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氯吡嘧磺隆在玉米田的应用研究

谢娜  
【摘要】:本文以氯吡嘧磺隆(halosulfuron-methyl)为研究对象,为了明确其在玉米田中杂草防除的应用前景,为其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进行了氯吡嘧磺隆的除草活性、杀草谱、香附子根系间传导性、对不同品种玉米安全性、施药适期、施药量、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与烟嘧磺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大田试验等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玉米对氯吡嘧磺隆的耐药性机制。研究结果如下: 氯吡嘧磺隆生物活性测定及作用特性研究 温室盆栽法测定氯吡嘧磺隆对不同玉米品种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对23种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差异显著,在有效剂量140g/hm2下,盆栽法测定饲玉7号、五岳18等5个品种较为敏感,株高抑制率均在9.64%以上;金海5号、鲁单981等12个品种敏感性略低,株高抑制率在4.14%~7.78%;郑单958、泰爆1号等6个品种耐药性较高,抑制效果不明显。与此同时,IC10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玉米品种对氯吡嘧磺隆耐药性有较大差异,其中甜玉米耐药性最差,IC10仅为94.8703g a.i./hm2;其次是农大0638,耐药性倍数仅为1.25;花糯1号、鲁单981、五岳97-1等耐药性倍数位于1.51~1.97之间;五岳21、农大108郑单958、泰爆1号和强盛16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耐药性倍数为2.05~2.43,有效剂量140g/hm2下和IC10测定结果具有相同的趋势。 砂培法测定表明,氯吡嘧磺隆对玉米幼苗主根长抑制率存在较大差异,根据IC50值,各品种安全性依次为:泰爆1号>强盛16>郑单958>农大108>五岳21>鲁单981>中玉9号>金海5号>西星雪中墨>农大0638>甜玉米。 杀草谱试验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可有效防除玉米田常见杂草苍耳、鸭跖草、鬼针草、反枝苋、水莎草、香附子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与对比药剂烟嘧磺隆有很大的互补性。阔叶类杂草茎叶处理4d后植株受害叶片失绿发黄,生长矮小,部分心叶萎焉。8d整株开始干枯,逐渐死亡;禾本科杂草施药后生长不受影响;莎草科杂草4天叶片开始退绿变黄,停止生长,8天后地上部分整株干枯死亡。 除草活性盆栽测定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有良好的除草活性,在35a.i./hm2下,氯吡嘧磺隆对玉米田常见杂草苍耳、鸭跖草、鬼针草、反枝苋、水莎草、香附子等鲜重抑制率均在90%以上。对测试的反枝苋、香附子的IC50分别为4.81g a.i./hm~2、6.98g a.i./hm~2。 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根系之间的传导性试验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不但能杀死香附子的地上部分,而且能使香附子的块根变黑褐色并且在块根与块根之间有良好的传导性,使二级块根亦变黑褐色。 施药适期研究发现,不同叶龄的试材对药剂的反应敏感性有很大差异,杂草1~3叶期时施药防效最高,35g a.i./hm2处理剂量下达到90%以上的防效。大田试验观察发现,氯吡嘧磺隆对供试杂草苘麻的防效随叶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因此氯吡嘧磺隆的茎叶喷雾处理时期最好是在3叶期之前,此时防效较高。 氯吡嘧磺隆在玉米和香附子、反枝苋之间的选择系数分别为16.11、13.18,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烟嘧磺隆的1.09、2.06。 氯吡嘧磺隆和烟嘧磺隆混配对反枝苋和香附子的联合作用类型均为相加作用。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和烟嘧磺隆混用能有效防除玉米田常见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本试验使用剂量为氯吡嘧磺隆15、17.5、20、22.5、25g.ai/hm2分别与烟嘧磺隆45、52.5g.ai/hm2混用,所用混用组合均比两药单用时效果好。16天后,混用对香附子地上部分的防效均在96.8%以上,对藜的防效95.2%以上、铁苋菜94.5%以上、马唐95.2%以上、苘麻90.2%以上,总体防效均在95.6%以上。 玉米耐药性差异机制初探 离体条件下,测定ALS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大,氯吡嘧磺隆对ALS活力的抑制率也在增加。经不同浓度梯度的氯吡嘧磺隆处理后,耐药型品种强盛16、中等耐药型品种鲁单981和敏感型品种甜玉米ALS相对活力的变化存在同样的趋势,对氯吡嘧磺隆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 活体条件下,玉米可以很快恢复氯吡嘧磺隆对ALS活力的抑制,且耐药型品种恢复能力较强。试验玉米品种在氯吡嘧磺隆处理2~2.5天后,ALS酶的活力恢复到正常水平。 GSTs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未施药处理组玉米GSTs活力随时间有一定波动,但差异不大;药剂处理组中,第1.5d后GSTs相对活力增加较明显,之后持续上升,在3~4天后达最大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在第8天左右均回落至对照组水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水清;;慎用加隐性成分的吡嘧磺隆[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22期
2 凌进;20%吡嘧磺隆泡腾片剂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验[J];安徽化工;2004年04期
3 沈书龙,姜春义,沈田辉,王晓玲,万乔龙;稻田鲤肠及莎草的化学防除[J];植物医生;1998年04期
4 朱洪艳;裴红;张军;刘学祥;;直播稻田吡嘧磺隆药害成因及补救措施[J];植物医生;2010年02期
5 郭继业;于晓红;崔红兵;王双龙;李文龙;;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的液相色谱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6 刘刚;;嘧吡磺隆原药产品登记情况[J];农药市场信息;2008年22期
7 钟决龙;南天竹;;吡嘧磺隆在水稻直播田产生药害的原因及对策[J];杂草科学;2006年04期
8 易思齐 ,邓燕谊;除草剂氯吡嘧磺隆的开发[J];世界农药;2000年01期
9 刘海远;韩海涛;左洪亮;高璐;钟国华;;吡嘧磺隆水分散片剂对华南水稻田稗草的防除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0 柏连阳,罗宽,谭小平,周小毛;甲黄隆分别与苄嘧磺隆、醚黄隆和吡嘧磺隆混用对水稻安全性的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1年01期
11 张昀,关连珠,胡克伟,颜丽;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对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S1期
