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水热转化制取酚型化合物的研究
【摘要】:当前,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日益紧张,寻求一种可再生、价格低廉,储备和含量丰富的替代资源受到广泛的关注。本论文针对这一热点课题,从制浆过程形成的黑液中酸析出碱木素,并将其与其他常见的木素样品进行结构的对比与表征,最终利用水热转化技术(亚临界和超临界条件下)使其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学品(酚型化学品)。在亚临界水热转化的实验中,转化的反应温度和溶剂体系的浓度(乙醇浓度)明显的影响着碱木素的转化率和酚型产物的得率,而反应的停留时间对转化影响相对较弱。当在最优的转化条件下(反应温度310-C,反应停留时间30 min,乙醇浓度为25%),主要的酚型产物得率达到最高,苯酚4.25 mg/g,4-甲基愈创木酚2.93 mg/g,3,5-二甲氧基苯乙酮0.78 mg/g,1,2,4-三甲氧基苯2.47 mg/g和4-甲氧基-2,6-二基苯乙酮2.47 mg/g。除此之外,在反应温度为310℃,反应停留时间为60 min的纯水条件下,愈创木酚和2,6-二甲氧基苯酚的得率最高分别为11.87 mg/g和12.17 mg/g。为了对比碱木素(AL)在超临界条件下转化酚型产物的潜力,实验引入了玉米芯水解残渣木素(XRL)和玉米杆水解残渣木素(ERL)进行转化性能的对比。采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磷谱定量(31P-NMR)等分析技术对三种木素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分析结果表明,AL由于在蒸煮过程中受到强碱的影响,结构破坏程度较大,转化性能最低。AL中主要由愈创木基丙烷和紫丁香基丙烷两种结构单元,对羟基苯基丙烷结构单元很少。在转化性能上,AIJ的活性较低,产生的总酚含量(9%,占原始木素的质量比)少于XRL和ERL(二者最多可以产生14%)。在产物的种类上,AL更多的产生出S型产物(如2,6-二氧基苯酚),而XRL产物更倾向H型产物(如苯酚和4-乙基苯酚)。在375℃的反应温度下,此时反应的停留时间对木素的转化率和各产物的得率都有更明显的影响,且最优的停留时间为30 min。在最优的转化条件下,愈创木酚和2,6-二甲氧基苯酚由AL转化的最高得率可以达到14.34和15.67 mg/g。而XRL的产物中,得率最高的为苯酚和4-乙基苯酚,分别可以达到28.94 mg/g和36.21 mg/g。
|
|
|
|
1 |
林鹿,C.-L.Chen,J.S.Gratzl;麦草木素结构的研究进展[J];中国造纸学报;2001年01期 |
2 |
庞春生,林鹿,杨柳,赵德清,蒋李萍,詹怀宇;木素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J];中国造纸学报;2004年01期 |
3 |
许凤,孙润仓,刘传富,詹怀宇;植物细胞壁中木素的不均一性[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
4 |
廖艳芝;杨阿三;孙勤;钟哲科;;工业木素的氨化反应研究及其进展[J];中国造纸学报;2007年01期 |
5 |
张爱萍;刘传富;孙润仓;任俊莉;王新爱;;光谱技术在木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造纸学报;2007年03期 |
6 |
袁成强;刘玉;陈嘉川;杨桂花;;麦草碱木素结构特性的研究[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
7 |
韩宗敏;韩颖;;木素作为化工原料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造纸;2010年04期 |
8 |
曹建武;张美云;李金宝;;黑液中木素提取和利用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造纸;2010年04期 |
9 |
胡绍进;陈嘉川;杨桂花;;木素分布的测定方法及研究展[J];纸和造纸;2011年07期 |
10 |
张应龙;张锐昌;张咏梅;艾明强;黄峰;;木素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
11 |
张应龙;张锐昌;张咏梅;韦珍珍;艾明强;黄峰;;木素结构降解分析及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2年10期 |
12 |
H.H.Nimz;吴锦辉;彭昆荣;;木素中的非环苯芳醚键[J];国际造纸;1982年05期 |
13 |
Glasser.W.G.;陆文达;任霞梅;;木素在未来木材利用工艺中的作用[J];国外林业;1985年02期 |
14 |
何兰芳,常风眉,高洁;甘蔗皮中木素的结构特征[J];中国造纸;1987年06期 |
15 |
杨静榕;木素及其利用途径[J];木材工业;1988年04期 |
16 |
邰瓞生,潘小琪,纪文兰,周卫星,于俊,李忠正;禾草木素的化学特性[J];中国造纸;1989年01期 |
17 |
冯文英;石淑兰;;荻和芦苇木素化学特性的研究[J];天津造纸;1992年01期 |
18 |
马邕文,陈中豪,王宗和;麦草酶解木素制备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1996年00期 |
19 |
高扬,王双飞,陈嘉翔;木素的生物降解及酶的作用[J];纸和造纸;1996年02期 |
20 |
林鹿,胡健,詹怀宇;植物木素生物合成的控制[J];中国造纸学报;1998年0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