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随着“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货物贸易协议》的签署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逆差的状态。研究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有利于扭转贸易逆差,优化农业和农产品结构,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繁荣发展。本文首先对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整体分析,分析显示:双边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发展迅速,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但基于RCA、TC指数的计算表明,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然后在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进行机理分析基础上,选取2000-2012年中国对东盟十国农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经过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后,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规模与国家规模差异指数促进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出口,但Thom和McDowell指数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程度较低;中国与东盟的制度差距、海运距离起到预期的反作用;双边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对HS16-24章农产品的出口影响明显,汇率的波动则明显阻碍了HS07章蔬菜类的出口。最后,运用相关理论,针对影响因素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加强汇率和制度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