12 李鹏;刘凤英;李会芹;;除草剂吡嘧磺隆的研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年15期
13 张昀;可欣;查春梅;关连珠;;吡嘧磺隆对土壤中与氮素转化有关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年04期
14 于乃明;朱钟卷;万炳山;;40.3%吡嘧磺隆·苯噻酰草胺泡腾颗粒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试验[J];现代化农业;2011年02期
15 姜元光;;水稻田野慈姑为什么治不住?[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4期
16 李玮,施建中,胡建中,施月欢;10%吡嘧磺隆WP防除水稻田杂草药效试验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4年01期
17 钟志斌,刘晓英,马芳,李勇,张贤新;吡嘧磺隆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J];农药;1999年11期
18 孙晓红,刘源发,贾婴琦;吡唑磺酰氨基甲酸酯的合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19 王常湘,高德宇,董本春;乙草胺与吡嘧磺隆混用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验报告[J];吉林农业科学;1998年02期
20 张继群,蔡灿;新型稻田除草剂吡嘧磺隆的安全性与除草效果[J];中国稻米;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素贞;曹永周;吕岩;;许昌市玉米田烟嘧磺隆药害发生原因与控制对策[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曹世东;邢福静;;新型超高效除草剂烟嘧磺隆的开发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于思勤;乔显瑞;;玉米田无害化除草配套技术[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崔海兰;陶岭梅;王贵启;张宏军;;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对玉米不同品种的安全性评价[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曲昌明;;砜嘧磺隆和玉农乐玉米田苗后处理除草效果比较[A];全国安全用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宋国春;于建垒;李美;赵德友;;除草剂混用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技术研究[A];全国安全用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琪;马树庆;王春乙;郭建平;刘玲;沈钟声;;玉米田地膜覆盖的土壤水热生态效应试验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吕建萍;石淑芹;杨玉真;谭学留;马伯霞;;环境因素对玉米田病虫发生的影响及综防对策[A];第十九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小利;王晓鸣;何月秋;;广东发现一种新的玉米细菌性叶斑病[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史跃强;;4%烟嘧磺隆悬浮剂防治夏玉米田杂草田间药效及安全性试验研究[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彦辉;吡嘧磺隆在湖南稻烟轮作区土壤体系行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2 耿锐梅;稻田微生物除草剂孢子生产和制剂加工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卢宗志;雨久花对磺酰脲类除草剂抗药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4 宋新元;玉米与大豆群落捕食者捕食行为的DNA标记检测与控害作用的FQ-PCR量化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5 唐泽军;PAM增加入渗减少土壤侵蚀及稀土元素示踪土壤侵蚀过程的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6 刘淑芬;食线虫真菌Hirsutella minnesotensis和Hirsutella rhossiliensis的生态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娜;氯吡嘧磺隆在玉米田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2 张振兴;水直播稻田除草剂配方及54%杀草丹·吡嘧磺隆油悬浮剂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易丽君;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烟—稻”系统中的行为与效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4 马晓亮;烟嘧磺隆在玉米田的残留动态及其降解菌的生物修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张国民;降解烟嘧磺隆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刘程毅;转基因抗烟嘧磺隆水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晓文;玉米田主要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姜咏芳;有机硅助剂对烟嘧磺隆增效作用及其增效机理初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9 万丽;烟嘧磺隆的光解与水解特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10 田玉龙;淮北地区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丹;稻田吡嘧磺隆用药量不宜过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2 于丹;部分晚粳稻品种对吡嘧磺隆敏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3 方圆;油菜田误用吡嘧磺隆没法救[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4 钟决龙 南天竹;直播稻吡嘧磺隆药害补救措施[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5 水清;灭直播稻田莎草“三步曲”[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6 鸡泽县农牧局 田平增 陈世雷;玉米田化学除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N];河北科技报;2010年
7 蓝田;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要点[N];陕西科技报;2011年
8 水清 于丹;直播稻播种前后遇雨应急化除方法(四)[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9 ;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N];云南科技报;2009年
10 胡建平;玉米田受冻后的补救措施[N];陕西科技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