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CSTR的反应器网络综合研究

周红敏  
【摘要】:反应器网络综合问题是过程综合的关键性子课题,其深入研究对反应过程开发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反应器网络综合还影响着过程系统的环境效应,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往往与反应过程密切相关。另外,它与换热网络综合、分离序列综合等其他过程综合的子课题相比起步较晚。因此它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是实现化工全流程过程综合的瓶颈问题。虽然已有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在理论上和应用上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本文综述了反应器网络综合的研究进展,并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 以反应器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反应器网络综合问题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研究。为了降低复杂反应体系综合问题的求解难度,本文在阐述了全混流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对平推流反应器(Plug Flow Reactor—PFR)等常用类型反应器替代性的基础上,以全混流反应器为基本反应器类型,构造了基于CSTR的反应器网络通用模型,并将其表述为仅含有代数方程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2) 分别采用通用代数模型系统(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System—GAMS)和遗传算法对基于CSTR的通用模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复杂反应体系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可以得到与文献一致的优化结果。但采用GAMS求解此问题要比采用遗传算法更为方便有效。 (3) 基于PFR和CSTR两种有代表性的反应器类型,构造了一个反应器网络的超结构模型,并将超结构的数学模型表述为代数方程的形式。同时给出了求解此超结构模型的两次优化策略,即首先以较少的CSTR替代PFR,并通过初次优化来确定网络结构;然后以尽可能多的CSTR来逼近PFR,通过再次优化得到问题的最优解。该方法大大减小了问题的规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求解难度。对第Ⅱ类及第Ⅲ类反应体系的实例研究表明,采用本文构造的超结构模型和两次优化策略,可得到与文献相一致或较优的反应器网络结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仰栋,华贲,程华农,宋学平,伍联营,韩方煜;反应器网络结构的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1年Z1期
2 陈启石,冯 霄;反应器网络综合优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2年05期
3 曹贵平,孙炜,张明华,朱中南;连续串联釜式反应器中苯酚羟化制苯二酚的催化剂活性分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高俊发;SBR法工艺分析[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5 周红敏,金思毅;遗传算法在反应器网络综合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5年03期
6 廖质彬;非稳态非等温操作的CSTR的计算[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7 李大字;李德强;刘霞;耿延睿;;基于UKF的递归神经网络训练算法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10期
8 赵振兴,欧阳藩;L-天冬氨酸生物反应器的最优组合[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7年02期
9 刘赵淼;CSTR中三变量连续放热化学反应模型的非线性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10 王洪礼,郭树起,谭欣;生化系统中时间延迟与非线性振荡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9年04期
11 高庆宇,汪跃民,臧雅茹,马克勤,赵学庄;硫化合物与H_2O_2在非催化反应中的非线性行为[J];物理化学学报;1996年01期
12 胡仰栋,华贲,韩方煜;基于导数分析确定最优反应工艺(Ⅰ)简单反应体系[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3 黄振炎;CSTR中以果糖、丙酮为底物的B-Z反应体系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14 张治山,赵文,周传光,袁希钢;反应器网络综合分区法中的简捷计算[J];化工学报;2004年01期
15 谢芳宁,潘勤敏,潘祖仁;CSTR中苯乙烯本体热聚合过程模型化和仿真分析[J];化工学报;1996年05期
16 范顺杰,徐用懋;聚丙烯反应器的动态模拟[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0年05期
17 李瑞年,阎克平;CSTR中氢氧反应的多重定态和振荡起燃[J];科学通报;1987年12期
18 杨开,贺佳杰;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解析(2)—PF型反应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19 王春利,赵文,金思毅,周传光;RSR系统一般化特性方程[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4年03期
20 王春利,金思毅,赵文,周传光;反应分离再循环系统一般化特性方程[J];化学工程;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玺;解小华;秦贵军;;基于卡尔曼滤波的CSTR控制器设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2 李永峰;陈红;韩伟;徐菁利;;CSTR反应器发酵产氢操作及工程参数测定方法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何德峰;宋秀兰;杨马英;;反馈线性化构造性预测控制及在CSTR中的应用[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4 毕荣山;杨霞;谭心舜;郑世清;;过程综合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算法的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5 王书斌;胡品慧;王艳云;;串级CSTR的非线性模糊预测控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东勇;许力;蒋静坪;;连续搅拌反应釜的混合监督学习控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7 赵佳;;炼铁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构想与实现[A];推进信息及自动化技术在钢铁工业节能降耗、改善环境、降低成本中的应用论文集[C];2005年
8 梁浩;朱继懋;吴启迪;;一种学习控制系统及其在CSTR系统中的应用[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9 邓燕妮;桂卫华;胡荣强;;锌湿法冶炼浸出过程H_∞优化控制研究与设计[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10 张健;陈丙珍;胡山鹰;;多制冷剂复迭制冷系统的综合方法[A];过程系统工程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维中;基于随机优化的复杂精馏系统综合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鄢烈祥;过程系统全局优化搜索新算法[D];北京化工大学;1998年
3 王晓红;基于遗传规划的生产混合物产品的分离过程综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刘海苗;碘酸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反应体系的时空动力学[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郑国臣;CSTR和ABR处理有机废水产氢产甲烷特征与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文清;聚苯乙烯工业装置的建模与优化[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李洪泊;丁二烯/苯乙烯阴离子连续溶液共聚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徐艳;CO偶联再生反应系统的非线性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刘英;清洁工艺过程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张健中;一类连续化工生产过程的模型辨识及非线性预测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敏;基于CSTR的反应器网络综合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2 陈辉;基于自适应观测器的CSTR系统有界控制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长鹏;基于CSTR温度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王婷;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反应物浓度软测量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宋仁松;基于目标的反应器网络综合分区策略及其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6 王达;遗传算法用于多目标过程优化综合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7 徐鸿飞;能量有效的无线传感反应器网络有向簇化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贾斌;环境友好化工过程综合中环境因素的量化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9 刘新;非热等离子体气体脱硝的主要反应和动力学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10 孔祥冰;模块环境下多目标遗传算法在过程优化综合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殷毅;中药“天价”转让 我们该反思什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许晓东;从商旅住所看宾馆家居[N];消费日报;2007年
3 李翔;一步一步玩CS[N];电脑报;2001年
4 记者 徐飞鹏;本市“无缝隙”应急管理保驾“好运北京”[N];北京日报;2007年
5 记者 许含宇;今秋高一“课改”亮点多[N];福州日报;2006年
6 本报高级记者 马驰;东大自动化“武装”制造业[N];沈阳日报;2008年
7 李怀今 实习生 夏有为;我市启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综合试点[N];深圳商报;2006年
8 记者 李莉;工总行力推中小企业上市业务[N];深圳商报;2007年
9 桂宝刚 冯晓鹏;北票跻身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N];朝阳日报;2008年
10 张松泉 汪立明;富阳市完成经普综合试点工作[N];中国信息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