的计算提供理论保障和技术支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文田;;川东北泡沫钻井获得成功[J];石油钻采工艺;2007年03期
2 王涌泉;;川东北固体沥青的形态和分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3 胡森清;;川东北地区普光构造飞仙关组储层孔隙演化与成藏关系分析[J];南方油气;2004年03期
4 胡明;沈昭国;;四川盆地东北部构造式样分析及天然气勘探方向[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06期
5 马永生;牟传龙;郭彤楼;谭钦银;余谦;;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J];矿物岩石;2005年04期
6 储昭宏;黄勇;文虎;冯明刚;;碳酸盐岩储层胶结指数m的求取及应用[J];南方油气;2005年04期
7 罗川又;张帆;王兴志;刘勇;曾德铭;李军龙;;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5期
8 雷耿;;元坝12井欠平衡钻井分析与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1期
9 马广宇;;川东北普光及周边天然气藏地质特征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8期
10 林良彪;陈彦庆;淡永;钟怡江;徐胜林;;川东北须家河组中铝土矿的发育特征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响应[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11 秦建中;付小东;刘效曾;;四川盆地东北部气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研究[J];地质学报;2007年08期
12 于宏伟;何顺利;张洪;;川东北温泉西构造石炭系成藏条件分析及勘探前景[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17期
13 刘铮;张宏军;刘传仁;邵明伟;肖新磊;;复合纤维水泥浆在川东北钻井承压堵漏中的应用[J];钻采工艺;2007年06期
14 石元会;李光华;葛华;高秀娥;;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综合录井探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5 张灵军;耿应春;李祖奎;;川东北地区钻头选型与推荐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16 熊建华;施豫琴;过敏;;构造挤压在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异常高压中的作用[J];矿物岩石;2010年03期
17 智慧文;钟敬敏;;利用测井资料分析川东北地区地应力方向[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1期
18 樊朝斌;;母家1井喷漏同存复杂情况处理[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3期
19 刘欣;傅恒;李仲东;黄勇;;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中金红石和菱锶矿的发现及成因解释[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0 刘雁婷;傅恒;陈骥;刘欣;达丽亚;;川东北Y地区雷口坡组古岩溶辨识标志[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铉;;物探技术在川东北油气勘探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波;蒋有录;崔杰;宋玲;;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超压成因分析[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文汇;腾格尔;高波;张中宁;张建勇;张殿伟;;川东北地区H_2S形成及富集机制——以普光气田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饶松;朱传庆;胡圣标;汪集旸;;川东北地区海相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的敏感性分析——以普光5井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万春;张晓宝;罗厚勇;李立武;;川东北地区富含H_2S天然气烃类与CO_2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姜磊;蔡春芳;李开开;;川东北飞仙关组高能滩相储层成岩流体特征及演化[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开开;蔡春芳;姜磊;;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成岩过程中Sr的迁移及富集机制探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石元会;黄强;;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综合录井探讨[A];湖北省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饶松;唐晓音;朱传庆;胡圣标;汪集旸;;敏感性分析在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中的应用——以川东北地区普光5井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谢增业;李剑;单秀琴;胡国艺;高嘉玉;;有机包裹体在川东北鲕滩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杰;川东北地区深部地层异常压力成因与定量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钟怡江;川东北长兴期—须家河期构造—沉积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胡安平;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硫化氢气藏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张峰;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铜山;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其生成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6 储昭宏;川东北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高梅生;川东北地区天然气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沈平;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及目标评价[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胡作维;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白云岩的形成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志彬;川东北地区河坝构造工程地质特征及钻井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强;川东北地区空气钻井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苏静;川东北河坝地区气体钻井地层出水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张达;川东北地区叠前反演与流体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淡永;川东北须家河组物源分析与沉积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婧;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信息处理及解释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6 曹继飞;川东北海相地层抗钻特性及钻井提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张鲜;川东北某高硫气田开发工程SO_2排放对区域植物的影响初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范昱;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层序地层及沉积充填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高红灿;川东北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10 贾跃玮;川东北地区陆相地层致密砂岩储层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推进优势产业跨越发展[N];南充日报;2007年
2 李仕德 本报记者 李尚全;红色沃土耀明珠[N];中国特产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青山;“千年绸都”靠什么领跑川东北[N];四川日报;2010年
4 赵祉铣 王军;川东北将成为四川清洁能源基地[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5 张亚斌;千年重镇:迈向扩张之路[N];南充日报;2008年
6 杨守福;川东北气矿力保六条禁令畅通无阻[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记者 张学斌徐华 蔡华德;河坝102井创川东北工区多项纪录[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记者 张学斌;川东北连续两月钻井进尺过万米[N];中国石化报;2010年
9 陈钧先;1800亩土地建川东北汽贸中心[N];南充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林青;梦萦川东北 奉献大气田[N];中国石化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