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长江沿岸深基坑长期降水条件下周围建筑物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耿会勇  
【摘要】:本课题依托于南京市梅子洲过江通道接线工程-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及相关工程,本工程是2014年青奥会的主要配套工程之一,主要由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滨江大道地下交通系统和青奥轴线公园地下空间三部分组成。主线隧道全长1668m;滨江大道隧道线路主线长1258m;梅子洲过江通道主线隧道上方、青奥公园下方设置地下一层大型地下空间,总开发面积21000m2。项目研究的施工区域为,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J1-J5区域,其中主线隧道全长1668m,匝道1603m。该区域主要为条型基坑,最大开挖深度27.5m,最大开挖宽度50m。根据基坑开挖深度不同,基坑围护结构分别采用放坡、SMW工法桩、钻孔桩+三轴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高压旋旋喷桩接缝止水等形式。除B2-J1区有部分基坑围护结构隔断了基坑内外水力联系外,其余均为“悬挂式”围护结构,坑内外地下水具有水力联系。本项目地处南京市长江沿岸,为南京市梅子洲过江通道一期工程。本工程所在区域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降水时间长,长江等地表水体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较好,在丰水期对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对区域地下水的形成的补给起重要作用。据区域资料以及本次勘察成果,根据含水层的岩性、埋藏条件和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力特征,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又可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承压水主要分布于基岩上部松散层中,其沉积物多呈二元或多元结构,上细下粗,在长江漫滩区上覆淤泥质土及黏性土,并直接与长江河道区江水相通。深基坑长期降水条件下周围建筑物沉降控制技术研究。参考国内外文献对深基坑施工对周围建筑物沉降控制的研究,研究了在长江沿岸深基坑施工对周围建筑物沉降控制理论,研究了分区降水技术对周围建筑物沉降控制效果。并在依托工程中采用的分区降水技术,超大、深变基坑分区降水技术对节约成本,减少周围沉降进行了研究。在该类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大跨度隧道还没有类似工程可以借鉴。此次在南京青奥轴线地下工程隧道的应用将填补在长江沿岸深基坑施工中应用的空白,通过此研究为承建同类工程积累宝贵的技术借鉴和施工经验。本课题的研究即针对南京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建设工程连接线的具体工程问题,又针对该工程处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的建造技术,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型城市地下枢纽工程各类建造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为本工程解决实际问题,对超大型城市地下枢纽工程建造技术的科学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确保安全、经济、可靠地对本工程进行施工的同时,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工程依据和设计经验,为其进一步在工程中推广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型城市地下枢纽工程建造技术应用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增先;;降水无支护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0期
2 张伟;;控制深基坑工程安全的几点心得[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23期
3 孙炎;;附近有建筑情况时的深基坑施工方法[J];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4 苗欣然;;有关深基坑挖土的安全措施[J];科技信息;2012年05期
5 胡光云;;敏感环境下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方法及应用[J];地质学刊;2014年01期
6 王兵 ,朱炯;深基坑施工研究综述[J];太原科技;2003年05期
7 钱健仁;深基坑施工对近距离房屋的保护及影响评价[J];大众科技;2005年05期
8 王新然,焦星东;深基坑支护治水设计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2期
9 黄志;;试谈我国深基坑工程的现状[J];广东科技;2006年02期
10 曾照明;;深基坑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探讨[J];河南科学;2006年04期
11 徐杨青;;深基坑工程决策与优化设计智能系统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年S1期
12 马亮;范建;;我国深基坑工程技术的新进展[J];科技资讯;2006年21期
13 黄立华;;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资讯;2007年03期
14 朱育宏;;某深基坑工程施工分析[J];广东科技;2007年03期
15 仝有荣;;临近铁路深基坑开挖防护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1期
16 李新玲;;浅谈深基坑支护的设计[J];科技资讯;2007年11期
17 卢文伟;;深基坑支护锚杆设计与施工的几个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07年21期
18 王立祥;张巍;;长春市某深基坑支护的实践与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5期
19 韩亚明;袁加华;;基于构筑物深基坑处理方法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32期
20 蔡声炫;;浅谈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资讯;2008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振东;;深基坑工程风险管理浅析[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連祥;李術才;;济南市深基坑工程方案指标体系及其选优方法[A];第八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桂国庆;涂铿;;深基坑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4 黄宏伟;边亦海;;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A];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技术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宏伟;边亦海;;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A];上海软土地深基坑技术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瑞阳;;南京地铁张府园车站深基坑邻近建筑保护技术[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李添生;谭向涛;;广州富信广场深基坑(-13.75米)技术处理及应用[A];广东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梁炯鋆;李振明;冯卫星;翟金明;;深基坑地质工程系统构筑法概则[A];地面岩石工程与注浆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张雷;刘振宏;钱元运;洪庄年;袁戟;;深基坑宽度对周围建筑影响的有限元分析[A];第十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樊春田;刘合强;;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探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秀栋;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变形安全性状的时间特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胡强;深基坑工程建模理论与稳定性评判的关键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3 徐兴良;广安门医院门诊楼深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李维涛;深基坑工程三维仿真分析系统开发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王爱勋;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家国;砂卵石地层中圆形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设计理论[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边亦海;基于风险分析的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D];同济大学;2006年
8 赵延林;深基坑稳定与变形的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朱庆科;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若干问题分析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庄心善;深基坑开挖土体的卸荷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纯晶;深基坑施工前的风险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耿会勇;长江沿岸深基坑长期降水条件下周围建筑物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玉莹;基于MES法的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价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鲁艳兴;深基坑土钉墙与桩锚联合支护方案设计及变形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陈列皓;邻近高层建筑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尚绍茜;排桩在山区深基坑支护中的受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程世龙;深基坑施工信息化及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富辉;黄土地区深基坑支护降水计算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张少卫;西安市南门广场复杂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监测[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10 沈浩;宝钢1880热轧大型深基坑群风险管理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如刚 记者 李耀华;严管深基坑 杜绝“楼歪歪”[N];连云港日报;2013年
2 记者 彭诗淇;昆明将整顿深基坑工程建设[N];昆明日报;2013年
3 徐列;上海织密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网[N];建筑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红梅 通讯员  崔伟;高楼入白云 地角固金汤[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 檀心;深基坑工程事关建设工程基业之本[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记者 钱怡;深基坑工程抽检 新开4张“罚单”[N];苏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如春 本报通讯员 亓坤坤;新技术“爆”出国内最深基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8 ;南通市市区深基坑工程管理暂行办法[N];南通日报;2012年
9 祝冬标;地下结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N];建筑时报;2006年
10 记者 郭靖;深基坑施工应制订事故预案[N];宁波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