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调水技术经济问题研究
【摘要】: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系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变异性大,水资源空间分布与土地资源的匹配状况不理想,生态系统相对脆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与国民经济产业布局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一些水资源紧缺而人口集中、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提出了外调水的要求。本论文通过总结现有调水工程的经验和教训,归纳跨流域调水的关键技术问题,并逐一从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上对其进行了探讨。论文辩证地分析了调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为调水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是要解决或缓解缺水地区竞争性用水矛盾给生态与环境造成的破坏;应用水资源三次供需平衡分析,剖析缺水地区水资源情势,针对缺水地区竞争性用水的特点,研究跨流域调水的外调水与当地水合理配置的方法、准则与途径。
基于以上关键技术问题的梳理和解决,论文以跨流域调水项目规划阶段为时间断面,以规划内容为工作平台,以跨流域调水的迫切性、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的论证为纲,展开跨流域调水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定性分析。以山东省位山闸引黄调水工程为例,对该工程规划的关键线路进行了分析,剖析了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和综合措施,认为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是必要的,但同时应以调水工程的建设作为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的契机和推动力,只有两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方能实现调水的宗旨,即保护生态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