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调控对枣树(冬枣)生长及代谢影响的效应研究
【摘要】:
中国山东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冬枣的主要产区,当地的冬枣以其皮薄,肉质酥脆,汁液多,富含维生素而闻名。但是冬枣的营养生长非常旺盛,坐果率极其低下,在实际生产上每年需要大作业量的修剪、环剥及环割,但这些措施易造成树势的衰弱,易患真菌和生理病害,使冬枣的品质下降。根据冬枣这一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以6年生的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为试材,分别在行间两侧距树干3倍、5倍和7倍胸径距离处对其进行根剪处理,研究了根系修剪对冬枣生长、代谢、果实品质、土壤理化、生物学特性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1. 3倍胸径根剪与对照相比,根剪后第一年枣头二次枝的数量、长度和粗度分别减少了12.1%、27.9%和3.9%;第二年枣头二次枝的数量和长度分别减少了31.7%和16.1%,但粗度却增加了37%。
2. 3倍和5倍胸径根剪与对照相比,根剪后第一年的5月末,叶片N、P、K含量差异不明显,而收获时,含量低于对照,差异达显着水平;第二年叶片N、P、K含量比第一年增加明显,但仍低于对照。
3.与对照相比,3倍胸径根剪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在根剪后第一年的5月末略有下降,收获时则有所升高;第二年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明显。根剪后第一年冬枣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3倍胸径含量最高,随根剪距离的增加,含量逐渐减少,但一直高于对照;第二年根剪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略有降低,但无明显差异。
4.在根剪处理当年的5月末,3倍胸径根剪枣头二次枝顶端生长素(IAA)含量和乙烯(ETIH)释放量均高于对照,差异明显;根剪当年收获时和第二年,IAA含量急剧下降,明显低于对照,而ETIH含量仍高于对照,差异达显着水平。3倍胸径根剪根系IAA含量与对照相比,根剪当年的5月末时是对照的2~5倍,差异达显着水平,收获时略低于对照,第二年则高于对照;ABA含量根剪第一年高于对照,第二年与对照差异不明显;ZT含量根剪当年5月末明显低于对照,第一年收获季节和第二年均高于对照,差异明显。与对照相比,3倍胸径根剪明显抑制枣头生长点的生长,细胞内液泡数量少且体积小,细胞壁面积小而且薄,高尔基体、胞间连丝数量较少,线粒体生命代谢较弱。与3倍胸径相比,5倍胸径根剪对冬枣营养生长的抑制效应有所减弱。
5. 3倍胸径距离根剪与对照相比,叶片POD活性第一年较低,差异达显着水平,第二年无明显差异;CAT和MDA活性第一年均明显低于对照,第二年则明显高于对照。
6.与对照相比,根剪处理后第一年根际土中有效N、P、K含量均高于对照,以5倍胸径根剪含量最高,第二年根际土中有效N、P、K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有机质的含量2年均低于对照。3倍胸径距离根剪根际土的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第一年均低于对照,第二年均明显高于对照;农药残留含量2年均明显高于对照;而pH值第一年高于对照,第二年明显低于对照。
7.根剪当年减少了根际土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处理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但对放线菌数量则无明显影响,根剪后第二年,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对照,放线菌数量仍无明显差异。3倍胸径距离根剪第一年抑制根分泌物中氨基酸总量、有机酸总量和总糖含量,第二年则促进其含量的增加。
8. 3倍胸径距离根剪后2年间的叶片数量、花量、枣吊数量明显低于对照,但坐果率却明显高于对照;产量略高,但差异不明显;果实中总糖、Vc含量2年明显高于对照;农残含量、硬度2年则明显低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第一年低于对照,第二年差异不明显;总酸含量第一年差异不明显,第二年明显低于对照。
9.根剪与施肥处理1、5、9叶片数量较多,二次枝数量和长度以处理3、7、11较少,粗度以处理1、2、5较粗,枣吊、花量以处理1、2、3较低,处理3、7、11叶绿素、总糖、坐果率、Vc含量较高,肥料利用率以处理7、11最高,分别到达9.55%和9.28%。
综合分析认为,3倍胸径根剪是调控冬枣生长和代谢的最佳距离,3倍胸径根剪与萌芽前半量、果实膨大期全量施肥为最佳施肥处理。
|
|
|
|
1 |
姜秀芬;怎样进行枣树夏季修剪[J];山东林业科技;1989年03期 |
2 |
杨记磙,王浚明,杜建丰,王贯君,黄品龙;枣树几种修剪方法的对比研究[J];果树学报;1991年01期 |
3 |
杨家洪,李连昌,张志善,张建业;老龄枣树的更新复壮[J];山西农业;1996年10期 |
4 |
刘光生,曹建军,刘艳青;枣树的整形修剪[J];山西农业;2000年10期 |
5 |
李继高;盛果期枣树修剪“五字诀”[J];农村新技术;2005年07期 |
6 |
潘禄;唐文林;李国民;唐自林;;灵武长枣新生枣头三级摘心试验初报[J];山西果树;2007年03期 |
7 |
王浚明,李疆;枣头花期摘心效应的研究[J];果树学报;1989年01期 |
8 |
;冬枣嫩枣头嫁接法[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5年02期 |
9 |
;冬枣的嫩枣头嫁接法[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4年04期 |
10 |
;枣树的整形修剪[J];落叶果树;1974年01期 |
11 |
漆联全,蔡国羲,胡新云,田成;红枣高产栽培技术讲座 第三讲 红枣的整形和修剪[J];新疆农垦科技;2003年04期 |
12 |
陈美元,郭继胜;提高枣花座果的几项措施[J];林业实用技术;2002年06期 |
13 |
;河北省枣、栗、核桃修剪技术经验[J];落叶果树;1972年02期 |
14 |
解进保,解秉旭;枣树丰产栽培技术(五)[J];新农业;1994年04期 |
15 |
莫家斌;灌阳长枣高产栽培技术[J];广西园艺;2003年02期 |
16 |
寇金香;枣树树龄不同剪法不同[J];山西农业;2004年02期 |
17 |
胡勤俭;枣园的建立及丰产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2004年04期 |
18 |
田伟政,姜小文,杨修立,陈志阳;梨枣在衡阳地区第一年枣头生长规律研究初报[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9 |
李登科;王永康;隋串玲;赵爱玲;杜学梅;;抗裂果枣新品种‘金谷大枣’[J];园艺学报;2011年07期 |
20 |
王树茂;利用目伤、环剥培养小枣骨干枝试验──目伤,环剥适期和伤口愈合试验[J];落叶果树;198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