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部分市县麦田杂草麦家公对苯磺隆抗性初步研究
【摘要】:麦家公在山东东部部分市县冬小麦田发生严重,且为当地的优势杂草,而苯磺隆近年来对其防治失败。为明确其对苯磺隆的抗性,采用温室盆栽法和培养皿法,测定了山东部分市县麦家公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在此基础之上,选择抗性相对较强的麦家公生物型,通过研究抗性生物型离体和施药后靶标酶(ALS)、解毒酶(GSTs)、主要保护酶(SOD、POD、CAT)的变化,初步探讨了麦家公对苯磺隆产生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结果如下:
一、麦家公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测定
1、温室盆栽结果表明,除平度(1.33)、城阳(2.34)麦田生物型处于敏感状态外,其他市县麦家公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抗性倍数在5.07-12.97之间,其中胶州药性最高,抗性倍数为12.97,其次为潍城、胶南、寒亭麦家公生物型,抗性倍数分别为7.53、5.31、5.07。本试验表明山东东部部分市县地区麦田麦家公生物型已经对苯磺隆产生了抗性。
2、培养皿法结果表明,除城阳(0.93)、平度(0.95)麦家公生物型处于敏感状态,其它市县麦家公均产生了抗性,抗性倍数在1.59-3.89之间,其中胶州、胶南、潍城、寒亭麦家公生物型抗性倍数分别为3.89、1.89、1.86、1.59;而。整株抗性水平测定试验结果与培养皿法抗性水平测定试验趋势一致。
二、麦家公对苯磺隆的抗性生理生化机制
1、离体条件下,胶州抗性麦家公(R)、敏感麦家公生物型(S) ALS对苯磺隆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苯磺隆对抗性麦家公ALS活性的抑制程度相对小于对敏感性的抑制,在整个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敏感生物型ALS的抑制作用大于抗性种群。胶州抗性生物型离体ALS的GR50为0.215μM,抗性指数分别为2.65倍。研究表明ALS酶对除草剂敏感性下降是产生抗性的原因之一。
2、施药后,苯磺隆茎叶喷雾处理后,R、S生物型ALS相对活力都活性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是R生物型药后第4天活性最低,降到对照的64%,其后反弹上升,达到第7天活性是对照的75.1%,而S生物型活性药后第4天活性最低,是对照的40.2%,之后反弹幅度不大,S生物型活性被抑制。这可能是造成抗性生物型麦家公对苯磺隆抗性的原因之一。与离体条件下,得出的结果一致。
3、GSTs活力与杂草对苯磺隆的解毒代谢有关。喷药后,R生物型、S生物型相对活力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4天R生物型GSTs活力达最高,为同期对照的1.488倍;而S生物型GSTs活力第3天达到对照的1.238倍。R生物型GSTs活力整体上明显高于S生物型。施药后,喷药后,R生物型GSTs活力整体上高于S生物型,说明R生物型解毒能力强于S生物型。表明GSTs对苯磺隆解毒代谢能力的差异是麦家公对苯磺隆产生抗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施药后,喷药后,R生物型与S生物型的SOD活力、CAT活力差距较大,R生物型SOD活力、CAT活力强于S生物型SOD活力、CAT活力,SOD活力、CAT活力增强有助于清除药剂胁迫产生的自由基氧,减少胁迫危害。表明保护酶的变化差异是麦家公抵抗苯磺隆伤害的一种机制。
|
|
|
|
1 |
王雅萍;;苯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除草剂受欢迎[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23期 |
2 |
钱希;苏北麦田杂草与温度关系的初步观察及其防除问题[J];生态学报;1986年01期 |
3 |
苌金萍;“麦喜”防治冬小麦田杂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5年08期 |
4 |
侯常青;;苯磺隆价格大战的思考[J];农药市场信息;2003年07期 |
5 |
隋标峰;王金信;彭学岗;丁君;刘迎;;麦田不同杂草对苯磺隆敏感性差异的分子机制[J];植物保护学报;2007年02期 |
6 |
王清春;张保琦;任用武;;巨星防除麦田杂草初探[J];河南农业;1992年01期 |
7 |
邰德良;李瑛;王泉章;梅爱中;林双喜;;吡草醚·苯磺隆防除麦田杂草试验[J];植物医生;2006年01期 |
8 |
余秀林,刘清瑞,岳永祥;麦田杂草麦家公的发生与防除研究初报[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6年02期 |
9 |
李秉华,王贵启,苏立军;50%苯磺隆·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在冬小麦田的除草效果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10 |
钱希;苏北麦田恶性杂草麦家公的生态习性研究[J];生态学报;1995年04期 |
11 |
李治祥;苯磺隆·甲磺隆·氯磺隆混合物的液相色谱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2年01期 |
12 |
戴权,杨跃武;苯磺隆干悬浮剂技术浅析[J];现代农药;2002年06期 |
13 |
范志金,钱传范,于维强,陈俊鹏,李正名,王玲秀;氯磺隆和苯磺隆对玉米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
14 |
韩新才,李晶;麦田高效除草剂苯磺隆使用技术[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
15 |
蒋仁棠;张勇;路兴涛;马仕仲;郑星;谈文谨;;杂草对苯磺隆的抗药性及残留药害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J];农药;2008年11期 |
16 |
袁文元,郭琴,杨进;不同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效果[J];农资科技;1997年04期 |
17 |
梁建萍,寇元斌;苯磺隆对枣树营养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8 |
崔乘幸;任锋利;包冬蛾;;小麦种根对苯磺隆的敏感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
19 |
许贤;王贵启;张宏军;樊翠芹;李秉华;苏立军;王建平;;河北省境内播娘蒿对苯磺隆抗药性研究初报[J];西北农业学报;2008年02期 |
20 |
梁传洲;;10%苯磺隆WP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